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领导力
17684200000003

第3章 加强学习,奠定领导能力基础(2)

现代生活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高速性,因为现代人的时间观念变了,生活节奏大大加快。于是人们的心理节奏日趋紧张,精神负荷日益加重,很容易发生心理过激反应,除了引起失眠、易怒、烦躁、疲乏等情绪变化外,还可能导致发生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溃疡病等严重后果。

在不可避免的快生活节奏中,如何摆脱和控制紧张情绪,这对每一个现代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有乐观的情绪、开阔的心胸,更重要的是通过主观努力,加强控制和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在快中求慢,紧张中求松弛,避免人为的紧张。

学会做时间的主人。要合理安排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事求是地制定出每日、每周甚至每月的工作计划及需要完成目标。养成尽可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计划、任务的良好习惯,掌握时间的主动权,尽量避免由于时间安排与实际活动的冲突而造成的手忙脚乱。俗话说:一步慢,步步慢,事情也会越积越多,造成心理压力增加而惶惶不可终日。

学会适当留有余地。应在每天工作生活的时间安排上计算提前量,养成遇事提前行动的好习惯。例如,你清晨起床、洗漱、用早餐然后赶车准8点上班,恰好要用去一个半小时时间,若6点半起床时间刚好够用,那么,你不妨6点即起床,这样留有半个小时的余裕,可使做事从容,也能在上班途中遇到堵车等意外时能不急不躁,减少心理压力。其他如访友、看球赛、看电影也应当如此。

学会妥善安排家务。现代家庭中家务事最为烦心,尤其是双职工家庭中常为此闹矛盾。因此应做科学安排,要学会立体安排时间,也就是运用“运筹学”的方法。例如早晨起床后,可先熬上米粥或牛奶,然后拧开收音机,边听广播边刷牙洗脸。中午或晚上做饭的同时可安排洗衣服或打扫室内卫生。晚上看电视也要预先根据节目安排,喜欢的则看,不喜欢看的则不要看,不能一坐下就不起来。可抽时间搞些小手工或编织。另外,应在平时的休息时间就统筹安排做完家务,这样到星期日或节假日就会名副其实地从容享受休息的乐趣。

学会忙里偷闲。无论工作学习多么繁忙,都应忙里偷闲,每天留出一定休息和“喘气”的时间,散散步,听听音乐或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

学会正确估计自己。勿需讳言,现代生活不仅是快节奏,同时也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但个人能力总是因人而异且是有限度的,因此每个人都应实事求是地衡量和估计自己,绝不要拼命蛮干。最后落得事业未成,身体拖垮,得不偿失。生活上则要知足常乐,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追求虚荣。常言说:“人比人,气死人”。坚持合适标准,在合理收入的范围内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这样你就会常常感到心安理得,从容自在。

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也不可能没有挫折,而贵在遇到困难时不气馁,面对挫折不自卑,要有勇气和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力量,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从而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战胜逆境,解脱难题。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应付一切的不幸。”同时,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心情难受时,则应尽量想方法“宣泄”或转移自己的情绪,如找亲友交谈,痛痛快快地讲出心中的郁闷或苦恼,或上影院看节目,去公园散步,去舞厅跳舞等,这样就能消除痛苦,减轻心理压力。

校长担负着繁杂烦琐的学校管理事务,承受着学校管理与发展的压力,所以不可能不产生紧张情绪。适度的紧张有助于保持一种良好的工作状态,但过度的紧张则会损害校长的身心健康,降低领导能力和工作效率。要防止和克服过度紧张情绪,主要有以下方法:一、确定适度的工作和生活目标校长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校的发展方向,结合学校各种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工作目标。校长要制定自己的目标,包括生活上的和工作上的,目标一定要适度,不能把目标定得过大,使其成为一种负担,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过于远大、不切实际的目标只会使自己整天生活在一种紧张和焦虑之中。

二、要有平常心

对待任何事情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不可过多地患得患失,要相信,很多事情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自己努力就行了,不要轻易地自己给自己施加不必要的压力。

三、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校长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同上下左右的关系,做到合群,能和大家融合到一块。一旦发生冲突或矛盾要及时地化解,让自己始终工作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之中。

四、建立一个充满亲情、和谐的家庭

校长为了学校的发展每天都在拼搏,每天都在忙碌,一旦停下来休息,就需要一个依托和释放感情的场所,这就是家庭。和谐融洽的家庭生活,能够极大地缓解来自工作的各种压力,消除工作造成的一些过度紧张情绪。所以,校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增进家庭和睦。

五、一张一弛,调节有度

“会休息的人,才会好好的工作”。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校长在学校里需要勤奋工作,但也要会休息。必要的休息是为了恢复体力,调节身心,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所以,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一些健康、高雅、文明的娱乐活动。要利用业余时间培养一至两项个人爱好,常年坚持做一些健身活动。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很有道理。

六、避免过于频繁的社交活动

校长参加社交活动是必需的,但社交活动要有一个度。过于频繁的社交活动不仅占用了自己大量的时间,而且也陷入了疲于应付的巨大压力之中,从而产生紧张感。所以,社交活动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可参加可不参加的社交活动要坚决拒绝;能派代表参加的,自己尽量不参加。多给自己留一点空余的时间。

七、适当地释放紧张情绪

当预料到自己会出现紧张的情绪时,要赶快寻找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进行调节,不能让这种紧张的心情持续下去。如找一个好朋友聊天,把自己的心情说给对方听,朋友会给您安慰的。在双方的交流中,紧张的心情自然而然地会放松下来。或者自己开车到某一风景区去游玩一段时间,把自己紧张的心情都释放在山水之间。如果您是个戏迷,不妨去戏院看一场演出。

为了保持旺盛的精力,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校长必须防止和克服紧张情绪。

八、保持幽默感

我们每个人都应活得轻松些,尤其当自己身处逆境时,要学会超脱,所谓“来日方长”,要看到生活好的一面,无忧无虑,自得轻松。

(第五节 )如何培养校长创造性思维

一、校长创造力的构成要素

校长创造力由校长对客体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对主体的自我完善能力两类创造能力构成。这两类能力又各自包括若干项复杂的、内涵丰富的创造才能。校长在从事学校领导和管理活动时,一方面需要对客体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又需要主体不断自我完善。前者是目的,后者是基础,两者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校长对客体的组织管理能力

1.分析、判断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是对事物本质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刻揭示能力。校长拥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中,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概括、判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校长的分析、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他的创造素质的优劣和创造力的强弱,因而也直接关系到他所从事的领导管理活动的成败。

2.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决定校长的领导管理活动确定怎样的目标最有价值,以及采取哪一种最有效方式的决断能力。领导决策包括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教学教育工作的业务决策。

3.组织指挥能力。

组织指挥能力,即为了获得理想的社会效益、教育效益和直接的、间接的经济效益,对被管理的客体实行有效管理的控制能力。在通常情况下,组织指挥能力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可能性。同样一所学校,交给组织指挥能力截然不同的两领导管理,用不了多久,其管理效率、教育效益和办学效益就能分出明显的高低。由此可见,出色的组织指挥能力,是一个要想使自己事业成功的校长必须具备的重要的内在素质。

4.疏通、协调能力。

研究表明,在创造性的领导活动中,校长大约要将1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是否具有较强的疏通、协调能力,往往成为衡量一个校长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疏通、协调能力,主要地指妥善处理与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疏通、协调能力,绝非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样,仅仅是一种由领导者的脾气、秉性和心理素质决定的“单一”的能力,而是一种由领导者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知识见解、才能、气质(当然包括脾气、秉性和心理素质)等多种要素决定的“综合”能力。它是智慧的“结晶”,交往的“艺术”,有时又包含着斗争的“策略”,进取的“决心”。在正常情况下,它是确保学校管理机器轻快运转的“润滑剂”。

5.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亦称权变能力。实际上,这是一种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随时调整领导行为的难能可贵的创新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和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它们的真正科学,并不在于一步也离不开事先计划好的东西,而在于善于对事先计划好的东西做出必要的变动。

6.知人善任能力。

一切创造性领导活动的核心,都离不开对人的管理。知人善任能力,是校长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内在素质,它包含的内涵特别丰富,从人才的发现、培养、选拔、使用,到人才的管理保护,几乎无不渗透着校长的创造性思想。

7.口头表达能力。

就是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运用最生动、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听者,对听者产生最理想的影响效果的一种能力。口才,是校长实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武器”。具有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和完善校长的组织指定挥能力、疏通协调能力,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8.文字表达能力。

就是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决策思想等,运用文字表达方式,使其系统化、科学化、条理化的一种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助于使校长的各项基本素质不断趋于完善,有效地推动校长的创造性领导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使自己向着更高层次的水平,向着教育家的目标发展。

9.学科教学能力。

一般来说,校长任职前就应该是一个在教学岗位上称职的教师。优秀校长应该具有相当水平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水平。在他所任学科领域里掌握比较厚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娴熟地解决领导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优秀校长应该既是学科教学方面的权威,同时也必须是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

(二)校长对主体的自我完善能力

自我完善能力,是在自我完善意识支配下培养形成的。在校长必须具备的诸多修养意识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完善意识。校长在自我完善意识的驱动下,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领导素质,弥补自己的缺陷和不足的能力,就叫做自我完善能力。校长的自我完善能力是校长从事创造活动的一种超水平发展的创造才能。

1.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校长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自己创造性努力,不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本领的能力。出色的自学能力,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校长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即学习、领会、掌握党和国有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能力;更新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探求新本领的能力。这四种能力,都是难度较高的创造才能,这些能力,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作用于组织管理活动,但它能明显提高和完善校长对客体的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从而间接作用于组织管理活动。

2.自省能力。

这是校长在领导管理实践中,通过自我检查、自我思索,不断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领导素质的能力。自省,既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手段,又是一种值得称颂的美德。

3.自控能力。

自控能力,是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排除不良外在因素的刺激和干扰,运用理智控制感情的能力。校长是否具有出色的控能力,对于确保校长的创造性领导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确保校长的“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长,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促进作用。出色的自控能力能够广泛表现于校长领导活动的一切场合,一切方面。

4.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