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经学博采录
17641600000051

第51章 卷十一(5)

王宝仁(1789—1852),字研云,江苏太仓人。著有《夏小正戴氏传训解》、《旧香居文稿》等。

毛大瀛(1735—1800),字海客,江苏宝山人。由附监生充四库馆誊录,屡入督抚幕府,工笺奏。

李锐(1768—1817),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县学生。后师从钱大昕。与汪莱、焦循齐名,号为谈天三友。著有《天元勾股细草》、《弧矢算术细草》、《开方说诸书》等。

吴树声(1819—1873),字鼎堂,一字筱亭,南保山人。道光年间举人。官山东肥城等知县。长于声音训诂之学,酷嗜钟鼎金石文字,著《鼎堂金石录》、《歌麻古韵考》、《经传释词续》、《六书微》等。

沐英(1345—1392),字文英,本姓李,定远(今属安徽省)人。家毁于兵,遂流落到朱元璋军中,被收为义子,从姓朱。后因战功赐姓木,后又加水,遂为沐氏。赠封黔宁王,谥“昭靖”。

罗泌(1131—?),字长源,号归愚,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自少力学,精于诗文,不事科举。著有《路史》、《易说》、《六宗论》、《三汇详证》、《九江详证》等。

张维屏(1780—1859),字子树,号南山,因癖爱松,又号松心子,晚年也自署珠海老渔、唱霞渔者,广东番禺人。嘉庆九年(1804)中举,道光二年(1822)成进士。此后在湖北、江西任州县地方官,一度署理南康知府。著有《听松卢文钞》、《诗话》、《松心日录》、《松轩随笔》、《清诗人征略》多种等。

程昌期,字阶平,号兰翘,安徽歙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90)探花,官至侍讲学士。湛深经术,尤邃于考据之学。著有《周礼仪疏约贯》、《安玩堂集》。

何愿船,指何秋涛,字愿船,福建光泽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刑部主事。咸丰间﹐擢升员外郎﹑懋勤殿行走。著有《朔方备乘》、《王会篇笺释》﹑《一镫精舍甲部稿》等。

杨尚文,字仲华,号墨林,山西汾河灵石人。家有藏书楼名“连筠簃”,所藏善本、秘本甚多。曾辑刊《连筠簃丛书》十五种。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初从李密。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孔颖达等撰周隋各史,为总加撰定,多所损益,时称良史。以犯颜敢谏著称。

吴棫,字才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一曰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添差通判泉州。著有《诗补音》、《论语指掌》、《考异续解》、《韵补》等多种。

徐松(1781—1848),字星伯,原籍浙江上虞人,后入籍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嘉庆十年(180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以其博学多才,尤长于地理之学,名重当时。1812年在湖南学政任上因案谪戍伊犁。著有《新疆识略》、《唐两京城坊考》、《唐登科记考》、《宋三司条例考》、《后汉书西域传补注》、《西域水道记》、《西游记考》多种。

严观,字子进。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太学生。好金石刻。著有《江宁金石记》、《金石待访目》、《湖北金石诗》。

沈垚(1798—1840),字子敦,浙江乌程人。道光十四年(1834)优贡生。性沉默,精于汉学,足不越关塞,而好指画绝域山川,为何凌汉、陈用光、徐松所称赏。著有《落颿楼文集》、《简札摭存》、《西域小记》、《地道记》、《元史西北地蠡测》、《附蔥岭南北河考》、《漳北滱南诸水考》等。

郑复光(1780—?),字浣香,又字元甫,安徽歙县人。所著《镜镜詅痴》,对各种铜镜的制造、对铜质透光镜的透光原理,对于冰透镜取火等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论述。它是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一部重要的光学专著,代表了清代中期中国的光学发展水准。

项名达(1789—1850),原名万准,字梅侣,又字步来。清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六年(1826)进士。授知县,不就,归主杭州紫阳书院讲席。精通算学,晚年专意研究平三角、弧三角,均有创见。著有《勾股六术》、《三角和较术》、《开诸乘方捷术》、《象数一元》,合刻为《下庵算术》。

李诫(1035—1110),字明仲,郑州管城县(今河南新郑)人。北宋著名建筑师。绍圣四年(1097),受命重新编修《营造法式》。另著有《续山海经》、《琵琶录》、《续同姓名录》、《马经》、《六博》、《古篆说文》等。

崔致远(857—?),字孤云,王京(今庆州)沙梁部人。朝鲜新罗时期诗人。著有《桂苑笔耕集》,收入《四库全书》。

翁树培(1765—1809),字宜泉,号申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翁方纲次子。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官刑部郎中。博学好古,能传家学。幼好摹写篆、隶,擅篆钟鼎文字。著有《泉币考》、《翁比部遗诗》等。

马邦玉,字荆石,号寄圜。邹县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选为贡生。先后出任费县训导、单县教谕等职,后升任登州府教授,好诗赋、古文及金石考订之学。著有《汉碑录文》、《金石寓目记》、《怀续堂文集》、《诗集》、《古意记存》、《寄园随笔》、《历代纪年》等。

徐仙民,《经典释文·序录》曾载其依郭象注本为《庄子》作音。

梦侍郎,指梦麟(1728—1758),姓西鲁特氏,字文子,号午塘,蒙古正白旗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著有《大谷山堂集》。

傅恒(?—1770年),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高宗孝贤皇后后之弟。乾隆时历任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授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为乾隆皇帝所倚重,卒谥“文忠”。著有《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积功官至大学士。

刘彬华,字藻林,一字朴石,番禺(今广州)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翰林院编修。先后主端溪、越华书院讲席。著有《玉壶山房诗钞》、《岭南群雅初二集》等。

乐氏,指乐史(930—1007),字子正,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初仕南唐,入宋后为著作郎、直史馆等。著有《太平寰宇记》。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号仁山,婺州兰溪(今浙江南溪)人。师从于王柏、何基,朱熹再传弟子。德祐年间召为迪功郎、史馆编修。入元,隐居江山。讲学于丽泽书院。著有《尚书表注》、《论语集注考证》、《孟子集注考证》、《大学章句疏义》等、《仁山文集》等。

龚丽正,字闾斋,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著名汉学家段玉裁的女婿。嘉庆元年(1796)进士。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鞏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龚丽正之子。道光九年(1829)中进士,官礼部主事。经学通于《公羊春秋传》,史学精于西北舆地。晚尤好佛乘。著有《定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