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管理力
17684000000049

第49章 学校其他日常工作管理理(3)

②抓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依据。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克服体育教学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有着重要意义。学校管理者要指导体育课教师做好不同年级在不同学期的体育工作计划并保证它的切实实施。

③抓备课。体育课的备课在表现形式上,虽不像文化课那样复杂和明确,但内容要求必须科学规范,符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体育课的突出特点是体力、智力与趣味的结合,教师的备课应该是:一备教材,二备学生,三备示范动作,四备场地器材等。教学过程的结构一般包括:准备、进行、结束三部分。教师应该按照规范要求写好教案。学校管理者必须对体育课的备课提出明确的要求,保证体育教师在遵照教学大纲、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体育知识教学和体育训练两方面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

④抓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课实施的主要渠道和方式,抓课堂教学是体育课管理的中心环节。学校管理者要制定体育课的教学常规,建立体育课的正常教学秩序,指导教师协调好教、学、练的关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体育教学的安全和质量。

(2)课外体育活动管理。

课外群体活动是学校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课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具体内容和管理要求是:

①抓好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是学校定时定点进行的常规课外活动,也是学生进行日常集体锻炼的有效形式。学校管理者要注意它们的实施和效果。

②体育工作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进行,除校内小型多样的运动竞赛或达标活动,还应利用假日组织学生远足、野营、举办夏(冬)令营、游泳、滑冰、爬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加强管理,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的兴趣,发展学生特长,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意志,使学生从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锻炼身体。但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保证安全。

③运动竞赛管理。运动竞赛是学校推广群众性体育的有效形式,是检查学校体育工作成绩、交流经验、加强团结、促进锻炼积极性、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学校管理者要注意运动竞赛的经常性、群众性、季节性、协调性和纪律性。

④运动会管理。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是一种大型的体育竞赛活动,可以检查学校体育工作,表彰体育先进集体和优秀学生,推动学校群体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组织运动会,学校管理者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使学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齐心协力,要动员全员参与,明确方针、宗旨、组织办法、人员定位和具体要求等;届时也可邀请学生家长、协作单位代表、上级领导参加;要隆重、热烈、气氛和谐,组织形式力求新颖别致有特色;要做好运动会的宣传工作,组织各年级操练入场式、写宣传稿;要做好项目组织工作,每个项目派专人负责,班主任要做好本班学生工作,保证安全;要做好场地和器械的准备工作,保证运动会的顺利进行;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竞赛,不仅促进教师锻炼身体,而且能够活跃现场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对运动会的管理,要准备充分,确保安全,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及时到位;同时,也要根据学校具体条件,因地因校制宜,本着适度节俭的原则,避免铺张浪费。

⑤运动训练管理。运动训练是指学校利用业余时间,对部分体育基础比较好、有一定专长的学生,通过运动队的形式,在教师和教练员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专项训练,以提高专项运动水平的一种课外体育活动,它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提高学校的运动水平,开展体育竞技,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都有重要意义。学校管理者要根据学校师资、场地、学生特长和体育运动传统等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建立运动训练队。学校运动队管理主要做好选项、建队、组织训练和输送人才等方面的工作,要使队员不仅在运动技能、技巧上得到提高,而且在文化知识、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方面获得发展。

(3)体育设施和器材管理。

体育设施和器材是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物质条件,加强体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现在,我国的教育经费普遍不足,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有限。学校管理者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修建和修整运动场地,有计划地添置必需的运动器材;对于已有的运动设施与器材,要做到物尽其用,并加强维护和保养;要依法保护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尽量提高其使用寿命。

2.学校卫生工作规范的管理。

学校卫生工作是加强学校卫生建设,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主要任务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完善学校卫生设施,改进教学卫生条件;监测学生卫生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具体内容及管理要求如下。

(1)健康教育管理。

健康教育是学校在课内外向学生传授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心理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容可分为生理卫生知识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心理卫生知识及常见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防治两大方面。学校应将其纳入正式课程,按计划讲授,并有针对性地加强技能训练。其主要方式是健康教学和健康指导。健康教学以健康课为主,也可结合实际组织一些讲座,举办图片资料展览,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健康指导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的过程。

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学校管理者首先要重视健康教育;其次要按有关规定安排健康教育时间,不得挪作他用;再次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不得任意删减;还要保证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

(2)教学卫生管理。

教学卫生是指学校课程安排、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卫生管理:学校管理者要指导教师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要注意教师的讲课卫生,尊重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活动规律,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师的仪表、心态;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卫生习惯;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坐立姿势和习惯。

(3)运动卫生管理。

运动卫生管理是学校根据学生的性别、生长发育的特点、健康状况及运动水平,对体育锻炼的内容、运动量,运动器械和外在教学环境等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采取相应的卫生措施,进行有效的卫生监督,以保证运动的安全。

进行运动卫生管理:学校管理者要根据学生生理发育的规律安排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学生运动时的衣着、鞋子符合卫生要求;学校医务工作者与体育教师要互相配合,做好学生的运动检查;加强体育场馆和用具的卫生监督和检查。

(4)生活卫生管理。

生活卫生包括学生个人卫生、学生饮食卫生和学生宿舍卫生。进行生活卫生管理:学校管理者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要保证学生适度的睡眠时间,指导学生的生活规律;要保证学校饮食卫生,关注学生的营养,创造条件使学生合理用餐,要扫除“营养盲”,使学生的饮食结构科学合理;学校管理者要为学生提供符合卫生标准、足量的饮用水;要保证学生宿舍的基本设施,搞好学生宿舍卫生管理。

(5)环境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管理是指学校建筑、教育和教学设备、校园等方面外在物质设施符合卫生要求。进行环境卫生管理:学校管理者要保证学校建筑布局合理;要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创建优美校园环境;要保证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符合卫生要求。

(6)疾病预防、治疗管理。

疾病预防、治疗是指学校定期检查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情况,以便提早预防,防患于未然。进行疾病预防、治疗管理:学校管理者要有自觉健全的学校卫生意识,自觉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关规定。重视对学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对学生进行定期全面身体检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第三节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

一、总务管理的原则

总务管理原则,是总务管理者管人、理财、用物、办事的基本准则。一般说成功的总务管理,都是在正确的总务管理原则指导下进行的结果。

学校总务管理原则贯穿于总务管理的全过程,也是总务管理的指导思想。

(一)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原则

学校总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这是学校总务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总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首先,总务工作必须为教育教学提供条件,这里包括工作条件、生活设施以及良好的服务。如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地充实和完善教学设备,改善教育教学条件;经费使用应优先保证教学;总务工作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要想教育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之所急;对教育教学人员的活动应给予积极热情地支持,教育教学必需品要及时满足供应。其次,总务管理人员,特别是主要管理人员要认识并不断研究掌握服务对象的规律性和特点,如学校工作的阶段性、季节性、周期性和,临时性的特点。总务管理只有掌握这一特点,才能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为师生生活服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