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18071700000142

第142章 价格如何均衡

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这个均衡价格,市场的需求量就会下降,造成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时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市场的需求量就会大大增加,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这时市场价格就会提高。

均衡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均衡价格理论中关于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分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在市场上,需求和供给对市场价格变化做出的反应是相反的。由于均衡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均衡是经常的,所以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经常发生。

当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导致供给量减少而需求量增加;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升,从而导致供给量增加而需求量减少。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最终会使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正好相等。这时既没有过剩(供过于求),也没有短缺(供不应求),市场正好均衡。这个价格就是供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均衡价格,市场也只有在这个价格水平上才能达到均衡。

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双方的竞争所决定的,均衡价格的形成完全是自发的,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