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素养修炼
17683600000004

第4章 校长的素质(3)

(四)校长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知识和道德的载体,“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同样,身体也是校长成长的物质基础,是从事繁重的管理工作的物质前提。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素质再好也发挥不了作用。校长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才能胜任领导工作。因此,校长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顽强的毅力和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情绪,每天能坚持八小时以上的工作,去完成自己的繁重任务。

(五)校长的个性心理素质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校长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它不仅是校长不断前进的内驱力,也是有效地从事学校管理、形成独特的管理风格的必要条件。作为现代社会、现代学校的校长,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客观环境,更应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应该是“在各种环境里都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的人”。他具有良好的现实感,能抓住一切机会,积极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我;他相信自己是有潜力的,而不陷于过分的心理补偿,懂得自己潜力能在社会中,在学校工作中得以发掘,具有承受和忍耐的心理特征,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校长还应该努力促使自己个性心理品质现代化。能够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经验和行为方式;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意见;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个人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有强烈的主动性,期望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等。

校长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但是,对于强化学校管理活动能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有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四种心理素质。

1.比较广泛的专业兴趣。

兴趣是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校长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校长的兴趣倾向直接影响到师生员工的兴趣倾向。校长有了比较广泛而又专一的兴趣,才能有满腔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才能有对目标执著的追求,创造性地去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2.健康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健康的情感对于人具有极大的调节作用。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校长不仅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健康的情感,并善于用自己积极健康的情感影响和感召师生员工。校长积极健康的情感表现为,对学校目标充满为之不懈奋斗的激情;对同志表现为支持、理解与协作的精神;对师生员工给予关心、指导、信赖和尊重;整个学校充满了和谐、宽松、团结的气氛;在管理方法与手段上,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处处与人为善等。另一方面,在学校工作中,校长又要切忌“感情用事”,不能离开政策和原则。一旦感情用事,极易铸成大错,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3.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一个人为实现一定目标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它表现为一种约束和控制能力。意志品质与学校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管理工作的成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经过艰苦的不懈的努力。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都是从事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校长有坚定而又有毅力的心理特征,才可能自觉地克服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目标。校长不仅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而且要懂得如何培养师生员工的意志,从而形成学校群体的坚强意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去从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4.积极进取的性格。

校长的性格特征对于学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在学校中,常常由于不良性格的影响,使领导集体不够和谐,教职工队伍不够团结。积极进取、豁达开朗的性格,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同事之间会互相体谅、帮助和关怀,使学校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节 校长的素质测评

以上关于校长素质的阐述,是一种静态的、理想化的分析。在实践中,绝大多数校长是很难完完全全地达到理想化要求的,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距。实现这种理想化、标准化的素质目标,是每一位校长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因此,对校长进行素质测评,进行实际的测量、鉴定,可以反馈信息,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并且为有关部门选拔、任用、培训校长提供依据。

一、测评要素与测评标准

(一)测评要素

校长素质测评,旨在全面、准确地测定校长的素质与功能。进行素质测评,首先要明确测评的要素内容及其衡量这些要素内容的具体标准。这是进行校长素质测评的前提,是素质测评是否正确、能否成功的基本条件。

所谓测评要素,是指测评过程中对校长素质功能所要测评的基本因素和内容,亦即对校长哪些方面的素质功能进行测评。要素是校长素质功能的概括与反映,对于校长素质功能正确测定,必须通过特定要素内容来实现。但由于校长素质功能是一种复杂无穷的体系,要全面详细测评是难以实现的。一方面只能根据素质功能的可测程度与效度,对能够测评的素质进行测评;

另一方面必须根据素质结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测评。这种相对反映校长素质功能,根据素质结构所选择的测评内容的项目,就是校长测评要素。

测评要素是一种由多方面内容构成的多层次体系。一项要素只能反映校长素质功能的某个侧面。若要全面测评校长素质,必须建立与之适应的要素体系,亦即一种全面客观反映校长素质、具有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系列。

图1.1校长测评要素体系图科学合理的测评要素体系必须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一致性。测评要素体系要与校长素质规范体系相一致,以保障测评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第二,全面性。测评要素体系要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校长素质功能,而不是只反映某一方面。第三,准确性。测评要素的确定必须能够准确反映校长的素质,而不能含混,更不能歪曲或偏离。第四,适应性。测评要素必须适应校长角色及其素质的特点。

(二)测评标准

测评标准是测评要素的定性定量规定,也是衡量校长素质功能的具体尺度与标志。要准确地测评校长素质,必须有科学具体的测评标准。当测评要素体系确定了测评项目、内容之后,是否具有明确的测评标准,就是决定素质测评能否成功、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

测评标准的规定具有特定目的性,它必须为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工作服务。由于校长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并且相互有差异,即使同一测评要素,不同的校长有着不同的反映与质量,但是只有达到测评标准的素质才是规范的合理的校长素质。因此,测评标准不能随意提出和确定,必须根据校长岗位素质规范要求而规定和建立。测评标准不能偏离素质规范要求。

测评标准要与测评要素相适应。有哪些方面的测评要素,也就有哪些方面的测评标准,它是与要素体系相适应的标准体系。由于测评标准是测评要素的具体体现与定量,因而比之要素体系更为复杂。测评标准要定得准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判定和掌握。同时又不能绝对化,应有客观选择的幅度,并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及时加以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科学发展的测评标准。以测评校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为例。校长的组织管理能力应表现为工作有目标,计划性强,办事认真,工作效率高等。为此可以设计如下的测评标准:

(1)工作中是否有力求达到的主要目标

a.有这样的目标。

b.没有什么目标,因为工作是变化多端的。

c.有主要目标,一切工作服从于这个目标。

d.有目标,但一切活动很少有助于达到这个目标。

(2)是否制订一周工作、办事计划,能否利用周记本

a.基本是这样。

b.有时是这样,有时不是这样。

c.工作变动性强,没必要制定计划。

d.曾利用周记本制订计划,后来不用了。

(3)是否努力地去完成计划

a.基本是这样。

b.任何时候都能努力这样去做。

c.有时能这样去做,有时不能这样去做。

d.不能努力完成计划。

以上每个问题后面选择一个答案,根据评分标准算出应得分数和总分数,最后作出评析。

二、素质测评的方法

正确有效地素质测评,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在实际测评中,各种具体方法是很复杂的,通常应用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直接测评与间接测评

就获取信息方式而言,有直接测评与间接测评两种方法。直接测评是指测评主体直接接触被测对象而获得信息的测评方法,如观察、谈话、面测、问卷、考试等。因此获得的信息是被测对象直接输出的信息。间接测评是测评主体通过第三者或查阅档案资料、民意测验等获取被测对象的信息的方式。直接测评与间接测评由于方式不同,获取信息的内容、质量也有所差异,在实际测评中两者可配合使用,以获得全面信息。

(二)组织测评与民意测评

就测评主体而言,有组织测评与民意测评两种方法,组织测评是由校长主管部门或专门性测评组织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评的方法,如组织测试、考察、调查、鉴定等。民意测评则是通过群众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评的方法,如民意测验、民主评议、民主考核等。二者在测评过程中也是相互补充的。

(三)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

就测评性质而言,有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两种方法。定性测评是指对被测对象进行质的测定的方法,如通过调查、测试等,收集各种信息,把握被测对象在各项素质上的性质、类型、特征等。定量测评则是对被测对象进行量的测定的方法,如隶属度表示法、加权记分法等,通过对被测对象各项要素的定量记分、统计测算,更为准确地把握校长素质。在测评中必须把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四)一般测评与特殊测评

就测评内容而言,有一般测评与特殊测评两种方法。一般测评指适应所有被测对象,收集共性信息的测评方法,如学历调查、身体检查、年龄调查等情况的收集。特殊测评则是指只适应某种特殊对象、收集特殊信息的方法,如对后备干部情况的收集等。

(五)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

就测评态势而言,有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两种方法。静态测评指相对稳定静止地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评的方法。如对被测对象现实状况的测评,对某一特定时期、特定活动的测评等。动态测评则是在运动和发展中来测定被测对象的方法,也叫过程测评,是通过收集被测对象在各个时期的各种活动中的信息来进行判定的。

素质测评是一项复杂的测评工具,其目的在于更科学、更合理地选拔、任用和培训校长,因而又是一种目的性、针对性很强的工作。实际过程中任何一种方法都难以达到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共同采用,才能全面获得信息,以便科学地测评校长的素质。

素质测评是校长评估内容的一个方面。评估校长,还要评估其管理工作、工作效绩等,几个方面应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