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17965800000082

第82章 在全国工交干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

(1979年10月20日)

同志们:

我们的会议已经开了四天,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在全国工交战线进一步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个战役的形势下召开的。会上,大家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干部教育工作的指示,交流了工作经验,讨论了明后两年干部轮训规划,并对解决当前干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开得生动活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计委、全国总工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的代表参加了我们的会议,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和帮助,我们向他们表示感谢。

现在,我根据大家讨论的情况,讲几点意见。

一、一年来工交战线干部教育简要情况

工交战线的干部教育工作,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推动下开展起来的。在今年4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同志指出:“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缺乏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能力,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这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严重障碍。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和经济战线的同志,要努力学技术、学业务,逐步地使自己成为内行。在三年中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把企业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普遍进行轮训。”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不搞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是一句空谈。培训工人、干部现在就要着手,不然就要吃亏。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指示,极大地推动了工交战线干部教育工作。

国家经委从今年3月开始举办了企业管理研究班。在此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工交各部、委、总局也都积极创造条件,办起了企业管理研究班和各种专业学习班。据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6个部、总局的统计,到9月底止,举办的企业管理研究班、学习班,总共轮训了干部161137人,其中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33046人。国家经委举办的三期企业管理研究班,共轮训了工交战线负责干部342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交战线干部的培训工作已取得了一些经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资料,师资队伍开始组织起来,培训基地正在恢复和建立。可以说,培训干部工作这个车轮已经开动起来了。这一工作普遍受到了广大干部的拥护。参加学习的同志讲:“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学习班,反映了广大干部的要求,体现了党对干部的关怀,是实现新长征的重要起步。”

一年来,工交战线的干部教育工作有哪些主要收获呢?

1.提高了对掌握经济规律的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

在轮训中,各地区、各部门的研究班都把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为重要内容,并且联系实际,回顾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普遍提高了认识,深刻感到,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什么时候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我们的建设事业就发展;什么时候违背了经济规律,我们的建设事业就会遇到挫折甚至倒退,就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在学习中,大家结合实际,拨乱反正,批判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对经济工作的干扰,分清了理论是非、路线是非、政策是非。过去,许多同志不敢讲社会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不敢讲利用价值规律,不敢讲按劳分配和利润,不敢讲物质利益原则,把这些统统当成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来批判。人们的思想受到很大禁锢。通过学习,理论上弄懂了,精神枷锁打碎了,思想上来了一次大解放。许多同志表示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研究经济规律,学会运用经济杠杆、经济办法,把经济工作做好。

2.提高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习了企业管理的基本业务内容。

过去,由于林彪、“四人帮”把抓企业管理作为修正主义的“管、卡、压”来大批特批,使人们不敢讲管理、不敢抓管理,还有不少企业领导同志不学管理、不懂管理。通过学习,大家提高了认识,澄清了是非,消除了余悸,认识到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越是现代化,对管理的要求越严格。搞现代化建设,没有科学的管理,社会化的大生产就组织不好,其经济效果只能是少慢差费。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在新长征中必须认真学管理、懂管理、抓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为四化作出新贡献。

学习班把企业管理作为一门主要课程,让学员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业务内容,并且同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企业管理经验、推广当前一些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结合起来。比如,对于在企业里如何加强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如何实行计划管理、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的经济管理、全员培训,如何搞好“三基”工作、民主管理,以及扩大企业自主权等经验,都进行了有重点的介绍和学习。一些部门还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增加了专业管理知识的内容。学员感到切合实际、学了就能用,效果较好。

3.学习了外国的一些管理经验,开阔了眼界,使改进我国的企业管理有所比较和借鉴。

多年来,我们很少了解国外的发展情况,特别对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接触得更少,这对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是很不利的。各地研究班、学习班,都介绍了一些外国企业管理的情况,使大家了解到一些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内容,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我们同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企业管理上的差距。这些国家除重视科学技术的提高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十分重视管理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外国有许多组织大生产的科学方法,是在长期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其中有不少内容,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这对于改进我国的企业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4.培养了一大批热心于企业管理的积极分子,推动了各方面的实际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举办的企业管理研究班、学习班,培养了一大批热心于搞好企业管理的积极分子,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不少同志回原单位后,亲自抓干部教育,抓职工培训,抓企业整顿,抓全面质量管理,抓全面经济管理,抓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地的研究班、学习班,不少是这些同志回去后亲自动员、亲自组织、亲自讲课,带动起来的。沈阳第三钢厂一位副厂长学完回厂后,向厂领导班子汇报了两天,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重视,并决定在厂内立即举办企业管理学习班,由这位副厂长亲自讲课。他还亲自动手,建立、健全了全厂的经济活动分析制度,使企业管理大大前进了一步。

一年来,干部教育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江苏、辽宁等省经委,冶金、一机、化工、纺织等部以及北京市纺织局,在会上介绍的经验都是很好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亲自动手。干部教育工作能不能搞起来,能不能坚持下去,就看领导是不是重视。凡是对这一工作重视的地区和部门,工作就开展得快。如纺织、一机、化工、冶金、铁道等部举办的厂长学习班,都是由部领导同志亲自听汇报,亲自解决问题,有的还亲自讲课,因而取得了较大的效果。据不完全了解,河南、江西、云南、福建、辽宁、江苏、四川省和广州市经委负责同志,在参加了国家经委第一期企业管理研究班学习回去后,很快就举办了各种类型的研究班、训练班,亲自动员,亲自讲课,收到很好效果。有些地区,省市委领导亲自关怀过问,使开办初期碰到的困难能够顺利克服。有的省委第一书记亲自到研究班讲话、作指示。云南省开始没有师资,省经委副主任亲自讲课,一连讲了十一讲,对普及企业管理知识起了很好的作用。

江苏省领导重视,全面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已轮训县属以上企业领导干部12000多人,占总数的28%;其中轮训县团级企业以上领导干部620人,占总数的23.5%。在轮训班中,他们组织同行业对口学习,依靠1/3比较熟悉管理业务的干部,总结介绍先进经验,来帮助大多数不熟悉管理业务的干部,对于推动企业整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北京市纺织局,从上到下层层负责,大抓干部培训。局、公司和厂三级分别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已达370期,参加学习的达20058人。通过培训,干部队伍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学习成果已在工作中得到运用。

2.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通力合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创造办学条件。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长期干扰破坏,干部培训工作停顿了十多年,一旦恢复,困难不少,普遍反映是“三无”,即无校舍、无师资、无教材。面对这种情况,各地区、各部门一不等,二不靠,而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条件,把干部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化工部利用全国几个大型化工联合企业的有利条件,建立了干部培训基地。一机部同吉林工业大学等六所设有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挂钩,在这些院校里设置企业领导干部短训班,解决了培训基地问题。有的地区和部门是在党校、干校或招待所办起了企业管理研究班,一时办不了研究班的就开设定期讲座。江西省在办班时,没有开大会和讲课场所,就因陋就简,自己动手,搭了一个近400平方米的茅棚,既解决了开大会和听课场所问题,又节约了场租费的开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要大大发扬的。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这是办好研究班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我们举办第一期企业管理研究班时,康副总理为研究班规定了“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研究问题,总结经验”的方针。这个方针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从一些研究班的实践来看,贯彻这个方针的效果是好的。研究班的学员,绝大多数是搞了几十年经济工作的同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是带着许多实际问题来参加学习的。研究班要帮助他们去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课程安排上,针对性要强,要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比如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是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而是围绕着怎样把经济搞活和改革经济体制问题,重点学习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商品经济,在工业生产中怎样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如何实现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结合,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病以及改革的方向,如何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内容。这些都是当前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研究班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去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引起了学员强烈的兴趣,效果也比较好。

在学习方法上,提倡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把学习理论和总结经验结合起来,充分发扬民主,开展自由争辩,在认识上不强求统一,让实践去做结论。这样,学员的思想活跃,心情舒畅,有所得益。

总之,一年来干部教育工作形势是好的。当然,发展还不平衡,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地方对培训干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长远打算。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比如:许多单位没有固定的培训基地,缺乏适合学员特点、比较系统的教材,师资队伍也不稳定,经费无固定渠道等,影响培训工作的巩固和发展。这些问题我们准备分别轻重缓急,和有关部门协商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二、按照1981年以前把工交战线县以上企业领导干部轮训一遍的要求,认真落实规划

这次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制定工交战线明后两年的培训规划。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华国锋同志的指示,在1981年以前,把工交战线县以上企业领导干部轮训一遍。最近,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对加强干部培训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这个任务是工交战线贯彻三年调整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像抓工业生产计划,基本建设计划,挖潜、革新、改造规划一样去抓落实。这是硬指标,不是软任务,是必须落实兑现的。

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叶剑英同志在建国3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已经讲得十分清楚了。它已经成为能不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关键问题,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最近,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需要一些专家、懂行的人,现在不懂行的人太多了,‘万金油’干部太多了”,“按经济规律办事,就要培养一批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我们工交战线领导干部的状况,概括起来说是:文化水平低,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低,熟悉业务的专业人才少,而且年龄偏大。干部队伍的这种状况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政治任务极不相称,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据不完全的调查,全国县团以上企业领导干部中,熟悉业务、懂技术、懂管理的不到1/3.昆明市工交企业厂一级领导干部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仅占4.6%,高中程度的占10.4%,85%是初中或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其中1%是文盲。北京市一个专业公司有12个工厂、2个研究所,副厂长(包括副所长)以上领导干部76人,平均年龄47岁;从大学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中提拔的16人,从工人中提拔的29人,剩下的31人是从部队或其他行业转来的。他们中,对本职工作拿得起来的24人,占31.6%;能应付着凑凑合合干的33人,占43.4%;对企业工作基本不懂的19人,占25.0%;真正懂财务管理的只1人,占1.3%。由于技术业务水平低,产品合格率下降时,厂领导不从生产管理中找原因,却把检验科的人骂一通;科研技术工作有分歧意见时,官司打到领导那里,领导无法表态。河北省一个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化肥厂,换了八茬领导干部,生产都没搞好,最后选了一名优秀的公社书记去,生产还是上不去,“不是驴不走,就是磨不转,即使驴走了,磨也转了,还是不出化肥面”。原因是领导不懂生产,不会管理。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经委对参加学习班的25名厂长进行了一次入学测验,题目都是企业管理方面的普通常识,如什么是成本构成、流动资金,八项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等,测验结果只有6人及格,1人交白卷,平均40分。上述例子,在工交战线不是个别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如果再不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加以改变,将要犯极大的错误。

从干部本身来讲,绝大多数人都迫切希望组织上给以培养与提高的机会,以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我们的干部队伍,原来的文化基础和业务技术水平就不算高,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年纪熬大了,思想搞乱了,业务搞丢了,搞现代化不会了”。他们自己很苦恼,群众也着急。他们中蕴藏着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国家经委三期研究班每期都有许多年过六十的老同志来参加学习,有的同志行动都不方便了,还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反映了广大干部为四化努力学习的精神面貌。现有这批干部是当前组织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领导骨干,其中不适合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只是少数。他们的技术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各级领导工作质量,也必然影响下一茬干部的培养。如果我们不抓好现有干部的培养提高,我们就脱离了现有干部基础,就脱离了广大干部群众,作为领导机关来讲,就是失职,党组织就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有的同志讲,光批“长官意志”,不去提高“长官”,今后怎么当干部!这个意见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一些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对企业经理、厂长的选拔培养是下了很大本钱的。企业领导人经常到培训中心、研究中心去学习进修,大批企业领导人出国考察。他们的职工教育也非常发达。他们把培养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日本叫“能力开发”,联邦德国叫“头脑资源”的开发。国家把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作为重大决策,企业把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作为重要“经营战略”任务之一。我们在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如果不在人才培养方面,从现在开始就作战略部署,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如何能在20年内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呢?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领导人都认识到了。有些单位缺乏长远打算,“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舍不得花力量去组织培训,舍不得送得力干部去学习,把生产当成硬任务,把培养人当成软任务,这是一种错误倾向。各级经委、各工业主管部门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希望大家回去,认真抓落实规划,列出轮训企业干部的名单以及实现规划的措施,11月底报国家经委。今后,国家经委每年开会检查一次,做得好的表扬推广,做得不好的批评督促,务必在1981年以前,把县以上企业领导干部轮训一遍,完成党中央、华主席交给我们的任务。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提几点意见:

1.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解决培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工交各部、各级经委(或工交政治部)要有专门机构抓干部和职工的培训工作,并作为一门经常性的业务抓起来,要有一名负责同志参加具体领导。要着手建立永久性的培训基地,如研究班、训练班、干部学校、培训中心等。可以单独办,也可以和党校、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合办。总之要因地制宜,利用各种条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办好。要认真解决教材问题,务请中国人民大学在今年内编出供企业领导干部学习用的《工业管理概论》和《企业管理概论》,作为企业管理研究班的教材,并供各地区、各部门轮训干部时参考。研究班的专题报告,将陆续选编,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特点,编写适合轮训对象需要的教材。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从有一定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选拔一些师资,逐步建立起一支少而精的专业教师队伍,并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要提高现有师资的教学水平,分期分批派他们到我们的企业管理研究班和重点财经院校、工科大学的管理专业去学习进修。还要逐步创造条件,选派少数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到国外去培训。经费问题,各地区、各部门应根据节约的原则,制定明后两年干部轮训经费预算,首先从已有的渠道解决,没有渠道和不够的,可会同财政部门商定。考虑到干部培训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今后拟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使培训经费有一个固定的渠道。

2.要把干部的培训和考核结合起来,从明年开始,各种研究班、训练班,要建立考核制度,学习结束时要作出学习评语存入档案。今后提拔企业领导干部要有业务能力的考核,业务能力不够的要先补课,合格后再任命,不要勉强凑合。总之,不懂得现代化要领导现代化是不行的,在这个问题上不下决心,不树一个较高的标准,企业就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火车头,提高三个水平就没有领导核心和组织保证。

3.积极着手培训一批具有专门知识、技术管理水平较高、年纪较轻的企业领导干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现代化的程度将日益提高,干部将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因此,只有一种短期轮训的形式是不够的。同时,由于中青年干部将大量增加,对他们在技术业务知识、管理知识方面的要求,理应更高一些。今后可以考虑挑选一些人到高等院校去作一年以上的进修学习,系统学习一些专门知识。此外还要挑选一部分年轻优秀的干部到国外去培训,条件是: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中专以上的文化程度(其中大多数应是大学毕业水平),工作成绩优秀,有五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并初懂一门外语的企业领导干部或中层干部、车间主任。经过短期外语训练后,送到国外企业或学校去培训。现在中国企业管理协会正与国外联系,只要条件合适,即可向国外派遣。第一批已由中国青联出面和日本谈妥,60人左右,准备在今年11月中旬集中学外语,明年4月份派出,在国外学习一年至两年。日本、联邦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时期,都曾派出大批经理、厂长到美国去培训,对恢复本国的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也曾派了不少干部到苏联和东欧国家去学习,效果也是好的。国家经委考虑明年小批试验,取得经验后逐步扩大规模。希望各地、各部门抓紧干部挑选的准备工作,外语语种可先考虑英语、日语、德语。会后由国家经委发个通知,请各单位按通知要求在年底前把出国培训预备人员调查表报上来。各单位还要尽可能利用外贸和技术引进的机会,有计划地挑选一些优秀干部出国培训。此外,我们还准备邀请国外一些企业管理专家、教授学者来国内讲学,或到一些企业去“诊断”,帮助改进企业管理。

总之,要千方百计地把培养人才的工作抓起来。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一个高质量的人才基础,实现四个现代化只是一句空话。

三、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协同配合,抓好工交战线的全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目前,工交战线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很不适应的。根据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1808万职工中的调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1.4%,其中尚有8.32%的文盲和半文盲。煤炭、林业、轻工等系统,有的单位职工中文盲达10%~15%。技术等级方面,据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平均技术等级为三级左右,三级工以下的占63.15%,技术人员占1.6%。据有的单位调查,管理人员中受过专门训练的只占5%,受过短期训练的占2%,90%以上的人未受过任何训练,很多人连一般的管理知识都不具备,更缺乏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知识。这种状况正是企业事故多、消耗高、质量差、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果差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抓好各级各类的职工教育。最近,全国总工会、教育部都召开了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会议,我们都要很好地在企业中组织贯彻会议精神。要实行全员培训的方针,对企业内部的全体人员规定不同的要求,分期分批地进行训练,并逐步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的全员培训体系,使人人参加学习,逐年得到提高,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职工培训要以现场培训为主,普遍组织业余教育,有条件的要进行脱产培训。最近几年内,应当将“文化大革命”以来参加工作的青年工人作为职工教育的重点对象。对一些技术比较复杂或关键岗位的工人应定期进行脱产培训。对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工人,应以普及初中文化教育和初级技术教育为主。对于已经具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工人,要进行高中文化和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还要积极举办职工高等教育,吸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水平的职工继续学习。对于青壮年职工中的文盲、半文盲,要坚决在1980年底以前扫除。

在工人培训中,首要的是解决技术不合格的工人上岗位的问题。要结合今年的调资工作,按照主管部门颁发的技术等级标准普遍进行考工,既要考理论知识,也要考操作技术,联系平时贡献,择优晋级。凡是技术不合格的要进行培训,争取在明年内全部解决这个问题。今后一些关键技术岗位,要经过考试,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才能上岗位。企业招收新工人要逐步实行考试,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用。进厂后要先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生产操作的基本训练,进行安全规程教育、纪律教育。要指定老工人进行指导,签订师徒合同,实行包教包学。出徒时要经过考核,合格的才能上岗位独立工作。要建立技术考核制度,每年进行一次技术考核,考核的成绩要记入个人档案,作为今后晋级、调资的重要依据。

2.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企业的基层干部,如车间主任、工段长等是生产第一线的指挥者。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水平。这些干部必须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还要会做人的工作。要分别提出对这些干部的技术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具体要求,由企业负责在三年内轮训一遍。今后,一定要从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工人或技术人员中选拔基层干部。目前,有的单位试行基层干部选举制度,建议对候选人进行业务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考核,由广大群众进行评议以后再履行选举手续。

3.对于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要进行培训。当前要注意抓好中青年技术人员的培训。40岁左右的中年技术人员是骨干技术力量,他们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各地区、各部门要在所属高等工科院校举办研究班、进修班,对他们分期分批进行轮训,争取尽快地培养出一批技术业务专家来。对于“文化大革命”以后毕业的青年技术人员,主要是搞好“补课”,使他们能尽快适应技术岗位的工作。要加强外语培训,无论是中年还是青年技术人员都应该掌握一种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今后提拔工程师,规定必须掌握一门外语。各部门要修订工程技术人员等级标准,每年进行一次技术考核。职工中经过高等和中技教育的,也可以申请参加技术人员的考核。考核成绩(包括实际工作成绩)达到哪一级水平,就应给予哪一级的技术职称和待遇。

4.管理人员的培训很重要。和外国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管理方面的差距比技术方面的差距显得更大。管理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比技术的影响还大。因此从现在起,就要着眼于管理人才的培养。目前,企业中受过专门训练的管理人员很少,而现有的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管理专业的学生也很少,短期内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立足于从在职职工中培养管理人才。各单位要从现有的干部中挑选一批人去学管理,有的可以送到高等学校去进修,有的可以组织短训班进行专门训练。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到国外去培训,培养一批精通管理业务的专家。企业管理人员今后要像技术人员那样,确定正式的管理职称,定期进行业务技术考核,促进管理人员钻研业务技术。

5.为了培养后备人员,各工业部门、各级经委要积极协助和支持教育部门办好理工科大专院校、经济院校、工科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充分挖掘潜力,积极扩大招生规模,争取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质量的人才。要逐年加强学校的基本建设,更新实验仪器设备,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努力造就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了适应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建议教育部增办经济管理的专业学院,并在现有院校中恢复或增设经济管理专业,扩大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有条件的院校要积极筹办干部班,使一批年轻优秀的领导干部能在高等院校得到深造。

这次会议,是工交战线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干部教育会议,是我们贯彻全员培训方针的第一步。由于我们抓得晚,而培训工作又上得快,因此很多工作都来不及准备,这次会议提的要求多,解决问题少,但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希望大家回去积极落实,有一些实际问题,有的要和有关部门商定,有的要请示国务院。干部教育问题已经日益引起重视,这些问题是会逐步得到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