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演讲力
17684300000007

第7章 充分的准备是成功演讲的基础(6)

人都是有感情、有情绪的,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会因为感情的原因而抵触一些从道理上来讲很正确的东西。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还一味地和对方讲道理,不但不能说服对方,反而可能激怒对方,使沟通障碍更大。而如果换一种方式,先从感情上打动对方,再结合一定的道理说服对方,则沟通会顺利得多。《左传》中有一篇《触龙说赵太后》,说的是赵太后想封小儿子一块很大的地方,而这有可能危及赵王的统治。群臣多次进谏不但没能劝阻太后,反而惹得太后发怒,说再有谏者杀无赦。触龙去见太后,开始时拉一些家常话,说自己也很爱小儿子,小儿子的什么要求都想满足,以一个慈父的感情让太后感动。当太后怒气平息并且乐意继续谈下去之后,才把话题转到正题上,说封幼子将危及赵国的统一和强盛,进而危及幼子本身的安危,不是一个母亲爱子之道。一番恳谈之后,赵太后终于放弃了封幼子的打算。如果触龙也和其他大臣一样直谏,晓之以理而非动之以情,那结果不但说服不了太后,反而可能引来杀身之祸。一篇《触龙说赵太后》,足以说明感情因素在对话中的重要性。

讲话是沟通的桥梁,这个桥梁的稳固需要的就是这四个“墩”:准确的表达、细心的观察、及时的修正和丰富的感情。在讲话中时刻牢记这些技巧与方法,将使您在沟通中跨越重重障碍,顺利实现自己的目的,真正做到沟通顺畅并获碍最佳效果。

(第九节 )撩动人心的演讲

欲说还休,往往更能刺激人的听讲欲望,所以撩动人心的演讲通常不是一气呵成的那种,而是适当的停顿、静默,然后多转折、多变化地引人入胜的那种。所以,“活”的演讲,不晓得适度的沉默,就无法真正了解说话的艺术。

有些演说家,他们能在讲演中加入表演术,能够毫无畏惧地表达自己,并使用独特的、个人的、富于幻想的方式来说出要对听众说的话。而表演本身,就融入了表演者的个性、才华和机智。一个好的演员,不会是一个喋喋不休的说话者,她的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甚至一个特写、一个静默的背影都比语言本身更打动人心。但是一个演说者更重要的当然是说话,借鉴和学习表演艺术是为了使自己的演讲更生动、形象。

吉朋斯主教在他去世前不久说过:“我已活了八十六岁。我曾亲眼看到人们登上成功之峰,共有几百人之多,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一个人除非拥有勇气,否则绝不会成就大事业。”

既然信心和勇气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如此重要,那又为何不用在演讲上呢?我们曾探讨了不少有关说话和演讲技巧方面的知识,但最终又回到说话人本身的素质这个问题上来,这是我们一开始就强调并一说再说的最重要一点。因为要有一个撩动人心的演讲不光需要说话人的技巧,有时更重要的是要付出你的心灵。

一次,在西北最有名的一所大学里,有六位毕业生,全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并受过专业培训来举行演讲比赛的,他们全部急于表现自己、打垮对方,获得唯一的一枚竞赛奖章。可是有一个例外,他们少有或根本没有说服听众的欲望,他们选择的题目,只在于能口若悬河地发挥他们的演说天才。因此他们对自己所做的议论,毫无深刻的个人兴趣,他们的演讲只是一个单纯的表演艺术而已。

唯有一个农村来的学生,他选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对城市文明的贡献”。他所吐出的每个字都充满了强烈的感情,他举出活生生的例子,展示出农村的人们对城市建设付出的辛苦,出于信念和激情,他把自己说成是人民的代表、是他家乡人的代表,勤劳、朴实、充满智慧且积极进取。他带给我们一种讯息,同时也带来一份请求,他家乡的人民非常希望并渴求我们对此有所了解。

虽然在对听众的讲话方面,他的行为举动并不比另外的参赛者表现更佳,但最终他获得了奖牌。因为他的讲演燃烧着真诚之人,闪烁着真实的光芒,而其余的人仿佛只是说话的机器而已。

那位农村来的学生理智很清楚,展露出对自己所讲的有很多深挚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最能感动人心的。

一、适当的停顿及静默的时间

林肯经常在谈话途中停顿。当他说到一项要点,而且希望他的听众在脑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时,他会倾身向前,直接望着对方的眼睛,足足有一分钟之久,但却一句话也不说。这种突然而来的沉默,和突然而来的嘈杂声有相同的效果——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样做,可以使每个人提高注意力,警觉起来,注意倾听对方下一句将说些什么。

例如,在众所周知的他和名法官道格拉斯著名的辩论接近尾声之际,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他会失败,他因此感到很沮丧,他那痛苦的老病不时地折磨着他,使他的演说增添了不少感人的气氛。在他最后一次辩说词中,他突然停顿下来,默默站了一分钟,望着他面前那些半是朋友,半是旁观者的群众的面孔,他那深陷下去的忧郁的眼睛跟平常一样,似乎满含着未曾流下来的眼泪。他把自己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它们已经太疲劳了,已无力应付眼前这场无助的战斗。然后,他以他那独特的单调声音说道:“朋友们,不管是道格拉斯法官或我自己被选入美国参议院,都是无关紧要的,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我们今天向你提出的这个重大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远胜过任何个人的利益和任何人的政治前途。朋友们……”说到这,他又停了下来,听众们屏息等待,唯恐漏掉了一个字,“即使在道格拉斯法官和我自己的那很可怜、脆弱、无用的舌头已经安息在坟墓中时,这个问题仍将继续存在、呼吸及燃烧。”替他写传记的一位作者指出:“这些简单的话,以及他当时的演说态度,深深打动了每个人的内心。”

说话时的“停顿”,是一种需要掌握好的技巧。有意识的停顿不仅使讲话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前后互相照应。只有条理清楚的讲话,才具有说服力并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使别人佩服你讲话的老练和悯熟。如果不懂得适时的停顿,滔滔不绝地一直讲下去,就会使人有急促感,显不出说话者的感情和力度。

什么时候要停顿呢?

当我们转换语言、承上启下,或提出重点、总结中心思想、概括主要内容时就需要适时的停顿,而静默的时间一般不超出十秒。特别需要停顿的地方,也以不超出一分钟为宜。

此外,如果你想表达出蕴藏在内心的激情,讲话就应该有抑扬顿挫,所以停顿不只是声音的静止,而是一种无声的心灵之语,它往往配合动作手势。如:低头沉思、双手握拳作激动状,说到关键处,双目凝视、深深叹息、;皱紧双眉作痛苦状,抬头仰望天空等等。

注意做以上动作手势时,一定要自然、逼真,切莫让别人以为你故作惊人之状,故此反而失去了“停顿”所特有的效果。

二、沉默是金

大诗人吉卜龄曾说过:“你的沉默,道出了你的心声。”在说话中聪明地运用沉默,可使沉默发挥最大的功用。一个沉默的男人,往往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显得高深莫测,学问丰富,所以这样的男人往往比那些夸夸其谈的男人更受人敬重。

有人说:“当语言不能有所帮助时,应该以真挚的态度说服对方。”这就是指沉默的心灵赋有的感情,凭着这瞬间的沉默来沟通心意,胜过千言万语。

有位迟归的旅人,走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泥泞小路上,急切地想赶回温暖舒适的家里去,却不幸遇上了暴风雨。浓重的夜色漆黑如墨,倾盆大雨倾泻而下,犹如堤坝决堤的洪水泛滥,雷声怒吼好似爆炸的炸弹。闪电已击倒了路边的好几棵树,最后,在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之后,这位一生中从未见过如此可怕景象的旅客立刻跪倒在地上,仰望着上苍,喘着气说道:“佛主啊,如果你同平时一样仁慈的话,就请你多给我些闪光,少给我一点雷声吧!”在许多特定的情况下,沉默比语言更有分量,就如同上面那位迟归的旅人渴求佛主给他闪光一样,用无声的语言安慰他,而不要用雷声扰乱他。

因此真实的语言并不在多,“沉默是金,假如言语没有沉默,则失去了它的深度。”由此可见,讲话以前的静默代表有深度,讲话以后的静默表示有分量,因此不晓得沉默的艺术,也就无法真正了解说话的技巧了。

一个人在演讲时,如果像打开水龙头般,任凭它流个不停,则听众的注意力就无法集中。但是像细雨般淅淅沥沥无精打采的说法,也会使听众精神松懈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因此适当的速度是让静默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35%~40%较为理想。

(1)构思时的静默

“……,事情是这样的(到底是怎样呢?)当时……”

(2)等待被了解时

“明白了吗?(当然一定是……)那是……”

(3)未明示立场前

“不可能有吧?(绝对不可能!)实在太不像话了。”

(4)反省检讨时

“真是这样吗?(我可能弄错了,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5)留有余韵时。

“渐渐地太阳消失了它的光芒……”。

总之,从以上例子可看出,“沉默”自有它潜在的威力,“活”的演讲,通过“沉默”来调整语气,时间及速度是非常必要和灵活机智的做法。沉默是一种不用说话的艺术,如果你觉得言语不能代表你的心,那么就请沉默,这或许比你说下去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