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开店(餐饮店)尽享——财务“快餐”
17856400000011

第11章 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这次李涛终于做了一回“乖孩子”,听了妈妈的话,从图书馆借了财务会计之类的书籍,认真研读起来。

学问,学问,如果学而不问,只能说明两个问题,要么你学得很精通,要么你什么也没学会。

这次李涛的问题是:书上讲的标准的利润表里面并没有每月折旧的费用,那么固定资产的折旧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补偿呢?

妈妈这次真的是开心地笑了,因为这个问题足以证明了孩子的成长。夸奖之余,她耐心地解释道:

“如同任何被频繁使用的词汇一样,人们会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成本“这个词。在会计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中,有着不同的成本概念。即使在同一领域内,人们对成本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一般来说,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资源,还包括经过人类加工的物质资源及人力资源。”失去“是指资源被消耗,如材料在生产中被消耗掉、设备在使用中被磨损等;”放弃“是指资源交给其他企业或个人,如用货币支付工资或加工费等。”

“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指货物的取得或劳务的支出。货物的取得有两种,一是外购,二是自己生产。在外购的情况下,成本是指买价加上有关支出的全部或部分,可称为”采购成本“在自己生产的情况下,成本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根据成本归属理论,当任何原材料或设备在耗用之后,它们的原始购置成本就随之归属于产出物,成为产出物的成本。”

“可是,这些与折旧的补偿途径有什么关联呢?难道是进入了成本?”李涛不解地问。

“瞧你急的,看来得先解开你的燃眉之急。”

“你每月的折旧来自于两个方面,厨房设备的折旧和装修费用的分摊,厨房设备用来生产食物,也就是你的面和饭,所以折旧的费用会转移到面和饭的成本中去。例如,每天做250份,你每月400元的折旧费要由总的25天×250份产品来承担,也就是每份产品承担0.064元(400/6250);要是你的面和饭各为一半产量的话,就各承担200元(0.064×3125)。这些都是成本的组成部分。”妈妈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我刚才说到‘在自己生产的情况下,成本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你考虑考虑成本的其他组成部分还有哪些?”

“工资!”李涛反应灵敏。

“嗯,不错,但是你的每月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给厨师的,他们制造产品,这没得说;另一部分是给服务员的,这些是不构成产品的成本的,是期间费用。相信你也没在标准的利润表中看到工资费用吧?”

“还真是,我还真没注意到,每月8400元的工资,有4600元是属于厨师的,那么每份产品承担的工资费用是0.736元(4600/(25×250)),面和饭各一半,各承担2300元,这是成本。服务生的工资一共为3800元,是期间费用。对吧?”李涛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妈妈的肯定的祈求。

“没错!另外还有水、电、气的费用,生产时用得不多,这个你可以暂时不予考虑。”妈妈称赞道。

“可是怎么区分成本和费用啊?”李涛追问道。

妈妈会心地笑了,好像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成本总是针对特定对象或目的的。成本是转移到一定产出物的耗费,是针对一定的产出物计算归集的。成本和费用的区别之一,就是成本有特定的对象,而费用没有特定的对象。费用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耗费,它强调与特定会计期收入配比的耗费,而不是特定产出物的耗费。”

“期间费用,是指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经营成本,包括产品成本以外的一切生产经营成本。期间费用不能经济合理地归属于特定产品,因此只能在发生当期立即转为费用,是‘不可储存的成本’。正因为期间成本不可储存,所以在发生当期就转为费用。”

妈妈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她望着李涛惊异的眼神,没有一点的自豪感,却从心头掠过了淡淡的忧虑,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教给他。李涛呢,他是由衷地崇拜妈妈,同时心中无比惭愧,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但愿能够亡羊补牢。

“今天说得不少,你好好消化消化吧,不明白的再来问妈妈,这些以后你还会碰到的。”妈妈嘱咐道。

“另外,你要清楚一点,就是无论是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都是生产经营的耗费,都必须从营业收入中减除,但它们减除的时间不同。期间费用直接从当期收入中减除,而产品成本要待产品销售时才能减除。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划分是相对的。所有生产经营成本,如果不列入产品成本,就必须列入期间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范围越大,期间费用的范围就越小;反之亦然。这些对你以后会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