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7855000000020

第20章 糖尿病与感染(1)

糖尿病与感染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两组疾病。糖尿病病人容易并发感染,而感染又可加重糖尿病。据国内统计,糖尿病并发感染的患病率在32.7%~90.5%之间,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肺结核、肺脓疡等的患病率最高,其次为尿路感染,再其次是皮肤感染。感染可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使血糖不易控制,甚至可引起酮症酸中毒。

§§§第一节糖尿病并发感染的原因

糖尿病病人容易并发感染,化脓性细菌、结核菌、真菌和病毒感染均易于发生,而使病情加重。糖尿病病人容易并发感染与以下因素有关。

1.糖尿病病人高血糖状态有利于感染的发生

研究表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繁殖,并能够抑制细胞免疫功能,使血液中的自然杀伤细胞、白细胞介素-Ⅱ和免疫干扰素活性降低,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使感染容易扩散。

2.糖尿病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有利于感染的发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由于病人痛、温、触觉减退,四肢容易受到损伤,加之血管病变引起循环障碍,使创伤、感染经久不易愈合。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使病人长期尿潴留,容易并发尿路感染。糖尿病影响到大、中、小血管,并使微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繁殖。

3.机体防御功能减弱

控制不良的糖尿病病人由于多种防御功能缺陷,容易并发感染,而且病情较严重。研究发现,糖尿病病人在感染时多形核白细胞被抑制,而且糖尿病病人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容易发生感染。糖尿病时嗜中性细胞趋化功能降低,聚集在炎症部位的白细胞减少,因而炎症易于扩散。另外,由于糖代谢障碍,使白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同时,血液中参与免疫功能的调理素发生缺陷,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下降,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容易发生。

§§§第二节糖尿病并发呼吸系统感染

糖尿病并发呼吸系统感染常见的是肺炎、肺结核。一旦发生,病情多数较严重,应及时确诊,有效治疗。

(一)糖尿病肺炎

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和克雷白氏杆菌,部分病人由革兰氏阴性菌和病毒引起。多数病人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病死率为6%~40%,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发生中毒性休克。

1.糖尿病肺炎的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可出现突然寒颤、高热、体温可达40℃,胸痛、咳嗽、咯铁锈色痰或脓痰,呼吸浅而急促,部分病人伴恶心呕吐。病情严重的发生中毒性休克,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血压下降。化验检查白细胞增高可达(15~40)×10.9/L,胸部透视或X线拍片检查可出现肺部炎症表现。

2.糖尿病肺炎的治疗

严格控制血糖,应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受正常水平,并使病人卧床休息、吸氧、进流质饮食。应选用药敏试验有效的抗生素连续治疗2~3星期,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辅以对症治疗措施,如镇静退热及止咳化痰。

3.糖尿病肺炎的中医治疗

本病属中医“风温肺热病”,始为风热犯肺,继则热壅肺经,肺失清肃。

(1)风热犯肺:微恶风寒,身热无汗或少汗,咳嗽痰少,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治法:辛凉散邪、宣肺开闭。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芦根各15g,荆芥、豆豉、牛蒡子、桔梗各10g,竹叶、薄荷各6g,生甘草5g。加减:若病人头痛显著者,加桑叶、菊花各10g,以散风热;病人因邪阻气郁而胸闷不透者,加藿香、郁金各10g,以芳香化郁;病人因温邪灼津而口干渴者,加沙参麦冬、天花粉各10g,以润肺生津止渴;病人因肺失宣降而咳嗽较重者,加浙贝母6g,杏仁9g,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若病人因温邪上扰而咽喉肿痛者,加马勃6g,板蓝根、玄参各15g,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2)痰热壅肺:身热烦渴,胸闷,胸痛汗出,咳嗽气粗,痰黄带血,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治法:清泄肺热、宣肺止咳。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生石膏60g,炙麻黄、杏仁、黄芩、桔梗、芦根、牛蒡子、前胡各9g,银花、鱼腥草各15g,生甘草5g。加减:病人若痰多,加瓜蒌、桑白皮、橘红各10g,以清热化痰止咳;病人若兼胸闷心烦者,加栀子、豆豉各10g,以清热化痰;若病人咳吐腥臭脓痰者,加苇茎、冬瓜子、桃仁、桔梗各9g,生薏仁、鱼腥草各15g,以逐淤排脓。

(3)肺胃热盛:壮热烦渴,午后加重,咳嗽痰黄,腹满便秘,舌红苔黄或灰黑而燥,脉滑数。治法:通腑泄热。方药:《温病条辨》宣白承气汤加味。生石膏30g,生大黄(后下),杏仁、瓜蒌、枳实、莱菔子各10g,芒硝(冲服)6g。加减:若病人阴虚津亏而口干多饮甚者,加玄参、生地各15g,麦冬10g,以养阴生津;若病人痰热壅肺而咳嗽痰多、胸闷气急者,加杏仁、桑白皮、黄芩、法半夏各10g,以清热化痰。

(4)热入心包:壮热烦渴而不欲饮,躁动不安,甚至神昏谵语,四肢厥冷,舌绛少津苔黄,脉弦数或沉数。治法:清营透热、养阴化痰。方药:清瘟败毒饮合清营汤加减。生石膏30g,生地、玄参、银花、连翘、鱼腥草各15g,犀角(锉末冲服)6g或水牛角15g,知母、黄芩、黄连、栀子、丹皮、赤芍、竹叶各10g。加减:若病人出现精神恍惚、谵语神昏者,急服安宫牛黄丸1丸或至宝丹、牛黄清心丸以醒神开窍。若病人神昏不能口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80ml溶于5%葡萄糖盐水200ml静脉点滴;若病人神昏而痰涎壅盛,可加石菖蒲、郁金各10g,天竺黄6g,竹沥10ml,以豁痰开窍。

(5)气阴两虚:身热渐退,干咳痰少而黏,自汗神倦,纳少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宁神。方药:六君子汤合百合固金汤加减:人参(另煎)、麦冬、桔梗、百合、五味子、阿胶(烊化)、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各10g,玄参、生地、熟地各15g,炙甘草5g。加减:若病人潮热、手足心热甚,加知母、地骨皮、白薇各10g以退虚热;若病人余热未清,出现低热、胸胁隐痛微咳者,加芦根、瓜蒌皮、杏仁、枇杷叶各10g,郁金、生薏仁各15g,以清热肃和络。

(6)邪陷正脱:呼吸短促、鼻翼煽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者汗出如油、四肢厥冷、紫绀、烦躁不安、舌质淡紫,脉细数无力。治法:益气敛阴固脱。方药: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人参(另煎)、麦冬、五味子、白芍、生牡蛎、炙龟板、炙鳖甲各10g,制附片6g,生甘草5g。加减:病情危急者应用参麦针20~40ml加入生理盐水40ml静脉注射,或参附针20~40ml加入生理盐水40ml静脉注射。

(二)糖尿病并发肺结核

糖尿病病人发生肺结核的机会比非糖尿病病人高2倍~4倍。糖尿病高血糖容易并发肺结核,而且病情发展快,肺结核又可加重糖尿病,并可诱发酮症酸中毒。两者互相影响,促使病情恶化。

1.糖尿病病人并发肺结核的原因

由于高血糖,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并由于糖代谢障碍,使机体抵抗力降低,组织细胞的修复能力也下降。糖尿病人脂代谢紊乱使甘油产生增多,为结核菌生长提供了能量。同时血酮体增加也使结核菌的活力增强。糖尿病病人肝脏功能异常,体内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的能力减弱,有利于结核菌的繁殖。糖尿病病人免疫功能减退,有利于结核菌感染的发生。

2.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多数病人出现体重减轻,并可使已控制的糖尿病病情加重。病人表现长期低热,伴疲乏无力、盗汗,食欲不振、咳嗽、咯脓血痰,胸痛、气急。化验室检查痰涂片可发现结核杆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呈强阳性反应,X线拍片检查可见肺门原发综合征表现,或粟粒型结核阴影或干酪性病变及空洞形成。

3.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治疗

治疗首先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病人的免疫力。积极控制糖尿病,应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病情稳定后可改用口服降糖药。同时给予标准抗痨方案治疗肺结核,即使用链霉素、导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并用,持续治疗1年半至2年。或用短程化疗方案,即使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异菸肼并用(或并用链霉素或吡嗪酰胺),持续治疗1年。

4.糖尿病肺结核的中医治疗

糖尿病肺结核属中医“消渴”“劳瘵”范围。由于糖尿病病人以阴虚燥热为主证,大致属正气不足,病邪乘虚而入引起。

(1)肺阴亏虚:干咳,咯少量白色黏痰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咽燥、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润肺止咳。方药用月华丸加减。生地、熟地、山药、沙参、玄参各15g,天冬、麦冬、川贝母、云苓、阿胶(烊化)、百部、桑叶、知母各10g。加减:若病人痰中带血,加白芨、仙鹤草、藕节各10g,三七(冲服)3g,以凉血止血;若病人盗汗明显者,加糯稻根、浮小麦各10g,以止汗退热;午后潮热者,加地骨皮、银柴胡、白薇各10g,以退骨蒸劳热。

(2)阴虚火旺:呛咳气急,咯血、痰粘黄,午后颧红,骨蒸、盗汗,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用清骨散加味。生地、炙鳖甲、地骨皮各15g,知母、黄柏、秦艽、青蒿、银柴胡、胡黄连各10g。加减:若病人口干咽燥甚者,加石斛15g,玉竹、百合各10g,以清热润燥生津;如病人咳嗽剧烈、痰稠不易咳出,加瓜蒌仁、法半夏、黄芩、夏枯草各10g,鱼腥草、连翘各15g,以清化热痰。

(3)气阴两虚:咳嗽气短,咯痰清稀,偶有咯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食少腹胀便溏,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治法:益气健脾,养阴润肺。方药用保真汤加减。太子参、炙黄芪、生地、熟地、山药、牡蛎、功劳叶、仙鹤草各15g,白术、茯苓、莲子、天冬、麦冬、银柴胡、地骨皮、五味子、百合、百部、白芨各10g,生草5g。加减:若病人咯血甚者,加蛤粉炒阿胶珠、白芨各10g;咳嗽剧烈者,加紫菀、冬花、川贝、杏仁各10g,以润肺、止咳化痰。

(4)阴阳两虚:主证为咳逆喘息,咯泡沫样痰并带血丝,形体消瘦,形寒自汗,声嘶音哑,或伴浮肿腹泻,舌质淡,苔光剥,脉微数或虚大无力。治法:益气温阳,滋阴润肺。方药用拯阳理劳汤合百合固金汤加减。人参(另煎,兑服)10g,黄芪、生地、熟地、玄参、白芍各15g,当归、麦冬、百合、桔梗、五味子各10g,肉桂3g。加减:病人自汗盗汗甚者,加浮小麦30g,糯稻根、煅牡蛎各15g,以收涩敛汗;咳逆喘息甚者,加紫菀、冬花、川贝各10g,百部15g,以止咳化痰。

§§§第三节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16%~23%,女性为男性的8倍。主要由于女性尿道较短,加之妊娠、导尿均易发生泌尿系感染,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所致的尿潴留更容易诱发感染。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可加重糖尿病,严重者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以对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一)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原因

由于糖尿病病人血糖增高,使白细胞吞噬功能受到抑制,病人抵抗力降低,加之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更易并发泌尿系感染。再者糖尿病病人代谢功能紊乱,机体防御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血液黏稠度增加,组织相对缺血、缺氧以及神经病变引起神经源性膀胱等均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二)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表现

1.急性膀胱炎

即糖尿病并发下尿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尿道灼热感和小腹不适,少数病人伴发热和腰痛。化验检查尿中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

2.急性肾盂肾炎

临床表现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伴尿急、尿频、尿痛及腰部脊肋角压痛及叩击痛。化验检查可见血沉增快,血常规白细胞数及嗜中性白细胞增加。部分患者可见蛋白尿及浮肿。

3.无症状菌尿

临床表现无尿道感染症状,但尿液细菌培养阳性,即尿菌落计数≥1×10.8/L。

4.坏死性肾乳头炎

可见浓尿、血尿、蛋白尿,有时尿中可有坏死的肾乳头碎片,可引起肾绞痛,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出现败血症和氮质血症,临床表现以血尿、腰痛、腹痛、寒颤、发热为多见,若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则出现少尿、无尿。病情严重,死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