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40才开始
18034500000029

第29章 按照效率钟摆调整工作习惯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来说,都有自己高效和低效的时段。举例来说,一个从事研究的物理学家上午8点开始工作,到10点的时候,他的工作效率将达到最高峰。在接下来的2个小时内,他的工作效率将会逐渐降低。吃过午饭之后,他的工作效率将很难再达到上午10点那样高的状态。一个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时间、明智的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工作效率时间段调整自己的工作习惯,将比较容易的工作安排在工作效率低的时段来做。

有效应对情绪和精力低谷

一个人每天的状态往往会有一个情绪高涨时段,也会有一个睡意蒙眬的时段;有欢乐的时刻,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延续时间更长的情绪周期,这段时间可能是几天、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在通常情况下,当你感冒的时候,感染上了某种疾病的时候,或者遇到其他令人心情不愉快的事情时,你就会发现自己意志消沉、悲观失望,缺乏生机与活力。通常来说,我们很难说清楚,身体不适和意志消沉、神情沮丧这两种状况哪一个在先,哪一个在后。无论如何,明智的人往往首先要解决身体不适的问题。在身体不适(如疾病)的问题解决之后,意志与情绪问题也就会随之消除掉了。如果到此时还不能消除掉的话,你还会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其他可能性。事实上,我们可能会认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这件事情。不过,沮丧与担忧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这种精神状态会消磨我们的意志,消耗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对于情绪与精力低谷,如果你只是无所适从地接受,而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你将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境地。如果你在过去的一年或者一段时间内没有接受过全面的体格检查,那么你最好去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旅游、散步、休养、休假,也可以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看自己喜欢看的电影,听自己喜欢听的歌曲,以此来分散你的注意力,忘掉不愉快的事情,陶冶你的情操,从而消除你沮丧、忧郁的心情。

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他是一种特别活跃的动物。在动物王国里,人类是最聪明的灵长类动物。与上帝相比,人类更像猴子。所以,人类应该像猴子一样,在他的日常生活当中,他经常做的重要事情应当是敏捷地在树上跳来跳去,或者至少要做一些事情:或诊断,或治疗,或逃跑,或运动。

不要有空想和不必要的担忧

与采取行动相当的措施就是不愉快的幻想或空想。那么,就请你和我一起想一想人们遭受的各种痛苦吧!想一想这些痛苦的种类,从数目上看,你会认为它们要比电话号码簿上的电话号码还要多。难道不是这样吗?不错,对于任何一个年届50岁或者50岁以上的人来说,这些痛苦都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对于那些没有经过这些痛苦的人来说,其中的大多数甚至还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或者显得有些无聊。不过,想一想遭受这些痛苦的人们的数量吧!有那么多的人昨天夜里还是好好的,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却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病症了。

好好想一想吧:在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所有的这些人都变成了歪脖子,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那又怎么样呢?你也许会这样说,我们总不能不加选择地对所有人——傻瓜、聪明人、百万富翁,甚至乞丐——的病情给以关心吧!当然,我们没有这个必要;我们也没有必要总是考虑这种疾病也许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以及如果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就有点杞人忧天了。

事实上,我讲这么多都是些空话、无用的话。不过,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强调这样一个观点:空想和不必要的担忧都是没有用处的。如果你说:“弗雷德.琼斯在6年前因为患白血病而住进了医院。今天,我的身体不大对劲,我是不是也患上了那种疾病?”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有可能在空想,在担心一些没有必要担心的事情。

保持对工作与生活的激情

在生活当中,相对于毫无意义的苦思冥想,人们更善于对活动、挑战、变化做出回应。生存环境的变化、职业的改换、通过读书拓宽视野、拥有新的经历和尝试、旅游、与有趣的人交往并与他们结交成为朋友,所有这些都会令人激动、兴奋,都会有益于人们的身心。

如同沼泽地里面的水一样,如果一个人过久地停留在某一个地方、限定在某个职业范围内,或者处于某种状态,他就会变得像一潭死水一样沉闷而乏味。如果在每天的某个时候,你都做着同一件事情,处理同样的问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这样下去,你会成为一个索然乏味、陈腐烦闷的人。如果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单调而缺乏挑战,他就会显得愚笨,显得缺乏生气。对于有优越感的人来说,这样会使他们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人到了50岁以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变得较脆弱。

这会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包括:烦躁、无聊;对工作、家庭、家人、朋友缺乏兴趣,等等。对朋友和家庭缺乏兴趣,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司空见惯、太平常不过的人,因而就显得不如刚刚组建家庭、新结交朋友时那么令人兴奋。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在这里,我所能做的,无非是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指导意义的建议、思想,以及激情和指导。对于激情和指导,我认为,激情是最为迫切需要的,因为如果没有激情,指导就好像一辆有方向盘、却没有油箱的汽车一样缺乏动力。因此,我们必须有激情。

保持多样性

在生活当中,多样性是有意义、快乐生活的本质。要想使饭菜香甜可口,我们就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食物来。在吃早餐时,你要吃面包(面包本身就是由多种食品做成的)、黄油、果酱、糖、咖啡、橙汁等。对你来说,选择多种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将会令你感到其乐无穷。如果只让你选一种食品来吃,即使这种食品是从众多食品当中挑选的,你也不会像吃多种食品一样感到惬意。从你的早餐食谱,我们就会知道有许多人在为你服务:饲养奶牛的人,种植橘子树的农场主、摘咖啡豆的巴西人、美国西部种植小麦的农民、多米尼加种植甘蔗的种植园主,以及加利福尼亚那些种植李子树的果园主人;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运送这些食品的铁路工人,加工食品的师傅们、宣传这些食品的广告商人、食品批发商人、食品零售商人,以及许多其他为你准备早餐的人。也许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在意这些。不过,想一想有这么多人为你一个人准备早餐,你会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走一走,看看这些人是如何为你准备早餐的,你会觉得这件事情会令你觉得更有趣。

同用早餐一样,穿衣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大家都不穿衣服,也许世界会成为另外一种景象。但是,既然有那么多的衣服供我们选择,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几件自己喜欢的衣服掩盖我们赤裸裸的身体,帮助我们御寒、满足不同风格的个性化需求、调整不断变化的情绪与心情、吸引异性呢?在可以接受的风格的范围内,不断地变换衣着的式样可以调整人的心情,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不过,在这些可供我们选择的衣服背后,有许多人在为我们服务,他们包括:美国南部的棉花种植者,中国的蚕农,意大利、德国、英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纺织工人,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加工工人、印染工人、布匹批发、零售商人等。同食品一样,在衣服的背后,有数不清的人在为我们服务。

同食品和衣服一样,朋友和生意也是如此。在某一天,我们也许会认为朋友和生意很有意思;而在另外一天则会令我们厌烦。在这种时候,我们就要想方设法避开这些人,不去想这些生意。这样的话,等到再与他们相见、想起他们的时候,我们会更加喜欢他们。我们的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人和生意来点缀、丰富,从而过上一种快乐的、博学的生活。

财产也是如此。也许车库里面的那辆旧车并没有太大的毛病,客厅里的那套音响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或者书架上那几本没有读的书看起来也不是那么不顺眼。不过,也许再买一辆新车、一套新的音响、一本新书并不是什么糟糕的想法。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多样性。在食品、衣物、朋友、主意、想法、地点、就业、天气、气候、娱乐、书籍、新闻、色彩、颜色、声音、挑战、活动、气味、形状、纺织品等方面,如果经常加以变换与比较,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享受多样性生活的乐趣

不过,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追求多样性。一次又一次地变化会使我们显得像个陌生人,或者很奇特。

因此,在变化的时候,我们尽量向着与自己生活接近或者熟悉的方面变化:在买一本新书的时候,我们要明白这本书所讲的内容与主题,而且还要对它感兴趣;在结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尽管我们不是上帝,也不可能享受上帝工作时的乐趣,不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了解、知道的东西越多,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多样化,因而也就能够更多地享受生活的快乐。

如果我们的人生观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那么,我们的能力也就会被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享受多样性生活的乐趣,我们因此也就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开拓我们的思想。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会增添一次成功的喜悦,都会让我们欣喜若狂;每次成功都会使我们更像人类,甚至更像上帝。

有开阔的视野

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狭隘的观点是他最值得自豪的东西,这就如同父母对于自己有缺陷的子女一样。关于这些方面惨痛的教训与例子不胜枚举,比比皆是,其中包括:狂热的宗教信徒,无论是穆罕默德的伊斯兰教教徒,还是崇拜耶稣的基督教徒;狭隘的爱国主义者,无论是北方的俄罗斯人,还是西半球的美国人。同这些人一样,还有许多其他人,他们的视野之所以不开阔,心胸之所以狭隘,那是因为他们受习惯或环境因素的制约与束缚,总是在一条狭窄的小径上徘徊。这种人往往为自己的无知而狂热,他们都担心在自己的视野、思想领域出现异己、新奇的东西。

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我们享受生活的意愿往往会受到深深植根于内心深处的人生观限制与制约。不过,如果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并且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人生观生活下去,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种看法认为,一个人只能从唯一的角度去看问题。正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一个人的观点往往会随着阅历、经验的积累与增多和改变的。

此外,这种看法还错在,它隐含着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的观点是固定不变的,是不会改变的。在原始社会时期,在人们唯一的营生就是向游客兜售羽毛的地方,我们会轻而易举地接受这个观点的。不过,如果对这一观点进行仔细推敲,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美国采取的是孤立主义政策;但是,为了回应希特勒和核武器,美国改变了它的孤立主义政策,与世界上热爱和平的国家、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建立起了反法西斯主义同盟,同仇敌忾,打败了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在这个例子中,孤立主义就是一个人和社会狭隘人生观的标志,而全球接触则反映了更加开阔的人生观。

美国人观念的改变使得美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人采取了激进的措施,加大了教育的投资力度,努力培养高级的人才与高校学生;美国人还对教育体制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

教育体制的改革所产生的效果是:大批大批的学生走进大学的校门。这些学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而他们也将成为美国未来的希望和栋梁。

从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可以说,一次震惊或者类似的东西也会拓宽一个人的视野,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举例来说,家庭某个成员的不幸或者死亡会使得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看到生活当中极度稳定当中的不确定性;会让我们从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之中体验到不平凡的东西。

当然,这种震惊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未必是必要的。在生活当中,只要我们能够主动、自觉地思考,开阔视野,接受新生事物,我们的人生观就不会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我们也就能够享受到无尽的生活乐趣。

在生活中,视野越开阔,我们能够看到的东西也就越多,能够接受的东西也就越多,我们的生活也就会变得更加快乐、有趣。而且只要愿意,我们是能够拓宽自己视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