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领导力
17684200000026

第26章 重视管理,创造和谐人际关系(1)

(第一节 )如何尊重教师

一、校长尊重教师的方法

校长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因而,学校工作的对象主要是“人”。人是各项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学校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否真正调动起来,而校长要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离不开“尊重”两字。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校长工作就会陷入困境。也就是说,在学校的内部,处理好校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校长要做的最基本的一点是尊重教师,如果校长不尊重教师,不仅会伤害到教师的自尊和自信,而且还会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利益。尊重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微笑

人们常用“微笑”来概括教师的形象。的确,“微笑”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作为校长,领导着几十名教师,成百上千名学生,更应以“微笑”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如开学第一天早上到校后,在校门口微笑着迎接师生来校,主动问好。教师有了成绩、进步,用微笑向他表示赞赏、肯定。校长的微笑能给人以亲切感,使教师愿意接近自己,也比较容易听到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即使教师有了失误,也不妨借用一个幽默,善意地提出批评,让其在笑声中得到启发。试想,一个整天板着脸、只想教训人的校长,教师会从心底里敬重他吗?恐怕只会敬而远之吧!

2.尊称

人与人交往,称呼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对于称呼恰当与否,总是特别敏感。有经验的校长,对教师的称呼很讲究,一般不直呼姓名,而是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学历、职务、学科、爱好等,选择最合适的称谓来称呼教师。如对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称“李老”、“老张教师”,对刚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则称“小王”、“小赵”,对担任一定职务的教师可称“杨会计”、“刘主任”,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教师可亲热地呼其名字,省略其姓。这些很有个性特点的称呼里,包含着对教师的尊重。

现代人的称呼名目复杂,一个适宜得体的称号,常会产生微妙的作用,使用尊称易使双方感情融洽。

3.了解

要尊重教师,首先要了解和熟悉教师。校长应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接触教师,在交谈中了解教师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只有充分了解教师的特点,熟悉教师的情况,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扬其长而避其短,让教师各遂其志、各献其能,才能及时给教师以关怀和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校长要养成多看人家长处的习惯。教师有缺点,绝不能背后议论。背后说人家短处,最容易伤感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主动找他谈谈心,先肯定其优点,然后再恰如其分地指出其缺点,教师大多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校长还要注意在心理上与教师“交换位置”,站在教师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所碰到的问题,这有助于理解教师的思想感情,达到相互理解、和睦相处、团结共事之目的。

4.赞美

人是喜欢被称赞的,无论是六七岁的孩童还是六七十岁的老人,都是一样。俗话说:“真诚话感人,鼓励话助人”。真诚的赞美是最有功效的。

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作为学校领导者,要善于发现教师工作的成绩(包括优秀事迹),并及时加以赞美颂扬。赞美对教师心理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恰如其分地赞美教师,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可促使其进一步自尊自信。自尊心是产生自我教育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如果教师所从事的事业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有了成绩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长此以往,必然会挫伤其自尊心,影响工作积极性。

5.信任

当校长的总希望能得到教师的理解。当教师的谁不希望得到领导的信任?我们应当看到,目前,我们教师在工作、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的情况下,起早贪黑,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乐于奉献,表现了很高的思想觉悟。这样的教师队伍难道还不值得信任吗?信任教师主要应表现在发挥教师的民主管理作用方面。学校管理目标的制订和具体措施的实行,都应尽量反映教师的意见、期望和需要。

6.公平

校长对待教师不能厚此薄彼,不能被个人感情所左右。在教师面前,不要轻易地把一个教师同另一个教师进行比较,或不要在一个教师面前说出另外一个教师的缺点。在分配利益时,要照顾好各方面的要求,尽力做到公平合理,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心悦诚服。对于任何教师,只要做出了成绩,就应该表扬;反之,谁工作出现了差错,就应该批评,没有远近亲疏之分。

企盼他人理解、认同、信赖和支持是人的天性。换句话说,尊重他人和被人尊重都是人生之需要。古人云:“尊人者人尊之。”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平等,才会有真正的彼此尊重。一个尊重教师的校长,必然会赢得教师的尊重。

二、尊重教师的原则要求

办好一所学校,各种制约因素固然较多,如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校本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笔者认为,教师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学校的改革、稳定和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多元化的、相对稳定而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只有尊重教师、善待教师,才能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和稳定,才能保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支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能够促进和保证学校良性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服务。

尊重教师、善待教师,是每个人应有的道德之举。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谁没有受到过教师的教诲?谁没有从教师那里获取过知识?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牢记师恩的人,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十分需要响亮地喊出“尊重教师、善待教师”,无疑是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有力举措。

尊重教师、善待教师,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分内职责。教师被人们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工作关乎一代新人的成长。教育行政部门如果忠实履行职责,就不能不尊重教师、善待教师,多为教师解决一些后顾之忧,让教师集中精力,努力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得更好。否则,如果对教师的痛痒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甚至像有的媒体披露的那样,千方百计从教师头上渔利以供自己挥霍享受,势会挫伤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危害教育事业。因此,尊重教师、善待教师也正是重视教育事业、善待教育事业,也是重视下一代、善待下一代,是对党和国家的前途负责,是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和对中华民族的前途负责,理应得到赞扬。

尊重教师、善待教师,就要尊重教师的教育自主权。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认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教育改革中人们一直不断地呼吁强化教师的专业地位,给予他们自身工作更多的自主权和控制权。

我们要尊重教师的职业自由权。教师在履行职责上享有学术自由,有资格对最适合于学生的教具及教法做出判断,在选择和使用教材、选择教科书以及运用教育方法方面起主要作用;教师及教师专业组织应参加新的课程、教科书及教具的开发工作;任何领导监督制度都不得损害教师的自由权、创造性和责任;教师有权力对自认为不恰当的工作评定提出申诉;教师可以自由采用据认为有助于评价学生进步的成绩评定技术等。

然而,实际情况是,教师位于学校行政命令的最底端,他们的行为规范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过多的检查、督导、监控等,使教师的自主权受到争议,教师的权威也受到怀疑。有些教师根本不把自己视为专业技术工作者,他们满足于驯服地执行教育当局的方针、学校的规程、规定或建议的教学方法。因此,尽管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从事专业性教学工作,但是由于教师必须服从事务性的学校各部门要求,教师设计或批判地运用课程的角色反遭忽略,教师常被贬为“异化”的工人,对教育、课程内容毫无控制权。这不仅剥夺了教师的教育自主权,解除了教师批判和反省的思考空间,更造成教学活动和教室情境的机制僵化。

由于教育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精神活动,教师与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构思与灵活的安排,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创造性劳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又必须享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换言之,必须赋予教师在符合社会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各种教育选择的权力。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自主权。只有在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最终保证教育改革的持续进行。

尊重教师、善待教师,落实到学校实际,就是要为教师提供宽松的专业环境,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自治权,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创新和解决问题。为此,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建构行政体系与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局面,创造出双赢的机制,既给教师以充分的专业发展的自由空间,又使之成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专业教育工作者。

尊重教师、善待教师,就要对教师用真情说真话。

在学校中,党政领导理应要更加尊重教师、善待教师。学校领导要经常找教师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工作情况,这是对教师充满关爱的一种实际举动,也是与教师拉近距离,赢得教师信任的机会。

如何体现对教师的关爱?“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在何处?一是不摆架子平等地与教师交谈,以真心诚意的态度,让对方不拒绝、不违避、无畏惧感,有话愿意说。我们与有关教师谈心交心,都是主动上他们办公室和教室,从询问他们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有什么疑惑、有哪些困难和对组织有什么要求谈起,从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学校里的一般话题说开去。教师们在无拘无束的谈话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和思想上的困惑,会谈出对目前学校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会谈出自己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一些困难,也会谈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二是选择场合放松地与教师谈心,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让教师无紧张感,有话就会乐意说。领导与教师个别谈心谈话,我们一般把握“三不”原则,即不找到办公室来,不代通知,不当他人面。三是和风细雨静心地与教师谈话,与教师面对面毫无架子,让对方无压抑感,有话愿意放开说。以同事的身份、朋友的姿态、平等的口气、热情的态度,充分尊重教师并肯定成绩,耐心倾听其谈话,是我们对教师用真情说真话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事实证明,这样做可以使教师群体在情感的交融中顺畅、深入、有效地凝聚起来。

尊重教师就要对教师用真情说真话,从而赢得教师的真心,教师投入工作的热情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尊重教师、善待教师,就要对教师说真理用真善。

真情确实能打动人,真话确实能赢得人。然而,更为重要的是,真理最能说服人。因此,我们与教师交往的着力点,必须放在以谈真理引导、讲真理开导和用真理疏导对方上。什么是真理?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讲真理不唯上、不唯书,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是依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经不断反思、小结和提炼,就是指导实践工作的真理。怎样讲真理?坚持以事论理,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剖析思想找原因,让人明白产生问题的根源;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原则,对照制度认真检查,认真查找具体责任,让人明明白白看清问题的根源;坚持约法三章,勇于为基层教师承担责任,减轻其心理负担,并从严要求制订整改措施,让人明白今后应该怎么办。如何讲真理?关键是说理要说到点子上,说到对方心坎儿上,切忌说官话、套话、大话和玄而又玄的废话。尊重教师,与教师说真理,想要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最重要的一条是,面对实实在在的人,摆出实实在在的事,讲清实实在在的理,让人入情入耳又入脑、口服心服行也服。

善待教师,经常与教师谈心谈话,其实质是“与人为善”,是帮助和鼓励教师更好地完成工作、完善自我。善待青年教师,更多地给予鼓励、激励和鞭策,使他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尽快成长成熟成才。怎么行善?对方充分领会你的意图,应该引导其深刻反思,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尽快奋起追赶;对方认识提高了,应该充分肯定,给予积极鼓励;对方一时没有领会你意图的,应该理解他,并给时间、给机会让其思考;对方想不通甚至顶撞的,应该冷静地、耐心地帮助他,允许他有一个认识过程。总之,善始善终。

(第二节 )如何倾听教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