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妻子,也支持她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可是,妻工作太认真,太辛苦,我好心疼。我敬重妻子,却受不到她的熏陶,至今仍是一员百姓。但我在家里有强烈的参政议政意识,时不时能帮她出个主意,也总被“官妻”采纳。妻总是笑着说,你在单位办公室主任当得不错,在家里也是高级参谋嘛!我总是给她鼓劲:你是本科生,素质高,起点又好,当今社会重视培养和提拔女干部,你好好干吧。你安心做公仆,我也甘愿做主人。
(原载1998年7月1日《株洲广播电视报》)
大食堂权作小厨房
1991年,我和大学同学的未婚妻刚刚参加工作,分别在相距约二十公里的两个镇。由于中秋节放假,前一天我就来到她那里。她说:“明天,我们俩像模像样地过一个中秋节。”我说:“食堂停火了,我们又没有地方做饭,怎么过节呀?”她神秘兮兮地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大清早,她就把我叫醒了。我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嘟哝着:“起这么早干吗?”她说:“我们买菜去。”我狐疑地问:“到谁家里做饭呢?”她捏着我的耳朵,说:“我从食堂大师傅那里拿了钥匙,我们就把镇政府的大食堂当作家庭小厨房用!”
我从来没有自己做过饭,买什么菜我一点没底,就跟着去吧。到了菜市场,她先后买了牛肉、猪肉、鲫鱼、芋头、茭白、茄子、辣椒、生姜等等,她买一样,就往我手里一塞,我就老老实实提着。她还买了几个苹果、橘子、月饼。我则顺手拿过两瓶啤酒。然后,我们吃了米粉。
打开食堂大门,我们俩便忙着择菜、洗菜。我剖了鱼,刨了芋头,切好辣椒、茄子、茭白和生姜,她把牛肉、猪肉切成丝。“好了,可以休息一下了,十一点半开始煮饭炒菜。”
食堂里有两个烧藕煤的炉膛,她把底下的盖子打开,炉火便迅速往上蹿。我淘好米,放进高压锅,然后放在一个炉膛上。不一会儿,高压锅吱吱地响起来。她则在另一个炉膛上放上锅子,一个接一个地炒起菜来。瞧那架势,还像那么回事。看着她满脸是汗,我连忙找来一本杂志,站在她旁边帮她煽风。
我还没有吃过她做的菜,不知道她的厨艺究竟如何。待菜都做好了,她指着桌上的菜,一一介绍道:茭白炒牛肉、红烧鲫鱼、瘦肉汆汤、焖芋头、辣椒炒茄子。“看你的架势不错,看颜色还像那么回事,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我打趣道。“来,开啤酒,过中秋!”她爽朗地笑着。
“味道还真不错耶!看来我这辈子口福不浅呀!”连续试了几个菜,我不觉暗暗惊叹她的厨艺,于是一边端起酒杯跟她碰杯,一边开起了玩笑。“人家试婚,你是试厨呀!”她端起酒杯,狠狠地跟我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如果你要试,就让你试个痛快,等会再去买些菜,晚餐再让你开眼界!我就不信,吃了味道鲜美的菜,你还吃得进月饼!”
“哈哈哈哈”我们俩开怀大笑起来。
(原载2010年9月17日《中国国土资源报》)
瞎指挥
我拿了驾照几年了,因为没有车开,所以驾照到手之后从未摸过方向盘。但我自信自己驾驶技术扎实,悟性好。每次老婆开车,我都爱充当指挥:哪里掉头呀,右拐还是左拐呀。老婆对我也是充分相信。所以,我的指挥棒很灵。
一天傍晚,我随老婆的车去一中接女儿回家。我们经建设路往南走。快到电脑大市场时,我突然想起几天前那个晚上,我去一中参加家长会,看到几部小车在四桥前那个路口左拐,开往一中。我便决定也走那个路线。于是我对老婆说,走左转弯车道,准备左拐。老婆便把车驶入左拐车道。不料,还没到四桥前面那个路口,那里还有另外一个路口,我们的车子占在左拐弯车道而不能左拐。而恰遇直行红灯,又不能直行。我们的车挡着后面需要左拐的车。老婆嘟哝了一句:“瞎指挥。”
直行绿灯亮了,老婆欲驶入直行车道。我说:“前面要左拐了,不要改车道。”走到四桥前面那个路口,左边醒目的禁止左拐标志让我傻了眼。再看通向一中的那条路面,明显划着从一中向建设路方向单行的箭头。
然而,我们的车已经左拐弯,逆行已经无法改变。我似乎为自己指挥失误而羞愧,口里念念有词:“那天晚上我明明白白看到那么多车在这里左拐开往一中的,怎么会是单行道呢?”但发现局势已经无法挽回,只能硬着头皮,装着底气十足的样子对老婆说:“时间已经来不赢了,女儿等了好久了,看来我们只能违章逆行了。”
在接到女儿往回走的路上,老婆终于忍不住对我吼道:“你看你,今天是我的新车上车牌的第一天,你就指挥我连续两次违章,先是违章占用左拐弯车道,接着逆向行驶。还不知道要被罚多少款,扣多少分。”我自觉理屈词穷,一言不发。直到车开到小区里停了下来,人都下了车,我才嘟哝了一句:“那里怎么晚上可以逆行,而白天不行呢?”
我为女儿起名字
为孩子起一个好名字,确非易事。环顾七邻八舍,总觉得大多数人家孩子的名字起得没有特色。要么男孩千篇一律的俊、浩、华、涛,女孩是早已听厌的惠、芳、萍、燕等。于是,从自己连对象都没着落的时候起,我就一直琢磨着将来给自己的孩子起个好名字,并且定了四条原则:一是不落俗套,尽量避免与人雷同;二是名有其义;三是用常见字,让人家一听便清楚,一看就明白,免除多费口舌和翻字典之苦;四是名不随性别,生男生女,均取此名。
一次,我偶然写到“州”字,灵感告诉我,这就是我要找的字!“州”字意思很普通,只有“行政区域”一说,一般用于地名。但我一想到“神州”,便觉得“州”字确乎其神。同时,其字形也很美,特别是行书、草书,飞龙走蛇,一气呵成。然而,把我的姓“杨”字与“州”字连起来,却有地名“扬州”之虞。我思来想去,觉得应该在两个字之间加一个字形简单的字。静坐默想,“之乎者也”,觉得“之”字正好。反复念读,总认为无论是义、形、音,这都不失为一个好名字!怀着激动的心情,我郑重地告诉妻子,我要为宝贝起名为“杨之州”,妻子笑着同意了。
女儿出生后,“杨之州”这个名字也在左邻右舍、同事上下、亲朋好友中传开了。许多人觉得此名与众不同,便问我何意。我爽快地告诉他们,爱女的名字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说明我和妻子一起来到株洲工作的经历——我是祁阳人,妻是宁乡人,我们俩在大学既是同班同学,又是一对恋人,毕业后一起被分配到株洲县工作,为我们的爱情增添了喜庆色彩,此中“之”作动词“到、往、去”解,“之”与“州”相连形似“洲”,而“株洲”的“洲”在中国地名中独一无二,因此此处隐含“株洲”之意;二是对爱女寄予期望,希望她长大后能成就一番事业,此中“之”作助词“的”解,“州”作“地域、地方”解,引申为“事业、天地”。
同时,我还骄傲地补充道:爱女的名字是我起的!
(原载1995年12月17日《株洲日报》,1998年6月14日《株洲广播电视报》)
女儿酒桌变魔术
当时不到6岁的女儿,为了让我和她妈妈少喝酒,竟然在酒桌上神不知鬼不觉地变起酒变水的魔术来,让我和她妈妈在觥筹交错之中,喝进口里的全是矿泉水。
那天,有人请吃饭,我们一家三口被邀出席。入席时,女儿抢先入座,接着叫我坐在她右边,妈妈坐在左边。我起初不肯。因为前几次她总是抢我们的酒杯,不准我们喝酒,结果我们喝酒不成,大家也都不愉快。于是,我严肃地对她说,不准抢我们的酒杯,好不?她神秘一笑,不抢就不抢,随你们怎么喝,喝醉了我不管。大家听后都笑起来。
然后,她吩咐服务员拿来一瓶矿泉水,两个跟我们一样的小酒杯,还有一个大杯子。待大人的酒杯里都倒满了酒,她也将自己的小酒杯和大杯子里都倒满矿泉水。主人问她喝什么饮料,她说什么也不要。
主人开始敬酒,女儿没有说半句反对我们喝酒的话,更没有抢我们的酒杯,我想,女儿到底还是听话,心里特别高兴。待我干了杯,却感觉喝下去的不是酒,而是水。我清楚地记得主人明明往我的酒杯里倒满了酒的,难道酒瓶里装的是水?不可能吧?!绝对不可能!我又不好作声,便留心观察起来。
主人又往每个酒杯倒满了酒,新一轮敬酒就要开始了。这时,我注意到,女儿偷偷将我的酒杯端起,然后将里面的酒倒到地上,又将她面前那个装满水的小酒杯端到我的面前,接着端起大杯子往她面前那个小酒杯里加满水。就这样,妻子酒杯里面的酒也被她偷梁换柱变成了矿泉水。哈哈,我终于发现了女儿的秘密。
妻子几次对着我皱起眉头,我首先装着没看见,大大方方地接受大家敬酒,然后回敬。接下来,我神秘兮兮地对着妻子眨了眨眼睛,并把眼光瞟向女儿。这时,妻子才注意到女儿的小动作,不由得笑了起来。
由于喝酒的速度加快了,女儿也更忙了。她一直在全身心投入到酒变水的魔术之中,自己很少夹菜。渐渐地,有些酒量小的抵不住了,开始胡言乱语,只有我和妻子,面不改色心不跳,不管哪个敬酒都是来者不拒,而且欣然回敬。
我几次三番将女儿喜欢吃的菜往女儿碗里夹,她却很少顾得上吃,还在认真地玩着她的魔术。最后,除了我们一家三口没醉,其他的人有的伏在桌子边,有的躺到沙发上,还有的当场呕吐,全醉翻了。
敢跟老娘比,你们还嫩了点!女儿竟然板着脸说出这样一句话,差点没让我和她妈笑死。
(原载2010年6月4日《中国国土资源报》)
女儿的幽默
女儿具有幽默的天赋。下面是她六岁时的三个小故事。
我、她妈还有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谈到天才、人才和庸才的问题。我讲了一些观点,说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包括天资、勤奋和机遇三个方面,其中天赋最重要,天生聪明胜过百倍努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当然不能缺少;机遇也很重要,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刚一说完,当时只有六岁的女儿就大声嚷嚷:“我爸爸是天才,妈妈是人才,我是庸才”。举座皆惊!我问她为什么这样说,她有板有眼地解释道,爸爸好多事都会做,聪明,当然是天才;妈妈当乡长,肯定是人才;我什么都不会做,只能算庸才。她的话让我、妻子及朋友们笑得前俯后仰。我们细细一琢磨,觉得她领会得很深很透,说得也很到位,我们几个大人不能不佩服她那快速的反应和幽默的天赋。
一天,我与妻子说笑,我说我听到单位的头几次在全局的大会上将“诱惑”的“诱”读成“秀”,堂堂的局长连这个简单的字都不认识,让人笑掉大牙。还有,我们局里有人在说普通话时把“感冒”读作“减冒”。正在看电视的女儿突然转过身来,一字一顿地用普通话对我们说:“秀-禾-减-冒-了”。我和妻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待回过神来,禁不住捧腹大笑。原来,电视里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女儿把我说到的两件事联系起来,还将剧中的主人公秀禾搬了进来,不失时机地幽了一默。
女儿不乏任性。一次,她在做家庭作业时不听她妈妈的讲解,结果把一道数学题做错了。妈妈批评她,说她任性。她反唇相讥道:“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不也任性吗?”至于那总统和首相姓甚名谁,是否任性,如何任性,她又何从知道?小小年纪的她,竟然将自己跟总统和首相去比,将总统和首相的所为当作自己做错事的借口,真是幼稚的狂妄。我和妻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父亲的葡萄情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知道家门前有一株葡萄。枝蔓一部分顺势爬在杂屋顶上,一部分爬在用圆木和竹竿搭成的高高的棚架上。
夏天,葡萄熟了。晚餐过后,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乘凉,吹着盛夏时节清凉的晚风,摘下最早熟透的几串葡萄,洗净了全家人围坐着尝鲜。
为栽培好葡萄,父亲在当时紧张的挣工分年代,忙中偷闲,花了不少功夫,费了诸多苦心。每年春天,葡萄抽出新枝,他便隔三差五地搭着梯子爬上葡萄架,疏剪过密、弱小的嫩枝,掐除部分花穗、果穗。夏天则注重施肥,及时打药防虫防病,还要在葡萄开始成熟时想尽办法趋赶偷食的麻雀。我曾经常受父亲的嘱咐,用大半节已破成四根竹片的两米左右长的竹筒往地上摔打,发出响声以赶走麻雀。冬天,父亲将长蔓剪除尾部细弱的一截,将细弱的蔓短剪以利次年萌发长粗,将病虫危害的蔓则剪除烧掉。由于父亲的精心管理,那株葡萄长得特别茂盛,果实也结得特别多。
那时,远近几个村仅有我家栽种了葡萄。葡萄熟时,来我家看“异果”的络绎不绝。这个赞葡萄穗大,那个夸葡萄粒圆,父母也特别高兴,总是摘下几串最大最熟的葡萄招待客人。接着,乡亲们你说甜,他说香,溢美之词此伏彼起。对沾亲带故、关系密切的,父母还要打发几串让他们带回去给全家老小尝鲜。父母自己不舍得吃,总是趁赶集或附近哪个村放电影、唱戏时摘下一大篮葡萄由母亲提着去卖,换些油盐钱,松缓一下紧巴巴的日子。要知道,在我们那个人多田少的穷乡僻壤,弄一年的工分挣得一家的口粮便不错了,大凡家里有桃、李、葡萄等果树的,都巴望着果子换几个现钱。每次母亲卖了葡萄回来,篮子里总有一些从穗上散落下来的葡萄粒,母亲便洗净了均分给我们姊妹几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