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演讲力
17684300000006

第6章 充分的准备是成功演讲的基础(5)

以上我们讨论了真正说服听众的几种技巧。事实上,只有当你真正相信你自己的观点时,你才能谈得上真正去说服你的听众。而且,除非你真正感到你的演讲对听众有用,否则你不可能真正使你的观点吸引听众;除非你能真正充分意识到任何问题都有两个对立面,任何通情达理的人都会选择其中的一面,否则你不可能真正说服你的听众;除非你真正心胸开阔,无偏见,否则你不可能真正说服你的听众;除非,你的情感是真正诚挚的,你的演讲引发了听众的共鸣,否则,你就不可能真正说服你的听众。

(第八节 )如何和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

沟通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理念。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够让交流的双方充分理解,达成共识。在管理学中,管理沟通是对沟通概念的延伸,它不仅涵盖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还包含群体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在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重要工具,应用好这个工具能使校长在演讲的过程中更加通畅、信息交流更加充分,从而高效的实现演讲的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使演讲与听众的沟通更顺畅、理解更准确呢?

一、准确而流畅的言词表达

首先要把话说清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完整而准确,并且具有连贯性。这个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很多人都做不到,或者难以做好,准确流畅的言词表达,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1.有备而言,选择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大多数情况下,讲话之前都有时间做准备。讲话开始之前,我们应该对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预先梳理一番,对于讲话过程中对方可能的回应有所预期并设想好应对方案。所谓有备无患,就是说事先对讲话内容有所准备,对讲话可能引起的反应有所预测,则不会出现临场心慌、不知所措、语无伦次的尴尬;也不会失去讲话时控制场面的主动权,使对方的思维能被自己引导,从而达到让对方理解自己意图的目的。在讲话之前对要讲的内容打好腹稿,预先做一些遣词造句的工作,也可以让自己对要讲的内容应选择什么样的词句事先有所了解。许多演讲大师在讲演之前,都会对语句的组织做一番精心准备,以便使自己的讲话更准确、更生动。

语言,特别是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词汇特别丰富,语言与情境的关系也非常紧密。如果不事先对自己要讲的内容在文字上做一些准备工作,那么在话语交锋的过程中,就很难保证自己选择的词句是恰当的、是适合当时情境的。语句选择的不当,轻则可能造成理解的误差和障碍,严重的甚至会伤害到一些人的感情,使讲话无法继续。

2.尽量克服自己在讲话时的偏好。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讲话偏好,有的人含蓄委婉,有的人啰啰嗦嗦;有的人直截了当,有的人遮遮掩掩。在沟通时,这些偏好或习惯很可能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在一些学校中某些校长的口头禅“原则上……”“我基本上同意……”“还需要研究研究……”等之所以被人厌恶,就在于它们根本无法传达准确信息,不能实现讲话时听者想要达到的目的。

3.讲话时思维要连贯,不要经常转换话题。要实现有效的沟通,在对话时还必须讲求目的性,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如果没有客观的需要,最好不要经常转换话题。讲话的主题不明确,讲话者将很难保持思维的连贯性和表达的准确性,而听的人则更不知要接受什么信息,要如何理解并记住讲话内容,这样的沟通将是完全无效的。比如一位妈妈上班前嘱咐孩子:“米饭在锅里,菜在盘子里,吃的时候一定要热一热。天气不好,如果下雨,别忘了关窗户。自己在家好好玩,别淘气,看好家门。热饭菜要放点水,别烧糊了。关窗户要小心,别夹着手指。记住,不要出去乱跑。还有饭菜一定要热着吃噢。”本来很简单的三件事:饭菜要热了吃,下雨要关窗,要呆在家里玩,被她这样反反复复地啰啰嗦嗦说了一通,孩子反倒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了。

人的大脑思维是有一定连贯性的,一件事情重点强调,就会记得深;如果不停地转换主题,大脑因不停地更新内容,就来不及记忆了。

二、随时观察听众的反馈信息

沟通是双方面的,演讲者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时,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还要随时注意听众的信息反馈,并从中判断听众对自己传达的信息是否感兴趣,是否能理解和接受,如果听众没兴趣或理解上有障碍,要及时修正自己的讲话内容,以便沟通能进行下去并获得较好的效果。

1.观察听众的表情和动作。倾听者,会通过自己的表情与动作传递一些信息,以表明自己对谈话内容的态度。如果对方在听您的讲话时,目光注视着您,随着讲话的节奏思考,那不仅表示他喜欢讲话的内容,而且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如果听众眼神中充满了迷惑,对讲话的节奏适应不过来而显得慌张,那么听众可能对讲话内容关注,但却不能完全理解;如果听众经常做些别的事情,如心不在焉、在台下切切私语、打电话或看杂志等,则很可能是听众对这次讲话不感兴趣。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都可能蕴含着这方面的信息,讲话者如果不注意观察,只是一味讲自己的话,则很可能造成讲话者与听话者各取所需、互不相干的尴尬境遇,使得讲话沟通成了个人的自我表现。

2.聆听听众的回答。沟通的双向性决定了对话双方不能只表达不接受,只讲不听。在讲完自己的话之后,或者在要表达的内容完成后,应该让听众发言,一方面是让听众表达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可以知道听众对自己讲话的理解程度和态度。

聆听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聆听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艺术。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必须是一个虚心的聆听者。只有在聆听了听众的讲话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听众的性格、素养和态度,才能更好地把握对方的心理,对下一步要说什么有更好的判断.从而能在讲话时更有针对性,使对方也愿意聆听自己的讲话。

三、不断地修正自己讲话的内容与方式

在接受到听众的信息反馈之后,就需要对自己讲话的内容进行修正,使之更容易被对方理解和接受,更符合对方的胃口。

沟通过程中的对话,目的就是为了说服对方,因为对方不可能总是很熟悉的朋友,所以我们在讲话之前的任何准备,都可能是片面的,不一定完全适合对方的需要。对话过程中,在不断地接受对方的表情动作和话语中传达的反馈信息后,在此基础上修正讲话的内容与方式,可以使双方的立场更接近,使沟通更顺畅。

当然,修正讲话内容的过程中,对讲话者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是从对方的言行举止中观察对方的喜恶态度,然后迅速地对自己的讲话内容做出调整,还要保持讲话内容的前后连贯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能投对方所好,说出对方想听的话,又要能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完整,掌握谈话的主动权。

如,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在记者招待会上被外国记者问到外资近几年是否可以进入中国内地开办银行的问题,当时中央并没有这方面的规划,而如果直接说“不知道”或“无可奉告”,那么下面几百个翘首以盼的记者们肯定会大失所望。朱镕基总理回答:“你们愿意来中国开办银行,我们表示欢迎,但是,不要来得太快;来得太快了,你们赚不到钱,可不要埋怨我哟。”记者们问这个问题,表明外资银行对这一问题极其关心,而当时记者们的态度明显表示他们想得到肯定的答案。朱镕基的回答,正是将本来否定的答案变成了肯定,满足了记者们的希望,又准确地传达了实际信息且不伤感情,体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

四、情理结合打动对方

在沟通中,仅仅从道理上说服对方是不够的,必须将感情与道理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沟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