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管理力
17684000000018

第18章 教育创新的推行(5)

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教师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教师拥有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培养自身分析问题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以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时,还必须从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中证明和加深对这种理论的认识,并改正教育工作中的陈陋之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能力。没有实践,理论只能是纯抽象的理论,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教师必须重视社会实践,从教学实践中获取新知识,增长新见识。即使是无法预先实践的事物,在现代高科技时代,也应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反复论证。这样,将极大地减少工作的失误和各方面的损失,也将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使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教育本身的创新力,造就创新型教师。客观实践证明,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社会经济组织,不仅有利于科技创新,而且它本身就是教育制度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这种经济、社会、科教一体化的逐步推广,必将大大提高我国的高新技术创新能力,也将大大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特别是高等学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大批具有极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将源源不断地从实践中,从产、学、研一体化的基地中涌现出来。

(三)通过知识创新工程加以培养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定,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战略决策。因为通过知识创新工程,可以加大培养、使用、锻炼和吸引创新人才的工作力度,有利于集聚和集中力量推进自主创新,把通过知识创新工程培养出来的人才充实到教学科研第一线,将极大地提高教育创新的质量和水平。

(四)通过国际交流加以培养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广泛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合作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先进的科研理论和管理方法,提高研究开发能力,对于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加快培养创新型教师十分重要。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人才交流和资源、信息、科研设备的共享,能极大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促进科学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因此,中国政府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方针。仅1978年至1999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近32万,是1872至1978年一百多年出国留学人数总和(约13万人)的两倍多。1978年以来已有11万人学成回国,对促进我国各方面的创新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第四节 )创新环境的营造

一、为学生营造创新校园

让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新时代的要求。要开创新时代,顺应世界变革的大趋势,就必须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可以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新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经济紧密相连,与科学技术发展紧密相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学生没有创新精神,没有实践能力,在新时代就是无用之才。

(一)学生最缺少的是什么

由于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往往注重死记硬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老师教学生如何应试,名师成了出题的专家,学生成了题目的俘虏。一天到晚,被题海战所包围,学生沉浸在题海中,不能自拔。有的学校为了对付考试,考试内容没有的科目全部取消,考试分数少的科目,少教少学。学校不是一切为了学生,而是一切为了考试。如此,哪有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种考试制度面前,学生不得不低头。如果学生不按高考复习知识,或者从题海中跳出来,你就可能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面临的是挨家长骂,面临的是找不到工作,面临的是社会上没有位置。想到这里,学生又乖乖地跳回苦海中去,哪有心思创新,哪有心思实践?

(二)为创新实践创造条件

为了孩子的一切,就要把孩子最缺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补上去。要补上这一课,就要为孩子创造一定的条件。

首先,要把时代的创新精神引入教育体制改革中去。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教育要肩负创新人才的培养,现行的教育体制就要改革。考试制度也要改革。因为现行的计划型的教育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已有矛盾。现行的教育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已有矛盾。现行的考试制度与时代创新精神已有矛盾。要解决这三方面的矛盾,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力度。

其次,要有创新型教师和创新型教育方法,才能有创新型学生。教师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教育教学方式。没有这三个更新,就很难成为创新型教师。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师如果还死守老观念、老知识、老方法,怎么能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创新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伟大民族。古代中国曾有四大发明,闻名于世,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会挨打。站在民族兴衰成败的高度认识创新精神,就会为培养学生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而勤奋工作。

再次,要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环境,才能培养创新型、实践型的学生。学校是发现和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场所,优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学校环境,不仅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且包括硬件与软件环境的优化。硬件指校园、场室、设施。软件指人际关系、教育教学水平等,注重软件,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氛围。校园环境最大的软件是人,是校长、教师和学生。还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社会能提供学生创新、实践的条件,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就会提高,反之,就下降。

肩负时代重任,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还要有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创新和实践能力才会提高,学生的努力是内部条件。教师、家长、社会的努力是外部条件。如何创造内部条件?

1.深化学生自主意识。

学生需要各种能力。这种种能力,不能靠挤靠压逼出来,只能靠学生自主完成。如果学生能做的事却不想做,就没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只有内心涌动强烈的创新、实践愿望,学生才会千方百计求创新、求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就要给学生自我表现的天地。如果没有创新、实践的环境,学生就不可能拥有创新、实践的土壤。比如推选班干部,可以通过定标准、发表演说、学生评议,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给充分民主的权利,学生自主意识就会增强。如果班主任指定班干部,学生就失去一次竞争的机会,也就失去培养自主意识的机会。

学生课外活动要加强引导和培养。让学生自主地主持各种活动,通过各种主题班会,学生向上向善、积极探索的精神就会形成。同时,要让学生自主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设计课外活动的方案。比如排演节目,自始至终都要让学生当主角,从节目的选择、设计、主持、排练,都让学生自主思考、实践,其他人不要越俎代庖。

2.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

要达到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的目标,必须转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而且要注意文理兼融,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知识。

要努力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不仅要教书本知识,而且要教课外知识。不仅教学生认识事物的概念,而且教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

转化考试方法。要开放与限制相结合,检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对学生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一定的想像和创意。

转化综合素质观念。综合素质不是考试要考的内容就去学,也不是只掌握要考试的科目就有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观念要转化。

转化个性发展的方法。学生要全面发展又要有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发展的培养方法,学生就没有创新、实践能力。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作创新、实践的过程。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已经形成的书本知识,还要让学生反复体味这些知识是如何发现的。不要从概念到概念,要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发现新知识。

3.要注意人才的特点。

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不一定都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成绩平常、不冒尖的学生,可能在某方面很有创新,很有钻研。到了大学阶段或参加工作,这些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平常学生,常常远远超过中学学业比较好的学生。

教师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注意人才特点。有些学生智商不太高,显得很平常,性格常常较内向,不善言辞,不喜交际,甚至是封闭的。这类学生喜欢独处,喜欢思考但学业成绩一般,有时甚至考不及格,常常被人当作“差生”。这类学生喜欢思考和解决复杂的甚至是离奇古怪的一些问题,对感兴趣的一些问题能全神贯注,坚持不懈探讨,虽然学习成绩不高,但经常争强好胜,富有挑战性。这类学生自尊心特强,有独立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决不墨守成规,敏感而又耐得住寂寞,从寂寞的研讨中体味出快乐。对这类学生,教师要抓住人才特点,循循善诱,这类学生有可能发明创造,或成为新世纪杰出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夯实学生基础,要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要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创新和实践。二是不要赶时髦,摆花架子,不要什么都叫创新,什么都叫实践。一哄而起,容易跟风,也容易脱离实际。创新和实践,不是否定基础知识,更不是标新立异赶潮流。

二、怎样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创新的配合

之所以说教育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就是指“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教育创新系统工程要求运用系统论关于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原则,把参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组织好、部署好,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整体,从而发挥各方面力量的教育创新的作用和整体效应,形成教育创新的合力。如果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部署,各自为政,步调不一致,尽管各自完成了自身的教育任务,却难以充分发挥教育创新的整体效应。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家庭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也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式,都来自一定的社会,并从属社会的教育目的,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在此,家庭教育实质上也是社会教育,只不过是通过家庭形式来进行。至于学校教育,也必须同社会的需要相一致,同国内外的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相协调,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否则,学校教育将成为一种学究式教育而丧失其与时共进,甚至超前发展的活力。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要三方面结合,连成一张覆盖人生全过程的“教育网”,才能达到教育创新的综合效应,以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多管齐下,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教育目标的一致和关系的协调。所谓目标一致,不只是长远的目标一致,阶段目标也要一致;不只是在口头上和形式上的一致,行动上也要一致。三方面都应该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思想统一,目标一致,要求相同,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否则,三方面的教育作用就可能相互削弱和抵消。所谓关系协调,就是三方面教育力量在整个教育布局中位置恰当,主次分明,配合默契,各自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优势。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三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要一致

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是相当明确的。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而所有各类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