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校安全工作指导手册
17857400000041

第41章 校园治安与校园周边治安工作管理(1)

第一节校园治安防范

安全防范,就是对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违法犯罪和事故灾害的因素加以预防和戒备,努力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学习和了解防火、防盗、防骗、防滋扰、防旅行意外、防意外伤害等的基本常识,不仅是学生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学校和社会正常秩序和安宁的需要。

一、防火

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灾害,就其破坏性来看,是仅次于旱灾、水灾的第三大灾害。火灾,尤其是在校园生活中发生的火灾,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学生应该学习掌握一些防火知识,了解一些火灾发生的原因。

某校一位女生在晚上学生宿舍统一熄灯后,违反集体宿舍禁止使用明火的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在床铺上点蜡烛看书,结果因疲劳睡着了,烛火引燃了蚊帐造成火灾,同寝室一位同学被烧成重伤,虽花费了几十万元治疗,仍造成了终生残疾。

毕业前夕,某校同一宿舍的7名应届女毕业生,为庆祝即将进入重点大学深造,在校园内一草坪上围坐,用酒精炉煮水饺吃。谈兴正浓、吃得正欢时,炉内的酒精快烧完了。一位同学顺手拿起酒精瓶往炉内倒去,猛然间发生爆燃。另一位穿着化纤面料连衣裙的同学衣服被烧着,成了火人。后经医院抢救无效,这位风华正茂的女同学不幸去世。倒酒精的女同学也被烧伤。一场欢快的毕业聚会因疏忽大意转眼便成了一幕悲剧。

据调查,每年在学校发生的火灾中,因使用明火不当所致的占10%左右,因使用电器不当引起的占80%以上,其他原因引起的占10%左右。学生因不严格遵守消防法规和有关防火安全规章制度而引发火灾的为数不少。

(一)引起火灾的火源

火源是起火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之一,没有火源就不会起火,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很多,一般说来,可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

直接火源主要有三种:

①明火:如生产、生活用的炉火、灯火、焊接火,火柴、打火机的火焰,香烟头火,烟囱火星,撞击、摩擦产生的火星,烧红的电热丝、铁块,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家用电热器、燃气的取暖器等。

②电火花:如电器开关、电动机、电钟、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火花,还有静电火花,这些火花能引起易燃气体和质地疏松、纤细的可燃物质起火。

③雷电火:瞬时间的高压放电,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

间接火源主要有两种:

①加热自燃起火:这是由于外部热源的作用,把可燃物质加热到起火的温度而起火。加热自然起火的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可燃物质接触被加热的物体表面,如可燃的粉尘、纤维聚集在蒸气管道上;棉布、纸张靠近灯泡;木板、木器靠近火炉烟道等,时间长了,被烤热起火。

在熬炼和热处理过程中,由于温度未控制好,使可燃物质起火。如某学校用烘箱处理本质试件,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引起了火灾。将可燃物质加热及堆积起来,如把刚炒过的米糠、葵花子、中药材等堆积起来,极易聚热阻燃起火。

各种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等,形成电流骤增,线路发热而起火。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接触电气设备的情况是很多的,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等现象经常可以遇到,只要我们及时和妥善处置,就可避免引起火灾。

由于摩擦的作用,如轴承的轴箱缺乏润滑油、发热起火。

辐射作用。如把衣服挂在高温火炉的附近起火;用纸做灯罩起火等。

聚焦作用。如玻璃瓶、平面玻璃的气泡、老花眼镜,以及斜放的镀锌铁皮、铝板等,由于日光的聚焦和反射作用,使被照射的可燃物质起火。

化学反应放热的作用。如生石灰遇水即大量放热,使靠近的可燃物质起火。

对某些物质施加压力进行压缩,产生很大的热量,也会导致可燃物质起火。如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产生高温可引起柴油燃烧。

②本身自燃起火:这是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条件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能自燃的物质,也有两类:本身能自燃起火的物质。如泥炭、褐煤、新烧的木炭和稻草、油菜籽、豆饼、麦芽、苞米胚芽、原棉,还有沾有植物油、动物油的纱头、手套、衣服、木屑、金属屑和抛光灰等。

与其他物质接触时自燃起火的物质。如钾、钠、钙等金属物质与水接触;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如木屑、刨花、稻草、棉花、松节油、石油产品、酒精、乙醚、丙酮、甘油等有机物与硝酸等强酸接触。

以上这些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同学们在学习、生活、科学试验中都可能接触到,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和掌握了它的存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认真对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它们严加控制和管理,就一定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二)各类火灾怎样选用灭火器具

任何一起火灾,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和猛烈阶段。火灾的初起阶段,火源面积较小,燃烧强度弱,易于扑救,只要发现及时,立即用灭火器材灭火,均能将火扑灭。

①学生发现的火灾一般均在初起阶段,因此当发现起火时不要惊惶失措,要勇敢地以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加以扑灭。常见的灭火器材有清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1301等灭火器,各种灭火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清水泡沫灭火器——

适于扑灭一般及油类火灾,但不能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使用时,将其倒过来稍加摇动药剂即可喷出。二氧化碳灭火器——适于扑灭一般及电气设备火灾,但不能扑救金、钾、钠、镁、铝等金属物质的火灾。这种灭火器的开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旋转式的,像拧开水龙头开关一样;另一种是压握式的,使用时要先拔掉插销,用一只手拿好喷射气体的喇叭筒,另一只手压握手把(像自行车刹闸一样)。干粉灭火器——适于扑救一般及油类、有机溶剂和电器失火。使用这种灭火器时,要先拔保险插销,然后压握手把即可,有喇叭状的喷射筒的要将喷射筒对准燃烧物。

1211和1301灭火器——是高效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一般的液体、气体、电气设备、精密仪器、计算机房火灾。它具有绝缘性好、对金属蚀性小、久存不变质且灭火后不留痕迹等优点。使用方法与使用干粉灭火器的方法相同。在使用上述灭火器时,均应注意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燃烧点,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推进,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灭火效果;同时在灭火时,要尽量使自己处在上风位置。

②扑救火灾时,应注意先切断火场的电源和气源;同时要注意先转移火场及其附近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实在无法转移的应当设法降温冷却。

③火灾的发展阶段火势较猛,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报“119”火警。报警时应沉着镇定,清楚扼要地讲明起火地点(单位、门牌号)、燃烧的物质、火势情况等,同时也应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告诉对方,以便随时联系。报警完毕,应派人在校门口等候,以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灾现场。除了及时报“119”外,还应向学校保卫部门立即报警。

④火灾发生后;如果被大火围困,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能慌乱,应根据火势情况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争取时间尽快脱离危险区域。

(三)怎样打火警电话

救火必须分秒必争。发生了火警,首先要及时扑救,同时,要立即打火警电话,报告消防机关,使消防人员和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将火扑灭在初起阶段。“报警早,损失少”就是这个道理。

火警电话是专用紧急电话,现在全国统一规定使用的火警电话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同学们应熟记在脑子里。

怎样打火警电话呢?

第一,打电话时要沉着镇定。高等学校一般都设有总机,首先要拨通外线,听到外线拨音号再拨“119”。这件事看来很简单,实际上打火警电话时常常出问题。如某校电教中心失火,拨火警电话时,不是直接往消防机关的“119”拨,而是往学校保卫部门拨,来回折腾几次,延误了十多分钟,以致酿成严重火灾。

第二,听到对方报“消防队”时,即可讲清火灾的地点和单位,并尽可能讲清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

第三,要注意对方的提问,并把自己所用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第四,当对方讲:“消防车来了”,即可将电话挂断,并立即派人在校门口和必经的交叉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场。

及时、准确报警,消防机关在接到报告后,就可迅速地、正确地派出所在责任区的消防队,并针对燃烧物的性质“对症下药”,出动消防车,投入灭火战斗。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

我们认识到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灭火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只要能去掉一个燃烧条件,火即可熄灭。根据这个基本道理,从灭火斗争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基本方法。我们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就可以按照客观的实际情况,创造出多种多样具体的、有效的灭火方法来。

①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实际运用时,如将靠近火源的可燃、易燃、助燃的物品搬走;把着火的物件移到安全的地方;关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管道阀门,中止和减少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拆除与燃烧着火物毗邻的易燃建筑物等。

②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实际运用时,如用石棉毯、湿麻袋、湿棉被、湿毛巾被、黄沙、泡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在燃烧物上;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封闭起火的建筑和设备门窗、孔洞等。

③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当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该物的燃点以下时,燃烧就停止了。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使其温度降低,防止辐射热影响而起火。冷却法是灭火的主要方法,主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冷却降温。

④抑制法:这种方法是含氟、溴的化学灭火剂(如1211)喷向火焰,让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使游离基链锁(俗称“燃烧链”)反应中断,达到灭火的目的。

以上方法在实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一种或多种方法并用,以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

(五)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

①争取时间,尽快脱离现场。火灾发生后,不要为穿衣、找钱财等琐碎小事而延误宝贵的逃生时间,要选择与火源相反的通道迅速逃脱险境。现场有浓烟时,应尽量放低身体或是爬行,千万不要直立行走,以免被浓烟窒息。衣服被烧时不要惊慌。可立即在地上翻滚以使明火熄灭。

②选择通道,果断脱离。如果楼梯已起火但火势并不很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裤或被单由楼上快速冲下。如果楼梯火势猛烈而不能强行通过时,可以利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布条连接成绳子,将一端拴在牢固的门窗或其他重物上,再顺着绳子从窗口滑下。如果火灾威胁严重、有生命危险时,若楼层只有二三层高,可以考虑从窗户跳下,跳前先向下抛一些软质物品,然后用手挟住窗子往下滑以尽量缩短高度,要脚先落地以保证生命安全。逃离时千万不要乘电梯,以防电路断掉后困在电梯中。

③争取时间,等救援。当各种逃生之路均被切断时,则应退回居室内,采取防烟、堵火措施,关闭门窗,并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的时间。要用多层湿毛巾捂住口鼻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可向室外扔些小东西,夜间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有手机或室内有电话的,用手机或电话同外界加紧联系,争取时间使外界尽快来救援。

二、防盗

某校连续发生了3起计算机被窃案,损失近20万元。面对犯罪分子的疯狂作案,公安机关和学校保卫部门迅速组织力量侦察设伏守候,当罪犯再次行窃时终被当场抓获。经查,犯罪分子顾某系该校一名因学习成绩不合格被退学的学生。顾某当年以较好成绩考入该校,进校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认真读书,一年下来几门主课均不及格,遂被退学。退学后,因家庭经济条件差他并没有回家,想留城经商又缺乏资金,便伙同当临时工的老乡施某和李某到各学校行窃。几次得手后贼胆越来越大,竟敢到母校行窃,终于受到法律的应有制裁。

某重点高中校学生朱某,从小聪明伶俐,学习成绩拔尖,又有一手好书法,曾获所在县、市中学生大赛第一名。1997年以较高的成绩考入该重点高中。朱某入校后喜欢打扮、好赶时髦,父母每月给的500元生活费常常入不敷出。一次,他的300元钱突然“不翼而飞”了。这时,他不是去报案,而是想伺机进行报复。于是,找到另一高校的学生刘某,一齐商量如何“寻找财路”。刘某因经济拮据也正想“寻找财路”,两人一拍即合,遂相互为对方提供宿舍钥匙以及有关上课等作息活动情况。朱某趁刘某所在班级上课时,窜至刘某的房间行窃,仅几分钟便窃得随身听、照相机等物品一书包,临走时还捎带偷走一辆自行车,销赃后与刘某分获赃款1000余元。仅仅过了几日,刘某也以同样的手法窜至朱某的寝室窃得一包物品,并由朱某送出学校大门。当他们再次销赃时被学校保卫部门查获,朱某、刘某均受到了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