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导读工作
17734500000005

第5章 读者工作与图书馆导读(4)

展览式导读活动要注意展览的艺术布置。为此,首先,要精心选择展出的文献资料,它们应该是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优秀书刊,并要适合读者的特点与需要。其次,对展出的书刊要精心编排,构成系统性的排列体系,要有一定的指示文字和说明、书写文字力求美观大方,形式新颖,色彩亮丽,既能一目了然,又能回味无穷。当然,利用电脑排版,彩色打印出来的效果会更好。

四、授课式导读

对读者进行阅读指导也可以采用课堂教育的形式,例如阅读讲座、阅读培训班、阅读指导课等。教育部2003年3月25日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第十五条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电子阅览课,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阅览系统。”

学校开设阅读指导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明确阅读目的,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引导阅读实践。阅读指导课又划分:图书馆知识课、文献检索方法课、阅读欣赏课等。以授课的形式分节讲授阅读理论和方法、名作选读与欣赏以及文献检索方法和图书馆知识等等内容,可以教学生写读书笔记,也可以让学生写书评,结合社会、人生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与鉴别能力。通过上阅读指导课,学生可以有固定的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读物进行阅读;以制度形式将学生课外阅读固定下来,可以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视;还可以使书刊资料通过“上课”这条渠道与学生沟通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阅读指导课不应当成为语文课的重复。阅读指导课要围绕阅读指导的主要内容开展,应当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并且编入教学课程表。担负阅读指导课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还应当具备阅读指导的科学知识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指导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的修养,懂得阅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基本知识,全面掌握图书馆学、分类学、目录学和文献检索知识。

指导教师在上阅读指导课时,应编写教案,制作教学挂图,并在讲授中使授课内容不断充实、丰富,开发适合本校读者使用的校本教材。授课应活泼、生动,还可采用组织讨论、观摩录像、网络互动等手段。根据阅读指导课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注意灵活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组织教学。

五、结社式导读

即在图书馆的帮助下,在图书馆老师的启发或指导下,读者自己组织各种读书团体,例如“交流信息学会”、“文学社”、“读书会”、“书评社”等。这些组织和团体自己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读书活动,便于交流图书信息,交流读书技巧,学习和宣传图书馆知识。

六、集合式导读

学校图书馆特别是学校图书馆利用集体活动形式进行阅读指导,非常适合学生的需要,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评书活动、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心得交流会、阅读经验交流会、报告会、演讲会、阅读专题辩论会等。这些集合式的导读活动形式活泼,读者兴趣浓。

①报告会。这是一种比较集中的导读方式,它能在同一时间内向很多的读者进行宣传和辅导。如围绕某一专题的图书,邀请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或先进人物作指导性报告,使读者通过报告会了解某一主题图书的内容、创作背景、评价和阅读方法,从而加深对图书的理解程度。

组织好报告会的关键问题是邀请适当的主讲人。主讲人对所讲的问题要有较深刻的研究或有较丰富的经验,口齿清楚,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配合报告会如能同时举办有关主题的书刊展览,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②座谈会。有些文学书籍或科学著作在某一个时期常常会受到师生的普遍注意,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组织读书座谈会,邀请师生中的一些基本读者进行图书评介、阅读心得的交流。这类有关阅读指导的座谈会对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例如,针对社会上流行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热,可以组织“武侠、言情小说对中学生的影响”的专题座谈会,让读者在讨论中各摆道理,各抒己见,通过座谈会教会学生如何辨证分析武侠、言情小说的内容及主题思想的局限,然后欣赏武侠、言情小说的艺术美,通过热烈的讨论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层次,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举办这类座谈会或辩论会很有益处,一方面可以使读者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和心得,大家互相启发,加强了对图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图书馆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需求,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导读工作。

召开读书座谈会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最好事前拟定一个带有启发性的讨论提纲,并事前组织一些重点发言人。

③故事会。

这种形式由来已久,其主要内容是讲故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图书馆员讲故事给学生听,条件具备的图书馆可辅以放录像、磁带等辅助手段,以加强效果;另一种是学生自己讲故事,相互听讲、自我评判。如有的图书馆要求全校学生人人讲故事,个个争当学校故事员,收效显著,既推动了学生的读书活动,又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心理素质。

图书馆举办故事会之前,首先,要选择好图书。所选取的图书要故事性、戏剧性强,内容不太复杂,但要富有感情色彩。其次,故事员要事前做好准备,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了解书中的人物性格,掌握故事的脉络、情节。在讲述时,要用具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声调,恰如其分的表情和动作,把书中的人物、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激发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促使读者产生阅读图书的愿望。

④读书夏令营。

平时,大部分学生只在放学后的有限时间里到图书馆借阅书刊,没有时间接受系统的阅读指导。在暑期开展读书夏令营活动,或在寒假开展冬令营活动,可以将学生集中组织起来,向他们推荐优秀文学作品和科普书籍等,并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知识讲座、竞赛、测验以及到大自然中采风,到革命纪念地学习等活动,使学生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培养了阅读兴趣,开阔了视野。

此外,还有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举办主题班会、演剧,知识竞赛、朗诵会等等,都不失为阅读指导的好方法。还可以组织读者参加图书馆的实践活动,进行实习性的导读活动,例如开展班级图书管理员培训活动,在图书馆利用分类法、目录、工具书查找书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提高对图书馆的认识、提高利用文献和利用图书馆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也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开展导读活动。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在后面的第七章展开详细的讨论。

实际上,图书馆开展阅读指导活动的形式千变万化,不一而足,我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将各种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将阅读指导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力求收到良好的效果。

必须指出,在开展学生的读书活动中,要注意向学生家长宣传,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道德观念、理想追求、人生价值等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图书馆要取得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支持,大体上有下列途径:一是利用具体事例向家长宣传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让家长了解图书馆对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开展家庭读书活动,组织双亲与孩子们共同阅读书籍,共同提高思想、文化素质。经验证明,家长支持阅读活动,特别是家长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是促进孩子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另外,少先队每学期都要组织一些活动,其中就包括读书活动,如读书演讲会、读书汇报会、故事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书法比赛、读书经验交流会等,图书馆可密切配合这些活动加强读书指导,既推动了读书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同时又活跃了少先队活动。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附:中国台湾国民小学图书馆辅导团活动简介中国台湾国民小学读书夏令营活动设计快乐大餐: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图案卡片,就近找人相互签名认识,使成员熟悉亲近。

图书馆巡礼:让小朋友认识图书馆的位置、环境及服务,使他们了解图书馆是供大家利用的地方,并借助手势的活动让朋友了解利用图书馆时应有的态度。

书的剧场:以书博士为主角,以书的各部份结构名称编成一出拟人化的剧,让小朋友由实际演示了解一本书的结构,知道如何从书的各部分认识一本书。

找资料好处多:提供录像带“分类故事”的欣赏,并辅以趣味数来宝的方式使小朋友了解图书分类的功能及实际的运用。

好书大家读(低班):两份精心设计的读书报告,两分钟限制的心得分享,让小朋友发挥文字、口头及肢体表达的能力。

昨日、今日、明日:以一份精心设计的学习手册带领儿童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参观学习活动,以扩展知识领域。

做个“小侦探”:让小朋友了解各种参考工具书的性质和功用,能分工合作寻找答案,激发儿童研究精神。

好书大家读(高班):引领儿童进行阅读指导及读书报告,并带领小朋友模拟读书会讨论情境。

快乐的资迅人:使儿童了解非书资料的种类及功用,并指导小朋友利用本馆的线上公用目录系统查询资料。

小小出版家:将图书馆利用教育及读书会教材整合,实际指导儿童应用每次读书会之活页式资料,制作一本结构完整而简单的书。

中国台湾国民小学读书冬令营活动设计认识书宝宝:每人带一本书实际介绍图书结构以了解书的外在美,并借助分类故事及数来宝的活动将十大分类熟记。另以参考工具书应用为题,实际设计问题引领儿童利用图书资料寻找答案。

童玩童趣知多少:以童玩(木枪、七巧板)引导小朋友想一想、找一找中国的传统游戏,并会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找出有关童玩的资料。

小绅士小淑女:以“熊猫学礼貌”的故事为引子,指导小朋友于食、衣、住、行、育、乐之各项生活礼仪,并强调图书馆礼仪的重要,另以“爱护书”剧本的演练让儿童了解在图书馆中应有的态度与规矩。

小小研究家:设计以黑猩猩、长臂猿、鸭嘴兽、熊猫及浣熊等动物为主题,让儿童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料找出有关动物的画像、外表、生长环境、食物的种类及吃的习惯、有趣的故事及参考书目的介绍。

好书大家读:以写读书心得与口头报告,让小朋友能说、想做、敢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