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领导力
17684200000004

第4章 加强学习,奠定领导能力基础(3)

校长“节俭”地使用时间,有效地提高时间利用率的能力,就是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这是校长自我完善能力、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精明的校长,为了做到合理支配时间,提高组织管理活动的效率,往往抓住以下三个环节:首先,必须仔细“诊断”自己的时间,弄明白时间是怎样耗用的;其次,果断消除浪费时间的各个“缺口”;最后,根据不同的工作分别将它们安排在不同时间段时在处理,达到极其“节俭”地使用时间的目的。合理运筹时间,是“获取”更多的时间的唯一途径,也是校长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支配好了时间,也就等于支配好了自己的领导行为。

二、校长怎样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当今的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性挑战,创造革新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于校长来说,创造力是其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所必需的。校长的创造力,是校长在从事复杂的学校教育和管理活动中,使知识和经验形成的技能超水平的发展。它比普通才能具有更高的水平、更强的能级和更快的效率。校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地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是一种有自己的特点、具有创见性的思维,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是创造想像和现实定向的有机结合,是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对立统一。创造性思维是指有主动性和创见性的思维,通过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开拓人类知识的新领域。

(一)冲破旧习惯

对于约定俗成的框框、模式、规格要持怀疑态度,不受舆论的左右和大众的限制。要大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独辟蹊径,对旧问题提出新见解,对旧框框、旧模式和旧规格进行改造或重构。

(二)打破常规的思维

由于惰性的作用和影响,人们习惯按照熟悉的、稳妥的方式办事,这样很容易形成习惯性思维,校长也不例外。在平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传统的思路或已有的方法,要培养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方式等,尝试前人没有用过的方法。

(三)培养敏锐的洞察力

对于任何一种现象,都要仔细地观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对于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不放过。校长要善于察觉别人未能注意到的情况和细节,要从现象挖掘它的本质,找到现象产生的原因。对于事物的变化,要保持敏锐的反应。

(四)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

信息是决策的原材料,作为领导者,应尽可能多地为自己开辟信息渠道,为创新提供原动力。如就自己某一感兴趣的领域或课题,专门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中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专门的信息情报中心,让教师定期汇报;在开会、接待客人期间,留心各方面的情况;平时,自己可以有计划地订阅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等方面的资料。

校长要注意多听当前本行业最前沿的新理念。当今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作为校长,要注意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各种教育专家和上级领导的学术报告,来了解当前国内外在教育理念上的新理念、新变化,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引动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活力。

(五)善于总结教师的智慧

校长在创新的同时还要鼓励广大教师、学生创新。认真吸收大家的意见,从教师和学生的建议中激发灵感。对创新者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和支持,并对失败者表现出宽容。

校长要注意多听当前上下左右对各种问题最具代表性的新意见。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热点、难点问题,全社会有全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对这些问题,上级领导和基层群众有的看法接近,有的看法可能不同。校长要采取兼听则明和换位思考的办法去对待这些问题,并注意在这种换位思考中,不断找到自己思维活力的“触发点”。

(六)善于想像和吸取别人的先进思想

对事物发展的趋势,要大胆地做出设想,对事物发展结果的可能性做出多种猜测,在多种结果中找出最有可能的那一种。有时,不妨对照一下生活中已有的现象或事物,对类似的事物或现象发展做出大胆的猜测和想像。有时,为了打开思路,不妨进行幻想,从中找出一点灵感。

校长应注意多听当前外行业最成功的新经验。别人的成功经验往往是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产物,有其局限性和有效期。虽不能照搬照抄,但可通过“思维磨合”进行借鉴,通过“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己所用。所以,校长在听取别人行业的经验介绍时,不能认为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要善于借助别人的经验去进行类推和“迁移”,以“搅动”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活力。

校长作为领导者,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不仅自己勇于创新,还要激发教师队伍集体的创造力,从而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不断地给学校注入新的血液,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第六节 )如何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所谓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人类知识体系进行了一定选择以后,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的一个有序结构。

一、建立管理的知识结构

校长必须具备教育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心理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理论等一些最基本的理论。这些理论构成校长知识结构的必备部分,或者说是基本框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熟悉相关法律知识

对于国家的各种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尤其是涉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方面的,要了如指掌。在学校发展中,要依照政策、法律办事,并能运用法律来维护学校的合法利益。

校长们多懂些法律知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知法、懂法对于教书育人的老师们和学校的校长们来说是必须具备的素质。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学生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法律,对法律产生敬畏,进而做到遵纪守法。

(二)从自己的工作要求出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校长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建立符合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识体系,校长无论是在才能的形成、见识的提高、还是品德的修养,都离不开知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的道理。

校长需要广博的知识,这是校长自身工作性质的需要,当然,我们所说的广博的知识,并不是要求校长对知识不分主次,不分门类,杂乱无章地充塞进自己的大脑里,而是要求按照工作性质要求,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科学的组合,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也是校长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校长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时,从自己的薄弱地方入手。学理科的,要补充文科方面的知识,学自然科学的,要补充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另外,要根据自身的客观学习条件,制定出计划,循序渐进地学习。

(四)处理好精与博、专与宽的关系

对于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校长必须做到精而专,否则无法担负起领导责任;但校长又必须具备比较宽的知识面,对与领导工作相关的其他的基础知识,也必须有个大致的了解。领导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所以需要领导者具备综合性的知识,如果过于专业,必然会使自己的视野缩小。校长在某种程度上说必须是一个杂家,但必须是“专家”基础上的“杂家”。记住一个原则:拓宽知识面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领导工作。

(五)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

现代的社会是信息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事物不断出现,校长需要不断地吸纳新知识,并对旧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使自己领导的学校永远都有新的活力。

围绕着自己的工作性质,根据客观情况,校长要把精深和博大辩证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理想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领导工作。

要建立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的知识结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确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新知识之前,校长应该掌握一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原则。这些原则不是一般意义上对学习者的要求,而是必须遵循的准则,离开这些原则的支撑和指导,要建立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知识结构都是不可能的。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所遵循的原则有: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体现的是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必然性。在建立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时,必须从总体上来考虑知识的功能和效应,片面零散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知识不可能提高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内在结构和体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这些原理都是符合学习知识的过程;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地追求博大精深只能是一种幻想。

用整体性原则指导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整体目标,先从宏观上把握对自己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然后再从知识的内部融会贯通,完整掌握,而不能满足于浅尝辄止和一知半解。一种职业、一个岗位总是对从事它的人提出特定的知识要求,这些知识的本身总是一个个有机的整体,有其自身的规律和价值,越能从整体上把握,它的价值就越大。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体现的是知识的相互依赖、相互牵连的内在本质特点。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孤立和分散的,一个学科、一门知识总是和他相邻的学科和知识有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联系,从而构成了知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态势。比如语言学和文学之间,物理学和数学之间,气象学和生物学之间等等。建立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按照知识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特征去组合、去建设,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标、工作性质的相关要求学习掌握知识,而不是按照个人的喜好片面单纯地追求某一方面的知识。

(3)迁移渗透性原则。

迁移渗透性原则体现的是知识的相互交叉、相互派生的特征。知识不是孤立分散的,相近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互相促进,而且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相互转化和派生。尤其是随着新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观念的出现,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迁移日益增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大量涌现,马克思预言的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洪流已经成为现实,比如数学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多个学科领域。我们在掌握现有的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善于将已有知识相互深透,将知识学活,用知识创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变为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体系。

(4)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体现的是知识的发展规律,不能期望建立一个一劳永逸的知识结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对知识动态性原则最通俗的注释。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更加频繁,一个人昨天建立的知识结构,如果今天不充实更新,它的价值就会降低。只有用动态性原则要求自己,不断在旧有的知识结构中叠加新的内容,才能把握更多稍纵即逝的机会。

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四个原则,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揭示了一个合理知识结构的必不可少的四个方面。因此,只有将四个原则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二、如何达到校长专业化的要求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校长的办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校长角色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校长专业化之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实践的呼唤,也是校长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怎样才能达到校长专业化的要求?校长专业化的实质就是校长素质的专业化,即具备了策划、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具有强烈的现代教育意识和超前意识

专业化校长具备的现代教育意识应包括: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具有强烈的服务观念,并且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理性支撑。尤其强调的是,对于一名校长来说,注重自身职业的服务性非常重要,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教职工服务,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二)具有统摄性思维和学校管理的艺术

统摄性思维是指思维深刻敏捷,能见微知著,不满足于表面现象;善于独创,不随波逐流;勇于探索,不墨守成规;强调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独立性。这就要求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校长能跳出传统思维方式的“框框”,变封闭式思维为开放式思维,变单向式思维为多维式思维,变守成式思维为创造性思维。

校长管理艺术是校长管理知识、才能、经验、技能技巧综合的反映,是校长管理学校的最高境界,是专业化校长的必然要求。校长管理学校的艺术主要表现在:(1)发现学校教育、管理中问题的敏锐性和判断力;(2)处理问题的机智;(3)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和管理时机;(4)具有吸引人、影响人的形象和魅力。

(三)具备以学校管理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能力校长专业化要求校长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像力、判断力、意志力等,而且还要具有学校管理的专业能力、科学的计划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控制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等。只有这样,校长才能高瞻远瞩、处变不惊,才能去伪存真、集思广益,才能把握机遇、赢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