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
17938200000006

第6章 话不在多,有效才是目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效率的年代,在人们的脑海里,时间概念可以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晰。“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在当今社会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节省时间,人们选择吃快餐,为了追求效率,人们总是选择最快的生活方式,微博的兴起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其实沟通也是如此,没有人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去听你的“长篇小说”,尤其是工作繁忙的领导。因此,在和领导沟通之前,为了达到好的效果,需要动动脑子想想怎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意思表达清楚,怎样在领导失去耐心之前把问题说明白。正如李开复所说:“有了客观的意见,你就应该直截了当地去表达,不要做任何事情都像打太极拳一样,会让人不知所云,也会给大家造成很多误会。”

经理:“小张,客户需要的产品使用说明和用户手册邮寄出去了没有?”

下属:“领导,我比较忙,所以交给小刘去做了。”

经理:“那小刘寄了没有?”

下属:“他刚好有个临时会议需要参加,所以还得我去邮寄。”

经理:“已经邮寄了?”

下属:“我刚要去邮寄,客户打电话过来,就产品的使用问了一些问题,我对此一一作了解答。”

经理:“后来呢?”

下属:“后来,这家公司还针对用户手册提了一些意见,希望我们能够做一些调整。”

经理:“那你调整了没有?”

下属:“我正要调整,发现??”

相信很多人和这位经理一样,听到这里已经忍无可忍了。这位下属和领导之间的沟通虽然很长,说了很多东西,但是他不能把话说到重点上,这种拐弯抹角的沟通,其结果显然是失败的、无效的。如果我们不希望领导对我们忍无可忍,就应该用最简洁、最直接的话语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话多不是关键,有效才是目的。

一次,有一位富翁去教堂里听一位牧师传教,刚开始时他认为牧师讲得很好,对此事很有好感,并决定等传教完了,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捐献出来。过了一个小时了,牧师还在讲,这位富翁有点不耐烦了,他决定只捐献身上的零钱,把整钱留给自己。又过了半个小时,牧师的传教还在继续,接近愤怒的富翁又一次改变了主意,他决定分文不捐。最后等牧师讲完了,已经崩溃的富翁不但没有捐钱,还从捐款的盘子中拿走了2块钱,作为自己时间的补偿。

几乎所有的人都渴望有效的沟通,从中获取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信息,如果你像这位牧师一样和你的领导唠唠叨叨几个小时,相信你的领导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好感。

但是在公司里,啰唆是很多员工常犯的毛病之一。他们“自以为是”,为了表现自己,只考虑怎样在领导面前把话说得精彩绝伦,“口吐莲花”,却很少考虑自己的话是否把要告诉领导的真实意思表达清楚,对方是否能够从中明白些什么。

沟通不在话多,有效才是硬道理。要知道你和领导沟通的目的不是向他显示你的口才,而是为了让他听懂并且乐意接受,所以和领导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在表达清楚意思的前提下,把话精简到最短。

有效沟通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作为下属不仅要有这个意识,更需要懂得一些表达的技巧:

1.写出,再删减

和领导沟通的目的在于分享彼此的信息,将信息有效直接地传达给领导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和领导沟通的时候,尤其是领导比较忙的时候,一定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剔除那些用来铺垫和修饰的语言,少说偏离主题的话,尽量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把意思阐述清楚。

日本著名随笔家山本夏彦曾经说过:“写文章最后一个阶段,要修改成好的文章的秘诀就是删减、删减、再删减。”其实沟通和写作是一个道理。当你不知道怎么去和领导沟通的时候,就把自己要说的话先写出来,然后把多余的话删减、删减、再删减。

2.使用通俗的语言

领导是公司的管理阶层,他可能每个部门都或多或少地有些了解,但是不一定都很专业。所以在沟通的时候,不要为了卖弄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这样不仅会让听不懂意思的领导如坠雾中、很没面子,而且会让领导认为你是一个语言能力不足的人,结果导致事倍功半。

3.善于聆听,做个好听众

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领导的观点和想法对自己以后的汇报和深化非常重要。因此,不要急于在领导面前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聆听和领悟。自顾自地滔滔不绝,会让领导认为你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是起不到有效沟通的目的的。

说话感悟

在工作中,没有哪个领导会喜欢那些繁文缛节的空话套话,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更喜欢说话简洁明快、思路清晰的员工。因此,要围绕主题,用尽可能简洁而清楚的语言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沟通不在话多,有效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