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书
18071300000053

第53章 第四个秘密:克制

说完了“四谛说”中的“苦”,我们就要说到佛陀智慧中的第二个方面,“集谛”的秘密了。

很显然,既然耶稣与佛陀都告诉我们人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苦难,我们就自然地需要问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在这样苦难的世界中幸福地生活呢?很显然,要了解这个,我们就不能不去想办法知道世界充满苦难的原因。

佛陀告诉我们是欲望。

是的,我们的心中充斥着近乎无穷的欲望,当我们饿肚子的时候就希望有一块黑面包,而当我们有了黑面包又希望能吃上松软的蛋糕,有了蛋糕还不够,我们还希望能有甜蜜的蜂蜜水,美味的葡萄酒,华贵的服装,豪华的住宅,无穷的财富,无上的荣誉,美丽的太太,许多孩子,无忧无虑的生活,最好还能成为伟大的领袖,甚至将自己的名字铭刻在人类伟大的历史进程之中,被无数人永远地怀念。

当然,我说的这些欲望,大多数并不是坏事,作为一个成功的人生,它们中的许多事情也是我们应该享有的。但是问题在于,它们当中有许多事实上存在互相冲突,比如无忧无虑的生活明显就与成为伟大的领袖互不兼容,而无穷的享受往往也不可能带来巨大的名誉。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来了,我们到底如何在这无穷的欲望纠缠之中破茧而出,成就自己心中真正的梦想呢?

答案是克制!无论是横流的物欲,还是因愤怒或仇恨所造成的不良情绪,我们都需要用极大的定力来克制。

当然,我所说的克制并不是完全不在意那些欲望,因为如果人生没有了这些目标的驱动,显然就很难有所成就。但我们需要的是在我们近乎于无穷无尽的“梦想”之中寻找到那个自己最终的梦想,那条真正能带领我们走上属于我们自己幸福人生的道路。诺贝尔,一个伟大的名字,即便是在现代,任何一个人只要在自然或者社会科学方面为全人类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他就都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甚至可以说获得了“诺贝尔奖”本身,就是对那些在各个不同领域创造出了巨大成就的人们的一种最值得骄傲的成就。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诺贝尔其实并非什么超人或天才,他的成就恰恰就来自于在纷乱的人生之中紧紧抓住属于自己的那一丝清明的能力——“克制”的能力。

诺贝尔是瑞典人,在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家庭不过是个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而诺贝尔在家中排行老三。

诺贝尔的父亲其实可以说是有文化又很聪明的那一类人,他喜欢机械设计,总是在家中自己制造一些奇怪的小东西,但问题在于他的发明并不被其他人所承认,所以诺贝尔的家庭其实并不富裕。尽管如此,诺贝尔仍然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来了聪明好学、热爱钻研的性格,从小就热爱读书,甚至在他还不识字的时候,他就喜欢去阅读母亲收藏的那些有插画的书刊读物了。

诺贝尔的母亲看到诺贝尔这样喜欢阅读,就提前开始教他认字,而小诺贝尔的学习也的确刻苦,在上学之前,他就拥有了远远超过同龄孩子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7岁的时候,诺贝尔正式上学,他在学校的学习比在家中更加努力用功,凡是老师们留下的作业他总是提前完成,这样他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在家中看父亲“发明”各种东西。

渐渐地,诺贝尔对发明越来越感兴趣,总是在父亲制作各种机械的时候缠着父亲问这问那,甚至他还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自己动手制作或者修理一些小东西。

事实上好奇是人类的天性,而淘气也是孩子的天性,但在那个时候,诺贝尔就已经学会了如何克制自己,将其他孩子在大街上疯跑的时间用来满足自己的好奇之心。

诺贝尔的母亲对于他总是自己一个人躲在关着门的小小的房间之中感到很奇怪,有一次就来看他到底在做什么,却发现他正小大人似的坐在桌子前边摆弄着各种零件,而桌子上甚至还有一些他自己制作出来的小东西。诺贝尔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如此热爱钻研而感到高兴,从此家里有东西坏了,他的母亲就会将那些坏掉的小东西交给诺贝尔修理,而诺贝尔也总能通过认真地钻研完美地解决那些问题,为此,小诺贝尔甚至还得到了一个“小发明家”的外号。

在诺贝尔9岁那年,他跟随全家一起从斯德哥尔摩搬到了俄国的圣彼得堡,他的父亲在这里开办了一家小型火药厂。生意虽然不大,但诺贝尔的家庭经济状况得以明显改观,诺贝尔的父亲为家中的几个孩子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而在几个兄弟之中,诺贝尔的学习又是最努力的,他第一个掌握了俄语,后来又学会了德语和意大利语,并且通过父亲与家庭教师的协助借阅了许多关于化学、物理和机械方面的书籍。

在当时,诺贝尔和几个兄弟都喜欢跑到父亲的火药厂去玩,但是因为太危险,他们的父亲却总不让孩子们在工厂里逗留。面对这种情况,诺贝尔的兄弟们都觉得这根本就是一件与父亲捉迷藏的有趣游戏,唯独诺贝尔却深深地被工厂中生产出来的那种能够燃烧、爆炸的黑色粉末深深地吸引住了。为此,他甚至不顾父亲的严厉禁止,经常偷偷地从工厂中拿出一些火药,回家后自己再将这些火药制作成小地雷、小水雷。当然,这样危险的举动,诺贝尔的父亲是不会放任不管的,所以只要一发现诺贝尔又在摆弄这些危险的东西,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诺贝尔的“小发明”全部没收掉。

小诺贝尔与兄弟们一样开始了与父亲的捉迷藏游戏,但是他却玩得更加高端,因为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已经发现了火药的制作方法,于是自己偷偷找来了硝石、炭末和硫黄,开始了自己试制火药的工作。

甚至为了保证自己的成功,他还用其他兄弟买零食或者玩具的零花钱,买来了许多化学方面的书籍,结合书上的理论,研究火药的制作原理。在这段时间里,诺贝尔通过自己的深刻思考与不断实验学习到了许多关于火药方面的知识。

终于,诺贝尔长到了17岁,父亲将他先后送到德国、美国和丹麦留学,而专业自然就是已经深深迷住了诺贝尔的化学。诺贝尔在这期间仍然不断地研究着火药的制作技术与爆炸原理,还参观了许多国家的化学实验室,甚至仍然一有空闲就到那些国家的火药工厂去实地考察,学习不同的火药制作技术和工艺。几年的留学生活,让诺贝尔的知识与见闻都丰富了起来,在火药的制作与爆炸原理方面,他终于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见解与科学体系。

21岁的诺贝尔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瑞典,不顾危险开始亲手制作并且研究新式火药——炸药。当然,如此危险的研究也让诺贝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甚至他的弟弟埃米尔还死在了1864年诺贝尔所做的一次对于硝化甘油的爆炸实验之中。对于弟弟的死,诺贝尔十分悲痛,但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但接下来的打击差点让诺贝尔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

原来因为火药的危险太大,瑞典政府颁布了一条关于要求诺贝尔停止火药研究的命令,面对这样的情况诺贝尔真的犹豫了,是坚持下去,还是放弃,他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就在诺贝尔为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与爱好是否应该延续而困惑的时候,他在一次散步的过程中走到了一个矿业工地,工地上的工人们用锤子和凿子一点一点地挖矿的辛苦,以及他们那极低的工作效率给了诺贝尔很大的冲击,他的心中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再次产生了激情,他现在可以确信自己的研究的确有战争以外的现实意义。

就这样,诺贝尔再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定要坚持下去,不研究出安全的炸药决不罢休。但是面对瑞典政府下达的禁令,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研究场所搬移到了一条在海上漂流的小船上。

就这样,经过许多次的实验,诺贝尔终于成功地研究出了新式的安全炸药,在一次当众的实验之中,诺贝尔在一座准备炸毁的水坝里埋放好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随着引信的点燃,一声巨响过后水坝变成了一堆碎石,但周围的山,围观的人群却都安然无恙。诺贝尔的研究终于获得了社会的普遍承认,后来这种新式炸药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工业、矿业之中,而这些广泛的应用不但为诺贝尔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也为他带来了无比的财富。

诺贝尔一生都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他充满了钻研的一生之中总共获得了355项专利。他的重大发明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矿业的生产效率,但也被一些好战分子应用在了战争之中,带来了比以往更大的伤亡。诺贝尔为此感到痛心,为了弥补这种让他意想不到的后果,他将自己一生所得的920万美元全部捐献了出来,并且立下一份遗嘱:将这些财产分为5份,分别奖励给那些在物理、化学、文学、医学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从此以后,“诺贝尔奖”成为了人类世界之中对于那些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成为了全人类科技与文化进步事业中的永远的希望之光。

我们可以说,诺贝尔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克制那些与自己信念无关的欲望的一生,无论是儿时面对戏耍嬉闹的诱惑,父亲严厉的禁令,还是成年后面对自己弟弟的死亡,瑞典政府的禁令,他都选择了紧紧抓住自己心中那份真正的坚持,从未偏离航向。一切的诱惑与阻碍,对他来说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只有心中的梦想才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

“金钱这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够用了,若是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才的祸害。有儿女的人,父母只要留给他们教育费用就好,如果给予了教育费用以外的多余财产,那是错误的,那就是鼓励懒惰,那会使下一代不能发展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聪明才干。”

这段诺贝尔的名言,恐怕可以作为他一生的最好注脚,太过充斥而杂乱的欲望会让人失去方向,而沉沦于那些欲望之中则会使人失去前进的动力。而现实世界之中,很多事情当你做出了足够的努力,抓住了心中的那一丝清明,抵挡住了无穷欲望的诱惑之后,你自然而然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无论是财富、荣誉,还是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拥有真正幸福而有所成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