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级对下级的关系中,上级指挥、控制下级,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领导和指挥,否则一个组织就会形成一盘散沙。但任何一个下级,他作为一个系统中子系统来讲,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上级要尊重下级的自主权,给下级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下级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协调下级的关系。
二、协调下级关系的原则
当一个校长要协调好同下级的关系,必须注意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公正
公正是校长协调下级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校长职业道德的核心。这一原则要求校长在处理下级的矛盾时,要一视同仁,秉公办事,不能亲此疏彼,拉拢一批,打击一批,或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影响校长公正地协调下级关系的因素有:
感情因素,即当下属之间出现利益冲突和升迁机会时,校长的“砝码”会自觉不自觉地偏向与自己感情较为密切的一方。甚至偏袒与自己感情较密切的一方。
资历因素,即当不同资历的下属之间出现利益冲突或机会冲突时,领导者首先考虑的常常是资历深的一方。相反,如果有了谁也不愿干的“差事”时,首先想到的常常是资历浅的人。
背景因素,即下级的不同社会关系如后台的大小等,对校长处理下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或机会冲突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某个下级后台硬,校长的“砝码”往往会偏向那一方。校长要正确协调下级的关系,必须自觉地克服上述因素的影响,坚持公正的原则。
(二)平等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上下级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同志式的平等关系。这种平等表现为上下级之间在真理面前平等和在人格上的平等。在真理面前平等,就是承认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只要有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都能发现真理和掌握真理。掌握真理的多少不在权力的大小,而在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在真理面前,上级要把自己摆在与下级同等的位置上。遇到问题应相互商讨,以平等的态度相互辩论,决不能以权压人,以势压人,要懂得我们共产党人是靠真理吃饭,而不是靠权势压人。谁的意见正确,谁的主张对头,谁的办法好,就按谁的意见办。特别是当下级对上级提出批评或反对的意见时,应让下级把话讲完,然后进行冷静而认真的分析,看看下级提出的意见是否正确,凡正确的就应虚心接受,即使只有部分正确或基本是不正确地,也应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决不可充耳不闻或横加指责。要知道,真理开始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坚持平等的原则,还要求校长坚持上下级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事实上,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上下级关系是新型的同志式的平等合作的关系,上下级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无论上级还是下级,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同志,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上下级关系区别于剥削阶级上下级关系的本质特征之一。所以,校长必须时时处处尊重下级的人格,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注意树立下级的威信。只有这样,才能使下级对校长有亲近感、平等感,才有利于上下级关系的协调。
(三)放手而不侵权
在领导活动中,校长授权给下级之后,就要放手让下级工作,充分信任下级。一个开朗的校长,不仅仅只是明确地把权力授予下级,而且还在于授权之后能放手让下级积极开展工作。如果只是在授权时说得很明确,而实际工作中又处处“设防”,那么就会造成上下级关系紧张,同下级关系难以协调。
放手让下级工作,首先要充分信任下级,就是说“用人不疑人”,放手先“放心”。日本管理学家土光敏夫说:“目标与计划一旦确定下来,关于完成任务的方法,就应该放手让下级去决定”。一个校长只有真心实意地信任下级,他才能得到下级的尊重。同时,下级才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分配给他的工作任务。
其次,放手让下级工作,还要注意权力的层次性。在领导活动中,权力是有层次的,即校长有校长的权力,下级有下级的权力,如果校长越级插手下级工作权限范围内的事,那么就会发生“侵权”行为。一般地说,校长手里掌握的是宏观管理、控制权,被授权的下级则是微观管理、指挥权,校长不能随意剥夺已授予下级的权力。事实上,在领导工作中校长不自觉地“侵权”的问题时有发生。即校长随意代替下级发号施令,对下级工作权限范围内的事随意表态拍板。这种侵权行为的结果,一方面降低了校长的工作效率,应该自己作的领导工作没有做好,不该自己作的又做多了,管了许多不该管又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另一方面,由于“越俎代庖”,管了自己不该管的事,这样必然严重地挫伤下级的积极性。下级就可以认为,该讲的校长都讲了,该抓的校长都抓了,自己无事可做了,从而从内心里埋怨校长不信任自己,工作中就会消极怠工。由于消极怠工,校长又会产生看法,从而对下级不满。这样,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协调发展。所以,校长在协调同下级关系时,一定要注意权力的层次性,尽量避免发生侵权行为。即使发现下级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没有收回所授予下级的权力之前,也应通过下级去出面解决。这样,就会使下级体会到校长对自己的信任,从而放手大胆工作。
三、下级关系协调的方法
协调下级关系,不仅要坚持一系列基本原则,还要创造性地运用相应的方法。否则,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毛泽东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可见,作为校长,要协调下级的关系,讲究科学有效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沟通思想增进了解
在领导关系中,校长与下级之间,由于职责和地位的不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心理隔阂,这种心理隔阂对协调上下级关系影响极大。作为校长为了协调同下级的关系,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必须缩短与下级之间的心理距离。而要缩短这种距离,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同下级及时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增进了解。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于协调人际关系,感情有时能起到比理智更大的作用。上下级之间有了一定的感情,也会增加信任,减少和避免误会,上下级之间就会同心同德,上级多为下级着想,下级主动为上级分忧。即使产生了误会或纠纷,也能得到及时的消除。在西方,许多经理把培植同下级的感情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而且不惜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他们把这叫做“感情投资”。据说美国的惠普公司为了鼓励领导人员同下级协调好关系,他们的办公室采取“敞开式”,即全体工作人员,无论上级还是下级,都在一间敞厅中办公,各部门之间只用矮屏分隔,除少量会客室、会议室外,无论哪级领导都不设单独的办公室,同时互相都不称职衔,即使对董事长也直呼其名。他们认为,这样有利于上下通气,创造无拘无束和亲密合作的气氛。沟通思想、培植感情的办法很多,但最基本的就是必须了解下级各方面的情况,包括他们的经历、家庭、性格、爱好、意见、要求等等,并尽可能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感情之花只能用爱的心血培育,校长对下级一定要有“人情味”,少一些“火药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上下级关系。
(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校长在协调同下级关系时,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下级的学习榜样和楷模。如果自己骄傲自负,盛气凌人,对任何事都斤斤计较,下级就会敬而远之,这样就难以同下级进行思想沟通,关系协调。
校长对于下级,要善于宽容人、谅解人,要善于忍让。要有一种豁达大度的胸怀,对待一些偶尔犯错误而又非很严重的错误的人,要有一种从大处着眼、不计人小过、宽以待人的精神。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人们犯点错误是难免的,但只要不是很严重,不是大的原则问题,校长就要宽大为怀,和风细雨地帮助下级找出犯错误的原因及其克服的办法,不要抓住下级的一时一事的错误无限上纲,大动干戈。也不要把下级的错误“储存”起来,日后算总账。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占部都美在《领导者成功的要诀》中说:“真正的授权是以管理者宽容部下的失败作为前提的。”决不可对下级偶尔犯的并非人为的失误而大发雷霆,严厉斥责。这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反而会使上下级关系紧张。即使对那些犯了比较大的错误而仍属于认识问题的人,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从关心下级爱护下级出发,以同志式的善意的态度对待他们,满腔热情地帮助教育他们,使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在工作中改正自己的错误。对待那些和自己意见、观点不同的人,包括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要有宽容的态度,切不可搞一言堂,容不得不同意见。在一些非原则性的人际关系的矛盾冲突、纠纷或摩擦中,领导者应具有善于忍让,善于妥协的宽容精神,应当具有经得起委屈,吃得起亏的豁达大度的肚量。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总之,待人处事要豁达,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记恨别人,甚至千方百计地找机会报复别人。当然,校长的宽容不是无原则、无限度的。对于那些严重违法乱纪的原则性问题,则决不能宽容。
(三)推功揽过
作为校长,对下级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承认他们的成绩和作出的努力。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一定要首先想到下级的功劳,要真正认识到,没有下级的努力工作以及对自己工作的支持,仅靠自己一人是一事无成的,即使自己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不例外。所以,要把功劳记在下级账上,切不可同下级争功。
校长要协调好下级的关系,不仅要主动推功,而且还要主动揽过。下级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是难免的,这些失误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不少失误直接或间接的与上级领导有关。如校长决策的失误,下达指示、任务不明确,有些需要校长帮助解决的困难校长未能及时地给予解决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下级工作中出现了失误,作为校长如果把过错全推给下级并一味地批评、斥责下级,而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样必然会严重地损害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甚至有可能使下级无法工作下去。只有当下级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之后,校长主动揽过,实事求是地承担一定责任,这样,才既有助于下级主动检查自己工作的失误,吸取教训,又有助于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协调。
(四)奖惩得法褒贬有方
校长在协调同下级的关系时,必须注意正确地运用奖惩、褒贬的方法,做到奖惩得法,褒贬有方。所谓奖惩得法,就是无论对下级进行奖励还是惩罚,都必须做到实事求是。该奖励就要奖励、该惩罚就要惩罚,奖罚分明。同时还要做到该奖多少就奖多少,该罚多少就罚多少,做到奖罚恰当,不可乱奖乱罚。所谓褒贬有方,就是在对下级进行表扬或批评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表扬时,一要注意实事求是,既不能凭空拔高、言过其实,又不可抹杀下级的成绩,要力求准确恰如其分。二是注意场合,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下级,采取不同的表扬方式。批评时,要注意选择好批评的时机,恰当的语言,正确的方式。而且批评要有证据,说话要有根据,态度要诚恳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下级口服心服,同时起到协调上下级关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