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知识与能力
17857000000021

第21章 教育文化知识(2)

人类已经告别20世纪,进入新纪元。现时代的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世界形势日趋多极化。走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选择有利时机,坚持并加速全面、整体和配套的改革,促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改革虽然有风险,但不改革没有出路,社会主义振兴的希望在于改革。在21世纪,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和文化,重视教育事业,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方向,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使这种制度从不完善走向比较完善,从而迎接和战胜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以胜利者的姿态立足于21世纪。

(一)整体协调发展模式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整体协调发展的模式或框架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1.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原则。

经济方面: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既要克服过分集中、管得过死过多的弊病,又不能过于分散和削弱宏观调控。

政治方面: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还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和国家长治久安。

文化(含教育)方面: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总之,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2.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宏观关系。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这三方面的建设,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会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抵御和平演变的斗争也就有更坚实深厚的物质技术文化基础。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因此,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它对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对一定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反过来又给予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因此,观念问题、精神状态问题、政治方向问题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它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整体改革、协调发展的一种政治优势、政治力量。

(二)学会运用文化手段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学会用文化的视野、文化的手段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对改革的整体协调发展极有意义,对经济、政治和教育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以经济的、行政的眼光和手段来认识、处理问题,而忽视文化手段,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文化手段虽然没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那样具有强制性,也没有经济手段那样具有物质的刺激性,但是它在人类生活中常常显示出巨大的渗透性、持续性、稳定性。文化的内容是较为宽泛的,有观念的表现形态,有制度的表现形态,也有习俗、心理的表现形态。因此,舆论、道德、民俗、习惯、信仰和人际交往礼貌、准则等都属文化手段之列。文化手段的作用力是无所不至的,如果国民能把“对不起”三个字挂在嘴边,公共汽车上的吵架现象就会大大减少;如果能有使用支票的习惯,扒窃案无疑也会大大降低;如果能限制或摒弃“东方式嫉妒”、“窝里斗”的不健康文化心态,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凝聚力也更加增强,中国人才、教育的资源和优势就更能得到发挥。

二、政治文化与教育改革

政治文化是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选择的各种内在因素的复合体。它包括四种成分:一是政治认识,即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认识,这是政治文化中的基础部分;二是政治情感,即社会成员的与政治认识相联系的情感,它对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起驱动作用;三是政治价值观,即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价值判断标准,它决定着社会成员对政治行为的具体选择;四是政治理想,即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希望和未来发展的设想,政治理想常常会转化为政治行为。

政治文化虽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但却是影响社会政治活动的强大力量,是政治体制的内核。学校教育是传播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阵地和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态度和政治理想,以及参与政治的热情和能力,特别是养成学生对自己国家的政权系统采取积极的认同取向,即衷心拥戴而不盲从;积极参与而不随心所欲;善意批评而不采取对抗或过激行动等,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团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背景下,当代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政治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封建的“官贵民贱”、“难得糊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政治文化心态对他们来说是较为陌生的;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又强烈追求现代的政治文化观念。如希望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民主权利,有广泛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等等。一旦这种愿望不能实现,就会产生种种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政治文化观念的问题,如对政治不关心、冷漠,政治理想淡化,对“民主”产生种种模糊的认识和令人费解的行为等。由此看来,青年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从学校到学校就能顺利完成的。但学校的政治课程、政治活动和德育工作,无疑是帮助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观念、情感及行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目前,在教育改革,特别是高校在面对“两个挑战”的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要宣传、灌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适度民主”观念。所谓“适度民主”就是把民主作为一种过程而不是作为一种模式。民主首先是一个历史过程,即使认识了民主发展的规律,也不能跳过某些必经的阶段;其次是法律化的过程,民主是公民自由和公民权利法律化,进而形成自律和他律的过程;再者是社会化的过程,民主是国家实行多数决策的程序,也是国家把社会收取的权力归还社会的过程。因此,民主作为过程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急于求成的。要帮助学生从理性上分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是有本质区别的。

二是要通过教学活动和其他课外的思想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民主参与的意识和素质。社会成员一面高呼民主权利,一面又滥用或糟踏民主权利的奇怪现象是常有发生的,即使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来说,也未能幸免,如“推代表、抛硬币、摸花牌、看谁走运、选班干、孙悟空、刘晓庆,竟也上榜”的批评报道就是一明证。列宁曾说过,文盲是被排斥在政治之外的。换句话说,一定的文化知识修养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能将文化知识的高低与民主素质的高低简单划等号,这中间有政治文化价值取向、政治态度或政治热情等因素在起作用,因此,学校的理性的、理论化的政治教育就显得越发重要。

三是要改善传统的德育和政治工作方式,通过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来提供学生参与校内外政治活动、管理活动的机会。这样,既能具备正确的政治文化修养,又能对社会的安定团结起到“安全阀”的作用。

四是要科学地研究国内外的“学生运动”、“学潮”及改革开放中的新问题,并建立安全预测、预报系统。这样做,既利于宏观的教改和学校工作的改进,也更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和官僚作风。

三、制度文化与教育改革

制度文化,即典章制度及维系个体生活与一定文化共同体的人类关系的法则,它是人类在团体中为了满足或适应某种基本需要而建立的有系统、有组织的社会行为模式。如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家庭制度、婚姻制度都属制度文化。招生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也属制度文化,这些都是正规的制度文化。社会生活中许多约定俗成的规范和习惯也属制度文化,严格地说,是非正规的制度文化。

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成员一样,都应是有序的,因而要受到一定制度文化的约束和规范。而且,这种规范正是青年学生实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在高消费、享乐主义和民主化思潮的影响下,当代学生对制度文化产生了许多困惑、烦恼、焦虑。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而且中国学校又很重视集体行为的训练,强调“规矩”甚于强调个性发展,这就与青年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活动的要求产生了矛盾。有的学者也认为中国教育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约束型文化,对知识、技能的训练有益,而对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培养是不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内部的教育改革应采取什么对策呢?这里指出两点:

一是要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改革教育体制、组织形式等,以增强办学的活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乐学、愉快)。近年来,随着整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部分学校都对制度文化进行了改革和重新设计,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如高校的招生、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委托培养的制度和学生奖学金制度等。大、中、小学大都对利益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把教师工作的量、绩与报酬紧密挂钩,等等。还有对评“三好生”的制度、选班干部的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实行了“综合考评制”和“轮换制”等。

二是学校在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要注意利用新的形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观念与行为。譬如,可尝试文化限制的方法来调适学生的种种问题行为:规定小学生都要在学校吃午饭,但不许从家中带饭,只能吃包伙;严格要求中学生一律穿校服,以引导学生比学问、比体格、比道德;外出集体放行,对初中生带的零用钱可作统一的规定,超过一定的数额规定,教师要没收(保管),这就扼制了比阔气的坏风气,等等。这种新式的制度文化,有助于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自强的精神和文明的习惯。

四、习俗文化与教育改革

习俗文化是一种社会心理习惯,它是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紧密相关,在一定的生产、社会条件下又经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风俗、习惯或惰性。

习俗文化有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之分。一般地说,积极的习俗文化能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而具有了新的内容或形式,也成为现代人们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等内容,如集体婚礼、春节团拜等。中性的习俗文化,其形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中秋赏月、吃月饼,重阳登高等。消极性的习俗文化,大都与封建意识和落后的自然经济以及迷信、宗教紧密相连,对精神文明建设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会带来消极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近年来,消极性习俗文化回潮和泛滥的问题日益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其中,有些对城市和农村都产生了消极作用,如赌博、铺张奢侈等。而有许多封建习俗文化在农村更加泛滥,对农村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更大。目前,农村中旧习俗抬头,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的问题:(1)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奢侈;(2)赌风盛行;(3)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抬头;(4)建房“一哄而上”,盲目攀比;(5)“人情风”自盛,“人情债”越背越重,等。这些习俗文化活动,直接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给深化改革带来了阻力,给农村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严重污染了农民和青少年的思想以及农村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