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非权力领导力
17857100000018

第18章 把握潮流的信息意识(2)

一、要转变观念,要有锐意改革的决心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实施教育改革,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受到一些习惯势力的反对,受到旧的、落后的观念的制约。广大中小学校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潮流不可逆转,转变观念,以锐意改革的思想和决心,以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创造精神,推进本校的信息化建设。

二、要有现代信息意识

作为校长,应该增强信息意识。因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没有反馈信息的系统,要实现控制是不可能的。在具体教学管理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序列管理、教学改革管理、教学研究管理,还是学生学习管理,校长除了要定期定时组织调查、座谈、汇报、研讨及总结外,还要善于运用学校信息管理网络系统,随时了解新信息,发现新问题,掌握新情况,分析新现象,吸取新经验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在推进本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上做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

面对现代教学媒体的挑战,学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也要进行重新调整,即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学习和掌握与现代教学媒体有关的专门知识,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知识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等。作为校长,只有了解现代教学媒体的相关技术,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如网上教学、行政管理、资料检索、信息交流、课件制作等,才能建好、管好相应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才能把最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模式、评估体系等融化到教学管理过程中,才能做到无论身在何时何地都能了解、指导学校的教学、教务。此外,在现代教学媒体面前,学校管理者的角色也将重新定位,他们越来越多地成为学习资源的管理者,教学设计和开发的协调人,管理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的专家以及研究教育教学发展的联络人、调度人。

四、现代校长要有获取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获取资料和信息的能力,成为校长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保证,也是决定和衡量校长学习能力与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要给校长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校长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校长应该懂得信息论原理,经常研究外界新的教育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信息,新经验可以帮助校长们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是培养校长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

五、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校管理效益的能力

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综合优势,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可以在网上开辟教务管理、教职工管理、公共信息服务、网络文献检索等栏目,建立教务管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料和学生学习的各种档案,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效率。学会运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丰富的管理工具,使自己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以便集中精力来考虑学校的未来建设和发展。

第三节 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新型校长

校长的视野和教育思想以及他的办学理念、知识水平与办学能力,对学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有道是,有什么样的校长,就办出什么样的学校。办学校,育人才,校长十分关键。

在我国,我们曾经历过以教育家或学者为主导的校长时代,也曾经历过以政治家为主导的校长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时代的变化,我们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新型校长。

一、新型校长应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有位名人说过: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开阔,他的想像力就有多丰富。一个人的目标有多高,他的才能就发挥得多充分。一个没有世界眼光的人,是攀登不了事业发展制高点的。

我国加入WTO以后,全球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教育的影响而言,一方面,中国对教育服务做出了部分承诺,教育市场的准入程度会进一步扩大,在WTO框架内,中外可以合作办学。直接而来的是:一是教育市场的竞争,教育资源(人才、生源)的争夺;二是国外教育资源(人员、资金、管理、理念)的引入而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以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都将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教育技术将发生大幅度变革,并随着这一变革的发展,整个教育结构将出现完全不同的面貌,其结果将导致对教育的重新定义,使我们的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从模式到结构,均要有一个大的调整,以适应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需要,这是对教育的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的教育走向世界是必然的选择。这样,我们就不能不以全球的眼光与要求来审视我们的教育。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相对封闭的思维空间中解放出来,了解并把握世界形势对教育及人才的要求,拓展我们的人才培养思路,吸收和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并真正参与国际间科学、文化、教育的竞争、合作与交流。

因此,新时代的校长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至关重要。

二、新型校长要能预见时代的变化趋势有大胆的改革创新精神

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那就是——创新。因而落实到学校的任务,就是要求校长要能够不断预见各种变化,并随之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未来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趋势;科技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趋势;现代学生及家长对教育需求的趋势;多种体制与类型的学校之间的发展与竞争趋势;打破地区、行业、学校界限的相互合作与发展的趋势等。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建设全民教育体系和现代教育体系,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许多关系与职能将发生改变。如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加之我国加入WTO后,国外教育资源的涌入,国内国际教育文化的竞争、交流、融合。随着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封闭式的与社会脱离的教育体系将逐渐成为社区文化、知识、科技的中心,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亦将发生巨大变化,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课题。而要适应这些变化,唯一的途径就是创新与改革。

当然,创新必须有主体意识、自信心和开放的思维方式、合作能力,而且在选择学校发展策略上的创新,往往需要校长的智谋、魄力与胆识,因而要求校长:

1.要告别昨天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要有全新的思维、理念和大胆的改革创新精神。

2.要适应各种艰难复杂的环境,并能保持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心态。

3.要善于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沟通,巧妙地应对各种不同的人物,既要有构建“共赢”的局面的能力,又要有不放弃底线的坚韧性。

在信息化、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世界里,“胜利属于那些最终能够创造全新游戏规则的人。”新型校长要不断学习具备做职业校长的素质与能力,懂得经营学校根据形势的发展,校长必将逐步走向职业化。而作为职业校长应具备的素质与条件是,既要懂教育、懂管理、懂科研,而且还要懂得经营学校。

首先,学习是新型校长的经常性的工作。对现代校长来说,由于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使得教育本身的定义、内容、形式以及目标、要求,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懂教育、懂管理、懂科研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懂”了。加上市场经济要求校长还要懂经营,就更使得校长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繁重、更艰巨。

现代形势的发展,要求校长掌握的知识、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越来越高,因此,作为新型校长,首先必须学会学习,不断掌握应对各种问题与任务而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校长本身要完成本职工作所必备的条件。

其次,学会经营学校是现代新型校长必备的本领。

1.教育有市场,就需要经营。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已把教育消费作为发展性消费的一部分(目前,人们的教育消费已占居民收入的7%-8%),并且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市场文化的介入,使得传统的游戏规则渐渐退出现实舞台,教育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形式出现了。教育进入了市场,就需要经营。

2.教育经营的关键在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作为校长,对学校整个资源负有确保资产与资本保值增值的义务与责任,他必须要懂得如何优化组合校内校外各种资源(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进行经营,并不断发展壮大。

统计学家帕雷托发现,80%的效益是靠20%的资源取得的,因此,我们在发展中要注意强势优质资源与弱势非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发挥其各自的作用。

3.经营需要胆识与策略。

作为校长,要搞好经营,就还得懂政策、懂经济、懂法律、懂社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教育,要有经头脑,要讲成本、讲效益,要有市场竞争和风险意识。教育投入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是靠政府投入;二是靠市场融资。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其核心问题就是体制问题,亦即产权的归属问题。在学校经营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法律与政策给予的空间与条件,大胆改革创新,获得最大的效益与发展。

目前在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地区,教育已渐步进入到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费的发展阶段,“教育的自由交易关系正在促成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与市场的结合”。教育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作为新型校长,要敢于开拓创新,大胆实践,为中国的学校发展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