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少年百科知识1:社会生活卷
17888000000016

第16章 民俗风情篇(16)

贝壳币

非洲部分民族和太平洋的一些岛屿用贝壳作钱币,叫“加里乌”,600个加里乌可以买一整匹棉布。

珠币

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地区,从公元9世纪起就用玻璃珠子当货币。珠币价值很高,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人们不肯轻易出手。

金币

早年墨西哥的兹德克人,曾使用过金铸成的小金人。金人头上戴着帽子,样子十分惹人喜爱。有的铸成一把小金斧,造型十分精致。世界上价值最贵重的金币是1654年在印度发行的金坨子币,每枚直径为136毫米,重2.177公斤。这种金币传世不多,已知的最后一枚于1810年在印度的比哈尔邦失踪。现今,只有伦敦的大英博物里藏有这种金币的残片。

羽币

圣克鲁斯群岛上的居民使用羽币。羽币由鸽子的深色羽毛制成,再配上一种稀有鸟类--绣眼鸟的羽毛,其形态绚丽多彩。

骨币

印度尼西亚北部用母牛头骨作货币,头盖骨的大小决定货币价值的多少。

石币

世界上最大的石币要算西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美属亚布岛上流通的一种石币。这种叫“分”的巨大石币,直径达5米,重数吨,其形状像个大石磨的磨盘,中间凿有一个圆洞眼,为的是搬运时便于穿进木棍和绳子。在当地,一枚直径为0.5米的石币,可以买一头小猪和1000个椰子;而直径为1.2米的石币就可以买一只独木船或一个妻子。该岛自从成为美国的殖民地后,美国官方对征税问题十分为难,因为这些巨型石币很不容易运走。后来终于想出了办法,即在征为税款的石头上打印记,使其退出流通范围。

世界上很多货币造型丰富多彩,在艺术价值上值得人们欣赏或收藏。

◆瓷都景德镇

在中国,有一种泥土烧成的器物与它的国家同名;在中国,有一个南方小镇用一位皇帝的年号命名。是谁能有如此大的名号,又是谁能有如此的殊荣?这就是瓷器,就是景德镇,一个千年窑火不熄的东方之城。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濒鄱阳湖,北靠长江,面积5248平方公里。景德镇与河南凤仙、湖北汉口、广东佛山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镇”,1982年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景德镇烧瓷的历史由来已久,史料上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而新平,就是景德镇最早的名字。这样算起来,景德镇生产陶瓷已经有2000年之久了。

唐代,当时改称昌南的景德镇出了两位烧瓷匠人,他们把自己制作的瓷器千里迢迢运到长安,以求卖出个好价钱。他们的瓷器质地细腻,酷似美玉,人们纷纷购买。有好事者又把买来的瓷器进献给皇帝,景德镇的瓷器立刻受到了皇家的喜爱,从此,景德镇开始为朝廷生产贡瓷。从宋代开始,景德镇独创了一种叫做青白瓷的新品种。这种瓷器青中有白,白里泛青,釉色像玉一样润泽有光,在温润的釉色下,刻花、印花的纹饰清晰可见。在崇尚白色的元朝统治者眼里,景德镇烧制的青白瓷,就是上天赐予的珍宝,很快,立足未稳的元朝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专门督促瓷器的生产。元朝中期,景德镇的白瓷烧制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是高岭土的发现和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制胎法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瓷器的物理性能,使瓷器的烧制温度达到了1300摄氏度以上,出现了世界陶瓷史上划时代的高温硬质瓷。

也许是受到波斯人装饰风格的影响,一种在素白色的坯体上描绘图案的釉下彩技术,这时在景德镇趋于成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青花瓷。

元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逐渐扩大,景德镇的青花瓷很快成为阿拉伯人喜爱的商品。他们发现这种来自中国的神妙之物完全不同于当地的陶器,它质地洁白细腻,上面装饰着鲜艳的蓝色花纹,轻轻一敲,就会发出银器一样的声音。很快,这种青花瓷就成为那里的苏丹和贵族们陈列在宫室里的奢侈品。

明朝建国的第二年,景德镇就设立了御器厂,由朝廷委派督陶官并由国家投入资金,专门为皇室和朝廷大臣们烧制祭祀和生活用品。十五世纪初,三保太监郑和携带大量丝绸和景德镇烧制的瓷器,七次出使当时称为西洋的南亚和西亚诸国,诱发了中国海外贸易的热潮。当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瓷器出现在欧洲人面前时,引起了上流社会狂热的追捧。一时间,中国瓷器的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被欧罗巴人称为白色的金子。英格兰人还用瓷器来称呼、表示生产它们的未知国度--China。

景德镇的瓷业生产离不开水。流经镇上的昌江,带来了上游的制瓷原料,又带走烧好的瓷器。这些瓷器用木船装载,顺昌江而下,进鄱阳,入长江,行销全中国。烧瓷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景德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

公元1644年,清朝顺治皇帝入关,把景德镇的陶瓷业又带入了一个鼎盛时期。清朝把明朝的御器厂改为御窑厂,选派内务府官员驻厂督造,这时的制瓷技艺日益精湛,品种也更加丰富多彩。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中的玲珑瓷、粉彩瓷和高温颜色釉,正是在这期间发展起来的。

2003年,中国第一架载人航天器发射成功,景德镇人无比自豪地说:“跟随杨立伟上天的,还有我们景德镇造的呢!”这次景德镇飞上太空的产品,却不是陶瓷,而是宇航员的座椅。从木质传统的水车到生产尖端的产品的转换,景德镇仅仅用了30年时间。

◆国际愚人节

每年4月1日,是西方和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的纪年法--格里高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就在4月1日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在4月1日互相愚弄成为法国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象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象过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4月1日的鱼宴也别开生面。色宴的请帖,通常是用纸板做成的彩色小鱼。餐桌用绿、白两色装饰,中间放着鱼缸和小巧玲珑的钓鱼竿,每个钓竿上系一条绿色飘带,挂着送给客人的礼物--一个精巧的赛璐珞鱼,或一个装满糖果的鱼篮子。不言而喻,鱼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鱼做成的。

在愚人节的聚会上,还有一种做假菜的风俗。有人曾经描述过一个典型的愚人节菜谱:先是一道“色拉”,莴苣叶上撒满了绿胡椒,但是叶子的下面是牡蛎鸡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实是甜面包屑和鲜蘑;此后上的菜还有用蟹肉伪装的烧鸡和埋藏在西红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饭后,客人还可以从丸药盒里取食糖果。

不过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出其不意地把钱包拽走。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会踢它。小孩们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一边喊着“四月傻瓜”,一边笑着跑开去。每逢愚人节,动物园和水族馆还会接到不少打给菲什(鱼)先生成莱昂(狮子)先生的电话,这常常惹得工作人员掐断电话线,以便减少麻烦。

如今的愚人节在美国已主要是淘气的男孩子们的节日了。媒体也纷纷加入“制造新闻、愚人一笑”的行列,一句话--骗你没商量!

◆西方情人节

中国有七夕情人节,西方也有自己的情人节,叫“圣瓦伦丁节”,起源于古代罗马,于每年2月14日举行,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关于“圣瓦伦丁节”名称的来源,说法不一。

有的说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是暴君Claudius当政。他频频发起战争,弄得民不聊生。为了将战争进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龄范围内的男子,都必须进入罗马军队,以生命为国家效劳。自此,丈夫离开妻子,少年离开恋人,整个罗马笼罩在绵长的相思中。对此,暴君大为恼火,竟然下令禁止国人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要求已经结婚的毁掉婚约。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爱情。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Valentine’不忍看到一对对伴侣生离死别,于是为情侣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结婚典礼。但是,事情被暴君知晓了,于是他将修士打进大牢,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公元270年的2月14日。人们为了纪念Valentine,就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ValentinesDay。

而一本英语辞典上注释说,二月十四日的范泰伦节(情人节),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据说鸟类在这一天开始交配。那时的风俗是在牧神节期间每个青年男子从一只盒子里抽签,盒子里放的是写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条子。抽到谁,谁就成为那个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后来这个节日改为纪念一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圣徒。

古罗马青年基督教传教士圣瓦伦丁,冒险传播基督教义,被捕入狱,感动了老狱吏和他双目失明的女儿,得到了他们的悉心照料。临刑前圣瓦伦丁给姑娘写了封信,表明了对姑娘的深情。在他被处死的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现在,在情人节里,许多小伙子还把印有求爱的圣瓦伦丁的明信片剪成蝴蝶和鲜花,以表示心诚志坚。姑娘们则将月桂树叶放在枕头上,希望梦见自己的情人。通常将一枝半开的红玫瑰作为情人节送给女孩的最佳礼物,而姑娘则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为回赠的礼物。据说,巧克力成份之一的苯基胺能引起人体内荷尔蒙的变化,跟热恋中的感觉相似。

还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在古罗马时期,2月10日是为表达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2月15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

在古罗马,青年男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把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以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最终坠入爱河并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为情人节。

在西方,情人节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在这一点上,情人节体现出的,不正是古罗马人设计这个节日的本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