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演讲力
17684300000042

第42章 运用态势语言为成功演讲添色彩(4)

服装色彩能影响甚至改变人的肤色在他人感官中的印象,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人的肤色会因服装色彩的不同,给观赏者的感觉带来微妙的变化。因此,学校校长要善于根据自己的肤色,选配适当的服装色调,以达到让服装色调与肤色相映生辉的效果。例如,皮肤黄里偏黑的人,忌用黑色、黑紫色、深褐色等色彩面料做上衣,而以选用白色、黄色等亮色为好。肤色苍白的人忌穿黑色与纯白上衣,肤色偏黄的人忌穿蓝色或紫色上衣。当然,肤色与衣服色彩的搭配并无什么教条。公关人员在实际生活中应通过反复的观察比较,找准适合自己的、能完整表现自己肤色健康美的衣饰主色调。

(二)学校校长服装的款式造型

服装的视觉效应,除了色彩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款式造型。服装既是色彩艺术,又是造型艺术。和任何造型艺术一样,服装款式造型的原始结构也是由点、线、面立体综合演化而成的。色彩各异的点,能引起人视觉感受的奇异效果。用于服装点缀、装饰、搭配的各种点(包括明点、暗点、混浊点),往往能起到突出重点和“画龙点睛”的效果。服装制作和实际穿着中因活动而产生的运动点、游动点则可以打破沉闷与呆板,衬托出穿着者的生机与活力。点的连接就是线,点的运动轨迹不同,又可形成横线、纵线、斜线、曲线以及各种图形。线条既能起到勾画作用,又有装饰效果。不同的线由于自身的特点以及人的视觉误差,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横线让人觉得平衡、稳定;纵线让人感到力量、坚定;斜线显得失衡、不定;曲线飘逸、流动。根据线的这样一些视觉效应,我们可以发现身体肥胖的人,一般不要选用横条纹、大方格图案的服装;身材瘦高的人不要选用竖条的服装,而应当选用横条纹服装,以便显得丰满一些。

线的拼组拓宽就是面。面可以有平面、斜面及其交叉组合等各种变化。各种不同的面也能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比方说:矩形显示平稳、庄重感,西装、中山装之所以作为礼服,就是因为它们在整体上呈矩形,显得庄重、严肃、气派、大方。金字塔式的正三角形给人以稳定的静感,例如少女的天鹅裙就显得纯洁、稳重,显现出少女的矜持。陀螺式的倒三角形则给人以失衡的动态,例如,上穿隆肩衫,下配紧身裤就可表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喇叭形让人觉得自然、潇洒,例如大摆裙。葫芦形两侧曲线柔媚、飘逸,让人感到娴雅韵致,给人以飘逸如仙的感觉。例如,中国的女性传统礼服旗袍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就服饰的款式造型而言,东西方各民族的服装也是各有优点和特色。西装,起源于欧洲,在清朝末年传人中国。西装有许多公认的优点,它造型严谨,线条舒展,做工考究,美观大方,潇洒自如,雅俗共赏。既可以作为外交的礼服,又可以作为一般的常服,既可以作为办公的制服,也可以作为日常生活的便服,因而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欢迎成为世界最流行的服装。

西装有礼服和便服之分。男礼服包括晨礼服、燕尾服和小礼服等。女礼服分常礼服和晚礼服两大类。便服,又称常服,是相对礼服而言的。

西装的流行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开放程度的反映。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穿西服的人越来越多,对西装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说明中国人在服饰文化方面是善于“洋为中用”的。

至于中装,目前,我国还没有严格的礼服、便服之分,汉族也没有严格的民族服装。但可以根据正式或非正式场合选择相应的服装。

有特色的中装主要是中山装、旗袍和裙服。

在正式的外交和隆重的社交场合,男子宜穿深色中山装或西装,女子宜穿旗袍、西装或单色连衣裙。若出席音乐会、歌剧舞剧晚会,女子宜穿典雅的长裙。

在非正式的参观、游览、聚会等活动里,男女均可穿各色各样的便服。出席欢乐的联欢会、舞会,男女均可穿漂亮一些。但中国人不论在国内或国外,在服饰方面,最好能体现中国的风采和气派。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中国服装工业加快走向世界市场竞争,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必然在推陈出新和洋为中用的基础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国各级学校校长的服饰也必将无愧于礼仪之邦的称号。

另外,东方其他国家的质地好、做工考究的国服,也可用作礼服。如日本的和服,缅甸的笼基、特敏,印度的古尔达、纱丽,朝鲜的白色套裙等等,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人们常把它们作为礼服穿戴参加各种外交、社交活动。

二、校长演讲时搭配服饰的要求

学校校长的服饰美一般要求并不高,只要大体上做到“得体”两字就行了。所谓“得体”,就是符合服饰的基本礼仪习俗和学校校长特殊职业的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身

第一,领导工作中,衣着要适合自己的身材,要整洁、自然、大方,穿在身上自我感觉舒服。如果穿在身上感到别扭,感到难受,那就会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混乱,不但自己难受,而且使对方也感到难受,即使服装再华丽,也不足取。

第二,服装应当适合自己的年龄。少年衣着一般应体现天真活泼,青年男女可绚丽多姿,中年妇女则可表现风韵和性格,中年男子可表现阳刚和成熟,人到老年,由于观念的差异,或表现老成持重,或表现老当益壮,或表现慈祥随和等,总之还是以宽松舒适为好。

第三,服装应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身份。例如,执行公务的女性政府官员,着装就不好过于花哨。如果自己的服饰与自己的身份和职业很不协调,就可能显得滑稽可笑。

(二)合意

学校校长的服饰应当使自己满意,又使他人满意。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在服饰选择上,可以有自己的偏爱,首先要合自己心意。各个人的性格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对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做工有不同的选择,这是很自然的。学校校长所要注意的是要扬长避短,尽可能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美。

同时,学校校长服饰不同于休闲着装,它很大程度上是给别人看的,应当使工作对象赏心悦目,得到美感。因此,进行学校校长活动时,穿衣戴帽又不能不考虑工作对象的欣赏习惯。

(三)合时

所谓合时是说服饰应有时代特色,既不要过于古板,又不要过于超前。过于古板,食古不化,给人以陈旧迂腐的感觉;过于超前,则有模特化之嫌。例如,解放初,在国内穿列宁服、中山装与外国人交往,那是很合时的,而如果穿西服,就显得很不协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西装已经很普及,穿中山装的反而少了,而女性穿列宁服的一个也没有了。

(四)合礼

社交服饰体现一种礼貌。你到别人家里做客,衣冠整洁,和颜悦色,这是对主人的尊重;如果衣冠不整,不修边幅,则是对主人的不恭。因此,进行领导活动,应选择符合工作环境和礼节的服饰。

(五)合俗

学校校长的服饰要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符合。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穿便服,在比较随便的场合穿礼服,在普通平民百姓中穿华丽的服装,在隆重的舞会上穿工作服,都是与领导之道背道而驰的,不利于正常的工作开展。

(六)合规

许多行业(如军队、公安、司法、税务、铁道、民航等)都有自己的行业服装,在执行公务时,各行业领导应按照规定着装。

校长一般在参加正式场合的活动时都要穿西装,西装是目前世界各地最常见、最标准、男女皆用的礼服。西装与衬衫、领带、皮鞋、袜子、裤带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彼此之间的统一协调能使穿着者显得稳重高雅,自然潇洒。

(七)着西装的要求

下面按穿着时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顺序谈谈西装的穿着礼仪。

1.衬衫。能与西装相配的衬衫很多,最常见的是白色或其他浅色。领子应是座硬领,衣领的宽度应根据自己的颈部长短来选择。比如说,颈部较短的人不宜选用宽领衬衣;相反,颈部较长的人也不宜选用窄领衬衫。领口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以扣上领口扣子以后,自己的食指能上下自由插进为宜。袖子的长度以长出西装袖2厘米左右为标准。

衬衫在穿着时,长袖或短袖硬领衬衫应扎进西裤里面,短袖无座软领衬衫可不扎。如果在平时,长袖衬衫不与西装上装合穿时,衬衣领口的扣子可以不扣,袖口可以挽起。如果与西服上衣合穿,或者虽不合穿,但要配扎领带时,则必须将衬衫的全部扣子都系好,不能挽起袖,袖口也应扣好。

2.领带。领带是西装的灵魂,在西装的穿着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件得体的西装,配上一条精致的领带,会使你风度翩翩、神采奕奕。

领带要求与服装在花色和打结方法上格调和谐,浑然一体,给人以整体美。领带的颜色一般不宜与服装的颜色完全一样,以免给人呆板的感觉。在色彩的搭配上,浅色服装配上深色艳丽的领带,给人以热烈奔放之感;深色服装配上深色或深素色领带则有庄重感;浅色或深色服装配上淡色或素色领带则使人感到文雅大方。

领带的色调还要与肤色相协调。肤色深的,可选择浅色,给人以明朗的感觉;肤色白的,可选择深色或艳丽的领带。

领带的颜色还应适合自己的年龄。年轻人应多佩带色彩艳丽、花纹活泼的领带;年龄大的人,则宜选用颜色较素、庄重大方的领带。系领带还得注意场合。正式、庄严、隆重的场合以深色为宜;在非正式场合,以浅色、艳丽为好。有些民族系领带也有禁忌,如阿拉伯人不系绿色领带,荷兰人不系橙色领带。

3.裤带、西裤与鞋袜。因西裤带的前方显露于外,因此,必须以雅观、大方为原则进行选择。一般来说,西裤带的颜色以深色,特别是黑色为最好;带头既要美观,又要大方,不要太花哨。裤带扎好后,不应在裤带上扣挂钥匙等物品,以免让人觉得俗气。

西裤的选择除要求面料质地较好与颜色协调外,还要根据自己体型确定大小。长短也需要注意,将裤扣扣好,两腿站直,若裤脚下沿正好接于脚面,则最标准。太长,会影响西裤的笔直、挺括;太短,则可能在入座时露出腿部和腿毛,有失雅观。西裤的两侧口袋不宜放置物品,特别是容易造成隆起的物品。

袜子应选长一些的,以坐下跷脚时不露出小腿为宜。袜子的颜色最好是深色的,或者是西装和皮鞋之间的过渡色。在正式场合穿西装一定要穿皮鞋,不能穿布鞋、凉鞋、球鞋或旅游鞋。皮鞋以黑色最佳,偶尔也可穿深咖啡色皮鞋,皮鞋面一定要整洁光亮。

4.西装上衣。选择西装以宽松适度、平整、挺括为标准。当穿好西装后两臂自然下垂时.两肩以及前后襟应无褶皱;两袖的褶皱不显;衣领要乎整,无翻翘之处。

穿着西装时一定要系好领带,保持西装整洁、挺括,皱了的西装不能穿出去当礼服。同时,要注意外衣、衬衫和领带颜色的协调。

西装纽扣的功能主要在于装饰。在非正式场合,无论是单排扣,还是双排扣,都可以不扣,以显示自然潇洒;在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则应将单粒扣扣上,或将双粒扣上面一粒扣上;个别西装有三粒扣的,应将三粒中的中间一粒扣上。

西装上衣的几个前襟外侧口袋,全部是作装饰用的。除左上方的口袋可以根据需要放置折叠考究的西装手帕外,别的口袋不应放任何东西,以保证西装的“笔挺”。钱夹、名片卡、手纸、钥匙等物品应放人西装前襟两边内侧的口袋里。

(第五节 )如何提升校长的态势语

人类生来就具有动作性。当人采取行为的时候,伴随而来的就是动作与表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动作与表情是行为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们以独特的信息形式直接显示着行为的意义。人们将这些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行为的意义,即能够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人体动作,诸如表情、手势、姿态、服饰等,叫做体态语言,也叫人体语言或态势语。

一、态势语的作用

体态语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器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公式:

一条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人体动作

这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印象。因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曾十分肯定地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体态语独特的有形性、可视性和直接性,对于领导者的言语表达来说,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价值。

1.辅助有声语言更好地表情达意。毫无疑问,说话是一种有声语言活动,它诉诸于听者的听觉器官,通过有声语言形式传递信息。但是,有声语言在表情达意上并不是没有局限的。它常常把所要表达的意思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隐藏起来,造成所谓“言不经意”、“言不由衷”。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这大概是经过理性加工的语言往往不能直率地表露一个人的深层心理和真实意向的缘故。从听者的角度来看,有声语言的这种无形性、隐藏性和间接性,往往叫它们难以“尽解人意”。因此,“仅依赖文字语言我们永远也不会明白一个人说话的完整含义”(伯德惠斯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