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亲情满屋
17999200000039

第39章 拂去母亲名字上的尘埃

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地称呼母亲“妈妈”或“娘”,往往忽略了她的名字。我不知道,假如生活真的异化,每人、每事、每物都将以一个文件而存在,一个个文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还能忽略和记错自己母亲的名字吗?虽然,这只是一个毫无可能的假设,但我们也不妨扪心自问:母亲在我们心中到底具有何种分量?

母亲的名字

母亲有自己的名字,只是一直以来我都未曾在意。因为记忆中户口簿上的户主总是用铅字印着父亲的名字,而母亲的名字一直被隐藏在后一页。后来我参军、入党、提干,我填着各式各样的表格,而母亲的名字一直未引起我的注意。

在现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手机通信早已成为人们相互联系的先进手段。可我依然喜欢用写信这种最古老、最能表达情感的手段与人沟通,每次给家里写信我都会热情洋溢、潇潇洒洒地写上几大页。

写完信之后,总是习惯在信封上收件人的位置写上父亲的姓名。前一段时间,父亲出远门,当我写完家信在信封上有些陌生地写上母亲的姓名时,忽然,我的心一阵颤动。因为我分明看到一个漂亮的名字跃然纸上。

看着母亲的名字,我到现在才感觉到母亲的名字是那样的美啊!她的名字肯定和她年轻时一样漂亮。如今母亲已经年迈,她已不在年轻,可是母亲是有名字的。作为儿女的我们却把母亲的名字尘封了几十年。

为什么以前我一直未曾注意过呢?我为我的疏忽而自责。

看着信封上母亲的名字,记忆,从心的深处层层浮起,我有些潮湿的目光,看着远方……

母亲是美丽的。年轻时的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婀娜多姿的身影深深地吸引着父亲的目光。如今她虽然上了年纪,可是那一头长发,依然是父亲的最爱。那里有他们年轻时的故事,那里有他们最纯真的爱。

母亲是慈祥的。每天清晨,她常走到我的小床前,弯下腰一声接一声深情地唤我;她常伫立在家门口,迎着晨风,不厌其烦地叮咛我;她常一次又一次焦急地来到村口,踮起脚跟,望断我回家的路。

母亲是勤劳的。在灯芯捻到最小的油灯下,母亲的手仍在一片舒畅的鼾声中忙碌着;那一声声震荡夜空的钟声似乎在催促着她与时间赛跑。也许,酣睡中,是她平生最爱听的乐曲。做也做不完的家务事,就像永远也纳不完的鞋底线,悠悠长长。

母亲是博大而宽容的。生活中,无论是怨还是悔,无论是喜还是乐,那酸甜苦辣的泪花,都别无选择地落在母亲博大宽容的姓名上。如果泪水是苦的,它就会浸疼母亲的心;如果泪水是甜的,它就能滋润母亲的心。

……

我把回忆从远方缓缓收回,捏紧笔管,打定主意,以后每封信的信封上,我都要写上母亲的姓名,用一声声深情的呼唤,拂去母亲姓名上的尘埃;用一声声深情的呼唤,唤回母亲埋藏于心底的青春。我要让母亲快乐地度过她的晚年生活。

信发出去了,没几日,母亲真的回信了,只是托人代笔。但在母亲的信里,每个字里行间,我都能清晰地感受到母亲的温柔细语。

后来,我琢磨着,母亲没有工作,年纪又渐老,应该给她办一份养老保险了。于是,让母亲取出身份证,我在保险单上认认真真地写上了母亲的名字……

——李小小

爱心提示:

(1)家书抵万金

家书对一个家庭来说,是维系我们与父母的一条情感和智慧的纽带。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一语道破了家书的重要性。每月我们都要给我们的父母写上一封信吧,让他们放心,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2)送母亲化妆品,以唤回母亲的青春母亲曾经年轻过、美丽过,如今看着年迈的母亲,我们有义务唤回母亲的青春。比如说为母亲买一些化妆品,而化妆品中最常用的就是口红,母亲也是女人,女人永远也不会嫌口红太多,不要忽视妈妈情感中细腻的部分。对于已经有几种口红的妈妈,不妨帮她选择会“闪”的口红,让她可以打扮得更时尚;对于永远只用一种颜色口红的妈妈,不妨帮她选择颜色比较“跳”的口红,让她突破原有的化妆概念;至于那些从来不用口红的妈妈,帮她选一支杏红色的,并且告诉她,化妆不只是为了关,还是文明的标志。

(3)保险不是万能,没有保险万万不能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可能不期而至,所以我们必须为老人思考一些不能不思考的东西。而有所准备是事情的关键,譬如为父母买一份医疗保险。

39

坐在深夜的灯下,

回想着当年神往父亲的城的情景,

觉得是那样遥远和亲近,

但我怎么也想不起当年父亲的模样来了。

时光的流逝,

总是模糊了许多值得珍重的记忆。

——曾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