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亲情满屋
17999200000015

第15章 完成母亲的愿望

当母亲不辞辛劳,任劳任怨地为自己的儿女们赢得幸福的生活时,当岁月毫不留情地在她的脸上刻上了一道道岁月的痕迹时,母亲为了儿女们的幸福,她们却在牺牲自己的幸福。

母亲的心愿

他刚刚出生,父亲就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丧生了。那时他的母亲才30几岁。

他还有两个姐姐,为了让自己的儿女上大学,有出息,他的母亲曾想过改嫁,但是却遭到那个庞大家族的极力阻挠,最终她只好放弃了。

当时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里,他家的日子过得十分紧巴。他的母亲几次向他们那个家族请求援助,可是却没有人帮她,换来的只是冷眼。他那坚强的母亲把这种恨转化在对自己子女的培养上。她常常在外揽些手工针线活来补贴家用,每到要交学费的时候,她都会在外拼命的赚钱。母亲为了供他们读完书,仍义无反顾地撑着。

邻居有个张叔叔是个鳏夫,一直以来都在默默地帮助他的母亲。他当时小,认为那个张叔叔对他的母亲不怀好意。张叔叔每次来他家,他都会毫不留情地把他赶出去。他的母亲每次都气得直哭。对他说张叔叔是个好人。可是那时他还听不下去。

后来,他和两个姐姐都出人头地了,并且都已成家立业了,而他的母亲已是50开外的人了。有一年,他回家看母亲,村里的一位大妈悄悄告诉他,他的母亲准备改嫁了。

他当时正值血气方刚,考虑到自己和两个姐姐长大成人了,怎能让母亲去“丢人”?他和两个姐姐通过电话后,两个姐姐也气冲冲地来了。在他们“兴师问罪”下,他的母亲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的想法便永远地打消了。

后来,他仔细调查了母亲的那个“相好”,原来就是那个张叔叔。张叔叔一直以来在帮他的母亲,尽管有时他经常赶走他。可是他一直在暗中帮他的母亲,要不然,他母亲也不会这样轻松地供他们上完大学的。

事情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中过去了,可是他的母亲却越来越不爱说话了,一个人经常在那里发呆。

直到他们先后有了自己的小孩后,这一阶段是他母亲最劳累、也最快乐的时候,他和姐姐都争着把母亲接到城里来带孩子。当他和姐姐的小孩都上幼儿园以后,他的母亲说什么也要回老家居住,说在这儿白天一个人闷得慌,回老家可以和老邻居们在一起打打麻将,时间好打发,想吃什么自己也可随意地做来吃,在儿女家始终不自在。

那年,他的母亲已经55岁了,身体也还硬朗,生活自理完全没有问题,任他怎样挽留,他的母亲终究还是一个人回去了。

时间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母亲依然一个人住着,他和姐姐们常常只是周末带着儿女去见母亲。

一次,他和妻子回家乡看望母亲,事先并没有通知,只是想给她一个惊喜。当他和妻子走到院里,老院里很静,屋内也没开灯。他轻轻地推开门:母亲一个人坐在土炕上,头微微抬起,呆呆地对着窗外渐渐变黑的夜空,像一尊凝固的雕像。

他和妻子站在门外,注视着他的母亲这不知保持了多久的一动也不动的剪影。过了好久,他实在无法再忍受这黑暗中的寂静了,打开电灯,他的母亲才注意到他和妻子的到来,他这时发现母亲呆滞的目光中刚刚有了一丝生气。

他一阵心酸,默默地打开电视。那一刹那,他感觉到了母亲的孤独。现在他心里越来越感到愧疚,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开放,他为当年阻止母亲的再嫁而后悔。母亲是应该找个老伴了,他这样想着。

你们吃过饭了吗?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他的母亲欣喜地拉过儿媳。他的妻子点点头,温柔地说:我们在路上吃过了,妈妈,你的身体好吗?

“好着呢,甭管我,你们忙好自己那一摊就行了。”他看出了母亲眼里的落寞。

“妈,找个老伴吧。”他尽量让自己平静些。

“都成老太婆了,还找什么老伴,谁要?”他的母亲淡淡地说。

“妈,你找个老伴可以照顾你,自己也不寂寞啊!”他的妻子也劝着。他知道,邻居张叔叔一直未找,张叔叔可能还在等着母亲吧。

“我自己可以照顾自己,用不着。”母亲一口拒绝了。他想母亲可能一直不能原谅他当初的鲁莽吧。

几天过后,他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说他的母亲不小心摔倒了。现在已被送人了医院。当他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是深度昏迷了。医生说,她摔得很重,要是三天醒不来,那就真的不行了。

没想到,他的母亲居然在第二天就醒过来了。他想母亲一辈子都不会轻易倒下的,她是个坚强的女人。他的母亲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以后,就挣扎着起来了。

他想他不能让母亲再这样过下去了,他要为母亲当回媒,把她和张叔叔介绍在一起。

最后他经过多方的撮合,使这两位老人终成眷属。婚礼那天,他看到母亲和张叔叔站在一起腼腆而又深情地互望着,他心里也是热热的。

他开心地笑了,他知道母亲对此生再无遗憾了。

——云龙

爱心提示:

(1)给老人找个合适的老伴

每个老人失去另一半之后,在晚年都会异常孤独,如果我们不能趁着这个机会给父亲(或母亲)找个老伴,恐怕等他们真的去世的那天,我们也追悔莫及了。

(2)如果老人找不到合适的老伴,可以让他们住进养老院当然,这并不是无情的遗弃。很多老人找不到合适的老伴。与其让他们孤独地活着,不如让他们适得其所。找一所专业、周到的养老院,同龄人在一起至少不会寂寞,而且还会老有所乐。

说真的,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照顾父母,那么我们必须承认,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代中国,“反哺”式家庭养老向“接力”式社会养老过渡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充满人性化的文明社会,不应该拒绝建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负责任的社会养老机制。

(3)不“啃老”,就是孝

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可是我们长大了,却时时刻刻让父母为我们看孩子,这种“啃老”,还算是孝吗?当然,老人喜欢孩子,可是喜欢归喜欢并不能全权把孩子交给父母,把孩子每日每夜地放在父母家里,父母还需要休息啊!为了老人屈指可数的未来,为了我们前程远大的未来,我们不要榨干老人家最后一滴油?我们自己的孩子自己带,我们不借周末回家之名而行“啃老”之实,我们没孝敬老人就更别去打秋风,大吃大喝之后再大包小包地归来……总之,不“啃老”,就是孝。

15

世界上有一种人,

和你在一起的时候,

总是千万次嘱咐要多穿件衣服,

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你觉得很烦,

却也觉得很温暖。

缺钱的时候,

她总会说些赚钱不易之类的话来训你,边教训,边塞钱给你。

这种人,

叫做父母。

——《甜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