书城社会科学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17639700000066

第66章 个人成功的方法(11)

“致知力行,知行合一。”“一千个美好的想法,不如一个有缺陷的行动”。这些观点都强调了执行能力的重要。实际上,计划与执行之间通常是“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关系。人们常常有很多想法和计划,但能付诸行动的人并不多。我们不仅要做事情,而且还要把事情做好。因此,执行能力可分三个层次:首先,需要付诸行动;其次,行动的过程需要管理;再次,当碰到问题时,还需要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人们对执行能力的认知通常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其实,后两者更加关乎于执行的质量,是更深层次的执行能力。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管有没有目标或计划,往往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而不像做一道数学题或物理题,也不像1500米比赛那样,一鼓作气即可完成。

没有计划地做事情,通常采用无为而治的方式,结果却难以预料。因此,更多的事情需要事先计划,并付诸行动。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计划,要实现预期的目标,过程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因为持续时间越长,计划往往越难以被坚持,更何况“计划没有变化快”,按计划执行的事情常被其他事情打断。

结果可以复制,过程却难以复制而只能学习,因此,过程比结果重要。同样的计划,不同的人执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可见过程管理是多么重要。过程管理要坚持“今天的事情不拖至明天”的原则。很多事情的出发点很好,事情的开局也不错。但常常在执行过程中,今天有特殊事情耽搁了计划的执行,我们打算明天补上,明天不行就周末补上。就这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出现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情况,虎头蛇尾,不能很好地坚持执行。

计划是静态的、死的,计划的执行过程却是动态的、活的。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碰到一些特殊问题。因此,在制定计划时不仅需要具有预见性,更需要在执行过程中积极地应对变数、想办法解决问题。

刚进大学时,不管高考成绩的差距有多大,一个班所有的学生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绝大多数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也希望自己在大学里面认真学习、过得充实、有所收获。但在一段时间以后,大学生活开始乏味了,有的学生缺乏计划、有计划缺乏执行、有执行缺乏管理、有管理缺乏坚持。渐渐地,有的人开始逃课,沉溺于游戏。每个人就这么沿着各自的惯性轨道,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自然法则使得学生的优劣被自然而然地划分出来。

10.承受挫败感的能力

有人说:“爱孩子就让他们经受风雨。”因此,失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利,是所有人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良师。然而,很多中小学生、大学生、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人,经受不了失败,对挫折和失败缺乏理性的认识、分析和承受力,甚至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忧郁症。

类似于自我管理能力,在大多数理性场合下,很多人可能认为这种能力不应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甚至不值得一提。然而,这种能力的普遍缺失颇具中国特色,主要是因家庭教育存在不足所致。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一帆风顺地成长。但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面临各种挫折和失败也是必然的经历。只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他们才能真正长大。

当下中国多数家庭呈“倒金字塔”形结构,很多家长甚至认为:小孩的发展状况似乎就是家庭发展好坏的标准,小孩教育的失败就是家庭的完败,并把小孩的教育简单化为学校的学习。因此,很多家长生活在孩子的世界里而迷失了自己,他们只要求小孩专心学习、取得好成绩。一旦孩子碰到稍不如意的事情,耍性子不吃饭、不做作业,他们便坐卧不宁,甚至想方设法、毫无原则地宽慰、将就小孩。此外,不管家庭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如何,很多家长认为“再苦不能苦了孩子”,会尽量满足独生子女的各种愿望和要求,使得小孩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世方式。

人生太顺的话,就会对很多东西失去免疫力。当小孩逐渐长大、最终走向社会时,家里的“小太阳”肯定不再是“宝贝”。这就造成了孩子巨大的心理反差,承受挫败感能力较差,自我负责、能做、公平、服务等重要态度都较为欠缺。当面对困难、不如意、挫折乃至批评时,很多人容易失去理性而情绪化,怨天尤人,甚至会因此而失去理智,采取自杀、杀人等极端行为。

家庭教育不仅要教育小孩学会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更应该培养小孩良好的道德、价值观、态度、习惯和能力,使得他们能逐步地做到自我完善,客观公正地判别“是非对错”。同时,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分析、积极面对、甚至共同承受各种挫败。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能力,同时也教导他一种生活的态度,让他认识到:走出家庭以后,他可能什么都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未来的人生之路还得靠他自己一步步地走下去。

(三)能力培养的一点联想

能力和态度、习惯一样,都是抽象的概念,内涵难以具体化、固化而形成书本知识。因此,上面介绍的各种能力并非个人能力的全部。不管被认为重要还是不重要,人的各种能力都与态度、习惯紧密相关,甚至纠结在一起。很多能力,与其说是能力,不如说是习惯。

有些能力常常被认为应该是与生俱来的或从小自然形成的。其实,能力的培养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所有能力都需要在具体的事件、活动或过程中培养,而且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很多能力甚至无法在学校培养,主要依靠家庭教育。而有些能力,如应对火灾或地震等灾难的能力,只能进行假象性的训练,设想事件发生的场景,设计应对措施等。思维方面的能力培养还需要超越具体事情,针对性地思考事情的宏观架构、整体过程。

我们常说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并非指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多么重要,而是指个人所具备的品德、态度、习惯和综合能力更为重要。由于做任何事情都涉及个人的多种能力,很多能力甚至常常纠缠在一起。因此,能力有时更像个人素质的综合表现。一个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人,往往在自我约束能力、执行力等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当然,能力与知识有一定的关联,但与知识并不成正比,更不等价于知识。因此,仅仅依靠学校的知识教育,既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不可能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某些能力可以用量化的结果进行比较,但是个人的智力、技能等抽象性概念难以量化,即使针对单方面的技能也难以做到,个人的综合智力更是无法量化。如果非要比出“好”与“坏”、“优”与“劣”、“高”与“低”、“长”与“短”的结果,也只能从具体的内涵点进行比较,因而这种比较总是相对的。如任何课程考试都只能根据具体知识点出考题,不可能百分百地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同样地,诺贝尔奖得主也只是因为他在某个具体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奖,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但我们却无法把他们和诺贝尔奖经济学、生物医学方面的得主摆在一起进行比较。

五、个人软件之专业技能的改善与培养

(一)专业技能是什么

广义地说,某个方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皆可统称为该领域的专业技能。狭义地说,专业技能是指那些用于解决领域、现实生活的某种特定问题的技能。由于专业技能涉及不同的专业方向和领域,相关的学习方法差异较大。因此,本节仅仅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供读者参考。

此处所指的专业技能是领域方向的专业技能,包括专业学术理论和专业应用技能两个方面。其中,学术理论在“知其然”的基础上,主要解决“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应用技能则基于学术理论,针对实际问题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有的学科专业偏重于理论,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这些学科专业的知识以揭示自然规律为主,是其他工程应用型学科的基础。而有的专业偏重于实际应用,如机械、建筑、交通、经济、法律、管理等。这些学科专业也有自身的专业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和研究,却以解决生活、工作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过程必须遵循所涉及的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不仅可用于解决问题,而且也约束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而工程应用型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过程,往往是在遵循自然规律、解决具体问题基础上的经验积累和抽象。所得到的理论、方法和过程,作为经验,又可以让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少走弯路。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如图7.5所示。

其实,不同专业的划分很难刚性化地“一刀切”。譬如,数学、物理本是纯理论的学科。但结合实际应用就可以形成应用物理专业;机械、桥梁、建筑、经济等应用型专业则需要工程数学、应用数学、优化理论等课程的理论支撑。

(二)对专业技能的理性认识

1.专业技能通常是经验总结

学习和培训所能获得的工程应用型专业技能,通常是非常固化且相对狭隘的经验性结果。

一方面,经验性结果往往比较抽象、空洞,只有结合实际应用,经验才能发挥作用。仅仅依靠课堂学习和书本教育,不通过“亲自实践”积累经验,学生只能获得非常表象的理解。所以,结合课程的实习、实训尤为重要,人们说的“I do,I understand”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方面,经验性结果被固化形成专业以后,容易导致很多人只在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更为重要的思维和通用能力培养。君不见国内的很多大学对新生即开设各种专业课程。然而,国外的一流大学更加重视通识教育。我们非常容易理解:人体不能只靠直接摄入所需的各种营养而生存,同样地,因为专业的划分而只学习结果性的专业知识,还是难以培养优秀的人才。

2.“How”的过程更体现智慧

由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开发实际应用的需要,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发明各种技术;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人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这种轨迹是各种应用技术发明、学科形成发展的必然之路。中国四大发明、建筑、交通如此,计算机、互联网等亦是如此。学习理论和技术只是学习结果,理论技术如何被发现、发明的思考过程却更具有借鉴作用和意义。

3.专业技能的获得

偏理论性的专业技能学习,往往需要按部就班地积累。如数学、物理等的科学研究,若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则难以完成。但应用技能对书本理论的依赖少很多,应既可通过在校学习获得,也可通过校外培训、“边做边学”的自学方式获得。然而有些方面即使通过正规的大学教育或专业培训,也未必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软件编程、企业管理、公共管理、文艺创作等,经常见到“英雄不问出处”的现象。

4.学术理论与应用技能的关系

很多应用技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抽象,而学术理论主要解决应用技能的“所以然”问题。因此,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提升对实践过程的理性认识;实践则可以被总结抽象,形成理论,加强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在更大程度上,应用技能属于工程范畴,不一定需要“知其所以然”方能学习并运用相关技能。反之,掌握了理论不一定就具备专业技能。如懂得汽车原理不一定就会开车,学开车不必懂得汽车的原理,修都江堰也不必系统地学习水利工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5.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理论、技术和系统是不同层面的东西,专业性的理论和技术通常属于战术性的范畴,系统却是战略性的概念。有了钢筋水泥,并不等于有了房子;有了技术,不一定就有了产品;有了文字,不一定就有了小说作品;有了知识,不一定就有了能力;有了专业,不一定就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知识是静态的,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却是动态的。因此,即便是博士毕业生,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也不可能学习并准备好未来生活、工作所需的所有理论和技能。学习新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更为重要。

划分学科专业旨在形成专业化、系统性的知识体系。然而,这种刚性的划分却带来了严重的思维局限。有些专家学者常常不敢、也不愿突破专业界限。人的教育如果只局限于专业内,也许很快就能掌握有用的专业技能,派上用场并获得成就感。但这种功利性教育,少则二三十年,多则五六十年,必定会出现思维的“近亲繁殖”问题。

近年来,笔者结合国外留学经历、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教育的思考和看法。但是,同事和朋友们不下数十次地问我:“你不研究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了?”“怎么不务正业研究教育了?”“教育属于文科,不应该是你的专业。”其实,作为教授,首先我也是一位教师。结合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我怎么就不能总结经验教训、对教育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呢?在多数人眼里,我的思维和研究都应该局限于专业内,似乎才符合正常逻辑。然而,大多数的疑问却出自大学教授之口,如果以这种“非此即彼”的排他性思维培养学生,我们的教育还有明天吗?

(三)也谈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一种抽象且被普遍重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同样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相关,特别受制于学校教育。但它也是当下学生普遍缺失的能力之一。关于这种能力的内涵及如何培养,不仅我国,而且国外很多大学都尚缺乏系统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