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爱沉默,不善言谈,因此父爱显得沉重与深邃,可是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够读懂沉重与深邃的父爱呢?
酸涩的父爱
儿子大学毕业之后,在城里找了工作。
儿子的事业越做越大,自己创办了一家电脑公司。
儿子就给乡下的父亲捎信说:爹,进城来住些日子吧。
父亲听后欣慰地笑了,说:俺修理了多半辈子地球,是该进城开一开眼界——那就等你结婚买了房吧!
儿子结婚时,买了一套又大又豪华的楼房。
父亲便从乡下赶来了。
父亲用异常惊异的眼神,打量着儿子的新房内豪华的装饰。看了老半天,父亲才嗫嚅地问身旁的儿子:这么好的房子,你们把“茅房”(卫生间)搁那儿哩?
儿子笑了,并纠正说:爹,在城里,人们把“茅房”称作卫生间。
父亲也笑了,那张橘皮一样粗糙的黑脸上,掠过一抹尴尬。
儿子于是推开洗手间的门,里面镶贴着华丽的地板砖,四周更是一尘不染。
父亲诧异地问:“茅坑”在哪儿呢?
儿子听了又笑了,他上前揭开那个盖着盖子的马桶,然后对父亲说:这个马桶就是,你若要方便,坐上面就可以了。
父亲端详着眼前这个精美的怪物,许久才说:这家伙真高档哩,俺记得电视上那个和绅用的就是这个玩意。
儿子略显得意地说:那时的马桶跟现在没法比,它不仅能自动消毒,而且在天冷的时候还有恒温功能。
父亲半信半疑。尔后,儿子就教着父亲如何使用。
儿媳很贤惠,一点城里女人的架子也没有。在结婚之前,儿子就经常在女友面前提起父亲的不易。她也很同情公公的经历,并且赞同丈夫接父亲到城里来住些日子,以尽一下孝心。
晚上,他们给父亲做了满满一桌子菜。父亲就埋怨说:都是自家人,平时你们吃啥,俺就吃啥,不用特意为俺破费。
父亲吃了一些饭菜,还喝了一杯白酒;再加上一路颠簸,父亲便有了要方便的感觉,就进了卫生间。
父亲在卫生间里待了很长时间才出来。儿子和儿媳已经把餐桌收拾利索了,并在各自的电脑前忙着什么。
父亲就说:俺到楼下走一走。
儿子隐隐觉察出父亲的脸上带有一些忧虑,问父亲哪儿不舒服。父亲便告诉儿子,他最近的胃肠不太好,到楼下走一走就好了。儿子起身欲陪父亲下楼,父亲却执意地摆了摆手,说:不用,不用,你们忙你们的,俺就在楼下吹一吹风,又不走远——
父亲就独自下楼了。
父亲回来时,脸上的神情轻松多了。
第二天,他们特意给父亲做了一些易消化的饭菜。但是,这仍提不起父亲的食欲,他甚至连喝酒的老习惯也突然戒了下来。每一盘菜,父亲只是象征性地用筷子夹两口,然后就摆摆手说:饱了。饱了,肚子盛不下了。
晚上,儿媳依偎在丈夫的怀里,担心地问:看样子,父亲住得并不顺心,我有什么失礼的吗?
儿子就说:瞎说些啥,父亲才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你没听他说嘛,最近他胃口不好。
父亲勉强在城里住了一个星期,便提出要回乡下。
儿媳诚心挽留说:爸,你老再多住一些日子吧。
父亲笑着说:在城里闻不到庄稼的味儿,日子一长,俺就容易失眠。
儿子也关切地说:这些日子,你住的好像不顺心——
父亲慌忙说:哪会哩,就是胃肠不舒服。
父亲回乡下去了。
几天后,儿子在楼下遇见一位比较熟识的邻居。
邻居就问:前些日子,住在你家的那个老人是谁呢?
儿子说:他是我父亲。
邻居诧异地问:那你家没有卫生间吗?
儿子不解地说:有啊!
尔后,邻居愈加迷惑地问:那你父亲怎么总是一个人,到小区外面那个公厕去方便呢?
听了之后,儿子怔住了。
蓦然,儿子意会到了什么;他鼻子一酸,两行泪水从眼角涌出来……
——小矫
爱心提示:
当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的时候,不要忽略了父母的感受,他们毕竟是那一代的人,有时还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这时需要我们要多一份细心,多一份爱。
(1)让父母与时代紧密相连
父母的身体老了,我们无可挽回,但是我们不能让父母的思想也落伍。我们可以领父母参加一些生活系列讲座、学习课程及户外活动,一方面提供父母一个安全、安心的社交渠道,让无法照顾他们的儿女,可以放心地去打拼,开创家庭幸福与拓展社会资源;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给父母提供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空间,不与社会脱节,重建父母的休闲生活,更让他们可以有崭新的话题与儿孙分享,实际开创退而不休的生命第二春。
(2)为父母订阅一些报纸和杂志
以前儿女孝敬父母都是往家里邮钱寄物。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儿女认识到“知识创造财富,知识就是财富”的道理,因此给父母订报纸、订杂志、送知识更“实惠”。
14
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
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
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