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校安全工作指导手册
17857400000011

第11章 学校安全制度的建立(6)

我国制定的有关学生各方面工作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涉及学生管理的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关于中学生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关于高中建立学生档案的暂行规定》、《关于中学共青团工作几个具体问题的规定》等规章和行政性文件;大批地方性法规文件和各校制定的校风校纪等。这些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学生的学籍管理、学生的成绩和档案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和操行评价、学生的班级管理、学生的体育卫生管理、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管理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的学籍管理

学生的学籍表明学生与学校的隶属关系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资格。按照国家关于入学的规定和学校要求的入学条件,经学校审查后,注册入校,即取得了某个学校的学籍,表明学生隶属于该校,有资格在这个学校学习。学生学籍管理的内容有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留级、转学、休学、停学、复学、退学、奖励、处分、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

注册是新生取得学籍和老生保持学籍的必经程序,新生入学报到并经严格复查后合格,即取得此校学籍;老生在每学期开学之初向学校登记注册,以保持本人在原校原班的学习资格。

保留学籍只对新入学的学生适用。对办理过入学注册手续,因故暂时不能入校学习的新学生,经学生本人申请后,保留其在下一年开学时向原录取学校申请入学的资格。保留学籍以一年为限,此期间不享受在校生的待遇,一年后期满经复查合格后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逾期不办者取消入学资格。保留学籍不带有惩罚学生的色彩,是保护学生因疾病或特殊原因暂时不能在校学习的措施,条件是所患疾病或特殊原因一年内可消除,经校医院或相关单位证明后,学生书面申请后,学校批准了方可保留学籍。期满申请复学时,要持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所患疾病已治愈,恢复标准健康,经学校复查后方可取得学籍,入校就读。

升级与留级。升级指学生由低年级升入高年级学习,只要学生完成本学年的计划规定课程,经学校或国家规定的考核后成绩合格,无重大违纪问题,均准予升级。留级指留在原来的年级重新学习,留级制体现了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差生查缺补漏、巩固和提高学习知识。但因为学生还不能充分认识到留级的积极作用,不能正确对待留级,有的还遭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和讽刺,给他们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因此采用留级时要慎重,对待留级生要给予特殊的尊重和爱护,以促使其早日迎头赶上。一般而言,学校经过补考,学业成绩仍不及格,一学期或连续两学期累计三门课或两门主课程不及格,跟班学习有困难者采取留级的补救措施。但同一年级不得连续留级两次,在校学习期间累计留级不得超过两次。在中学,在第二学期的总评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有两科不及格、外加一门学科不及格者应予留级;或外语、数学、语文有一门不及格、外加其他三门不及格者应予留级;不及格学科达五门以上者(生理缺陷者体育可酌情照顾)应予留级;德育考评不及格者,非毕业班学生作试读处理。

跳级和降级。跳级是指跨越一个或几个本该正常经历的年级而升入更高的年级学习,从而使心理和智力水平较为超前的学生免修某段教学内容和课程。实行跳级制要有一定的条件,学生的学业成绩要特别优秀,经本人申请后进行考核,经学校批准后才允许跳级。实行跳级制有利于发挥优秀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利于因材施教。但也要慎重,尤其对一些智力超群,但心理和生活能力不太强的学生,轻易跳级会给其心理适应和学习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难,这样的例子在教育过程中亦常有发生。降级指学生成绩特别差,留级学习仍有困难的学生降到低一年级中补习基础功课,以利于继续学习。与留级相比,降级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更大,更应慎用。

转学、休学、退休、复学。转学是学籍移动的一种形式,指学籍由一所学校或一个系转向他校或他系,以使学生能保持同一水平的学习。转学的原因有家长工作调动、全家搬迁、学生有专长须要发挥、入学后发现学生有某种疾病不转学难以正常学习、意外事故、水土不服、风俗习惯、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要求转学等。学生转学时,先应由本人和家长提出申请,并同时递交有关证明材料,经学校批准后,可以办理转学手续,学校发给转学证明;转学手续办完后,原学校不再保留该生学籍。休学是指已经取得学籍的学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正常学习,需短期停顿后才能继续学习,但学籍继续保留的情况。休学一般有三种原因,一是学生在校期间因患疾病,经指定医院诊断,须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1/3以上者,应予休学;二是因事假或缺课达该学期总学时的1/3者,为保证学生正常学习和教学质量,应予休学;三是因学生意外事故受伤或家庭重大变故,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经学生本人申请,应予休学处理。休学一年为限(因病经学校批准后可连续休学两年),但累计不得超过两年。休学后可申请复学。退学是学生因故不能继续学习或严重违犯学校规章制度、或轻微违法犯罪,不允许继续学习而取消学籍,退出学校学习。退学实质是取消学籍,不是一种行政处分。对学生而言,要慎用退学。除轻微违法犯罪者可适用退学后送入工读学校就读,违犯学校规章和品德行为有缺陷者不适用退学。复学是指学生休学或保留学籍期满后重新恢复在学校的正常学习。办理复学手续由本人在学期开学前持有关证件向学校申请,学校审核后批准才可到校注册复学。因病休学的学生应持县以上医院诊断康复证明,并经学校医院复查确认后才可复学。

借读是在校学生因故离开户籍所在地,在临时寄居地暂时入学就读。借读期间学生学籍保留在原校,不具有借读学校的正式学籍。学生返回原校时,借读学校只发给学习证明和各门功课成绩单。应届借读生须回原来所在学校参加毕业考试,在原学籍地升学。各地学校应积极配合做好借读工作,不应乘机向学生家长索取各种费用。

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勒令退学是以行政手段强制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和纪律的学生退离学校。开除学籍是对在政治、道德品质和组织纪律方面犯有严重错误或触犯刑律的学生给予的最严厉的处分。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经说服教育无效,由学校审批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并报主管部门备案,作为教育学生的一种行政手段,一般不轻易使用。

结业、肄业和毕业。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则准许其结束学业,发给毕业证书。结业则指短期学习或进修生完成学业。因故未能毕业但学校允许其结束学业这种情况下,学校则可发给结业证书。肄业则是指中途停止学习,未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则发给肄业证书。对学生而言,可能因学业完成状况的不同,获得毕业证、肄业证和结业证书。

2.学生的成绩和档案管理

学生的成绩一般通过考试或考查获得,是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的反映。考试分为平时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升学考试几种。平时测验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以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但平时测验过多过频,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按国家教委69规定,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不宜超过4次,其他学科每学期不宜超过2次,平时测验成绩不记入学习成绩表中。期中和期末考试每学年举行一次,考查学生的总体学习成果,成绩一般记入学习成绩表,高中生则记入档案表,作为学年成绩评定之用。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的评价,要求客观公正。因此,要求学生在测验与考试中遵守考场纪律,杜绝弄虚作假。升学考试较之平时测验与考试相对重大,尤其是升学考试,要求在考试的组织与管理中,做到试题命题、制备试卷、安排考场、组织监考、评卷、计分等都由当地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做到严格保密和客观公正;考试时要遵循严格的考试程序,开考前宣读考场纪律及违纪后果,以确保考生在考试时遵守考场纪律,使成绩客观公正,学生的成绩管理一般采用五分制或百分制,各地区各学校的规定不一样,一般采用试卷考试的科目多用百分制,其他科目采用五分制或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分制。学年成绩参照平时测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作业成绩等按一定权重比例计算。目前,在我国学校考试与成绩管理中,对考试和成绩的作用认识不全面,成绩评定时不客观,打“人情分”、“面子分”;升学考试时,在一些地方还发生过学校或县级领导带头作弊的事件,这些行为都扭曲了分数的真实性,严重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和学生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

我国的中学开始建立高中生档案是为了上一级学校选拔合格新生,为社会选用优良劳动后备力量用作参考材料。学生档案工作由一名副校长负责,日常工作由教导处归口管理。档案的内容包括学年评语表、考试(考查)成绩登记表;体质测试表、体育锻炼情况表、健康检查表、毕业生登记表、高中毕业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学年评语和毕业鉴定是档案的重要内容,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共同讨论后实事求是填写,要求结合《中学生守则》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情况、学生的智力、爱好、特长及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体质测试表、体育锻炼情况表由体育教师负责填写,健康检查表则由保健医生填写。学生获得的校级以上的奖励表彰,包括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单项奖,应记录在档案中。学生受到的校级记过以上的处分,包括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公安机关拘留、少年管制、劳动教养等,应记录在学生档案中;同时,须记载所犯错误的基本情节、本人对错误的认识、悔改表现、处理情况等;未构成处分的一般性错误和已撤销的警告、严重警告等处分则不记入档案。被高校录取的学生的档案,余毕业生的档案如何保管,则由省级教育委员会决定。

3.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与操行评价

国家教委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形式对学生各方面的行为做了规定。

每学年或学期末,都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操行评价。评价一般采用评分制或百分制,最后由班主任写出操行评语。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或班级他评、科任老师和家长助评等形式,班主任结合这些评价作出综合评分并撰写评语。班主任写评语时,应力求全面反映该生的总体表现状况,突出优秀点和不足之处,意见要中肯切实。在实际的操行评价工作中,由于受潜在心理因素和业务水平的影响,某些班主任在写评语或评价时或是存在着一手包办,不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表现的误区;或是评价公式化,千篇一律;或是评价不公正、不公平,感情用事;或是喜优厌差,对差生评价得一无是处,对优秀生通篇皆是好话等……这些误区都不利于家长和学生对照评语检查自身,克服缺点。在实际的操作评价中,班主任应该力戒走人这些误区,真正做好评价工作,发挥操行评语的作用。

4.学生的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单位,能否管理好班级,建立具有优良班风、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是学生积极学习、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抓好一个班的建设,应着重做好分班、分组、分桌工作;做好班委组建工作;做好优秀生和三好生等评选工作;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等。

分班、分组和分桌。新生入学,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编班、分组和分桌。

通常,分班要注意做到男女生数量均衡、优劣因素搭配、有利于学生团结友爱相处。在实际操纵中,教师应该分析学生整体存在的气质、性格、优缺点的差异,尽量将优缺点互补、不同性格气质的学生分到同一个班,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也基本均匀地分到不同班;对来自同一个街道、村子、同一学校的学生,也应该尽量均匀的分到不同班,以免他们形成班内的非正式小团体,影响班级团结;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应该以家庭职业、农村、城镇、城市等因素考虑,尽量混合编班,以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与了解。确定一个班的学生之后,要进行分组和分桌。同分班一样,分组和分桌也应该考虑到男女搭配,优秀生与差生搭配、特长生与普通生搭配等,以利于充分发挥他们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优点或特长,互相学习,帮助相对较弱的一方。组与组、桌与桌之间的组合要有利于学习和团结,要引导学生以科学的角度研究人与人的组合,研究坐的位置,有利于使学生变得更理智、更加心胸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