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新课标必读-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18145700000031

第31章 逍遥游(节选)《庄子》

逍遥游①(节选)

《庄子》

北冥有鱼②,其名为鲲③。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⑥,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⑦;南冥者,天池也⑧。

《齐谐》者⑨,志怪者也⑩。《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2),去以六月息者也(1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5)?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6)。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17),则其负大舟也无力(1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9),则芥为之舟(20),置杯焉则胶(21),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2)。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23),而后乃今培风(2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5),而后乃今将图南(26)。

蜩与学鸠笑之曰(27):“我決起而飞(28),枪榆枋(29),时则不至(30),而控于地而已矣(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33),腹犹果然(34);适百里者,宿春粮(35);适千里者,三月聚粮(36)。之二虫又何知(37)!

小知不及大知(38),小年不及大年(39)。奚以知其然也(40)?朝菌不知晦朔(41),蟪蛄不知春秋(42),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43),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44),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45),众人匹之(46),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47):“穷发之北(48),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9),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50),绝云气(51),负青天(52),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53)。斥鴳笑之曰(54):‘彼且奚适也(55)?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56),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57)。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58)

〔作者〕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曾做过短暂的漆园吏,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反对有所作为。他对社会黑暗及统治者的虚伪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因而对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社会丑恶作了尖锐批判。今存《庄子》一书,有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己所作,外篇、杂篇中的大部分则是庄子的门人及后学所作。《庄子》的文章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纵横恣肆,辞藻瑰奇,想像丰富,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文学性。庄子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的作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是指无所拘束、绝对自由地游于天地之间,意思是要求人超出功名利禄之外,达到精神的自由。

②北冥(míng):北海。冥通“溟”。

③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名。

④怒而飞:奋起而飞。怒:奋发奋起之意。

⑤其翼:它的翅膀。若:像。垂天:天边。垂:通“陲”,边际。

⑥是:这。

⑦海运:大海波涛动荡。徙(xǐ):迁移。

⑧天池:天然的大池子。指南海为天然所成。

⑨《齐谐》:古代的书名。

⑩志怪:记载怪异。

(11)水击三千里:鹏奋飞时翅膀拍击海水,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高。

(12)抟(tuán):拍击之意。扶摇:盘旋而上的大风。

(13)六月息:六月的大风。息:气息,指风。

(14)野马:春天的野外有升腾浮动的气息,如野马奔驰。尘埃:飘浮在空中的尘土。生物:有生气之物。以息相吹:凭借着风的吹动而飘浮。

(15)“天之苍苍”三句: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太高远,人们看不到它的尽头,而不知它真正的颜色呢?苍苍:深蓝色。正色:真正的颜色。邪:通“耶”,疑问词。无所至极:达不到尽头。

(16)其视下也:指鹏从天空向下看。若是:像这样,像从地上往天空看一样。则已矣:而已矣,罢了。

(17)且:表示递进的连词。夫:语气词,表示要议论。水之积也不厚:水的聚积不深。

(18)负大舟:载大船。

(19)覆杯水于坳(ào)堂之上:倒一杯水于堂屋的低洼处。坳:低洼处。

(20)芥(jiè):小草。为之舟:做它(杯水)的小船。

(21)置杯:放一只杯子。焉:于此间。胶:粘住。

(22)“风之积”二句:如果风的力量积聚不大,那么它负载大鹏的翅膀就没有力量。

(23)“故九万里”句:因此大鹏鸟要飞上九万里,下面就必须有风负载着它。斯:乃,就。

(24)而后:然后。乃今:随即,在此时。培风:凭借着风。

(25)背负青天:大鹏鸟的背对着青天。莫之夭阏(è):即“莫夭阏之”的倒装。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住它。

(26)将图南:将打算向南飞行。

(27)蜩(tiáo):即蝉。学鸠:小鸟名。笑之:嘲笑大鹏鸟。

(28)決(xuè):快疾的样子。

(29)枪榆枋(fāng):突过榆树和檀树。枪:突过。榆:榆树。枋:檀树。

(30)时则不至:有时候或许飞不到。

(31)控于地:落到地上。控:投,落下。

(32)“奚以”句:哪里用得着这样飞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到遥远的南海呢?奚以:何必,何用。之:去,到,动词。为: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33)适莽苍者:到近郊去的人。适:去,到。莽苍:旷野草树的颜色,指近郊。三餐而反:三顿饭的功夫就回来了。反:通“返”。

(34)腹犹果然:肚子还饱饱的。

(35)“适百里”二句:到百里外去的人,要在前一天的晚上把米春好,作为干粮。宿:隔宿,前一天晚上。舂(chōng)粮:用杵(chǔ)在臼(jiù)中捣米。

(36)三月聚粮:准备三个月的粮食。聚:聚集,准备。

(37)之二虫又何知:这两个小虫子又怎能知道。之:这,此,指蜩与学鸠,代词。

(38)小知不及大知:见识短浅的小智比不上见识远大的大智。知:通“智”。不及:比不上,赶不上。

(39)小年:寿命短暂的。

(40)奚以知其然也:何以知道是这样的呢?然:如此,这样。

(41)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一说“朝菌”是一种朝生暮死的小虫。晦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初一叫“朔”。一说黑夜为“晦”,天明为“朔”。朝菌是早上生傍晚死,所以不知晦朔。

(42)蟪(huì)蛄(gū):即寒蝉。或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活不到一年。所以不知春秋。

(43)冥灵:一说是海中灵龟,寿命很长。一说是传说中大树的名称。

(44)大椿:即椿树,落叶乔树。

(45)彭祖:传说中的长寿者,据说活了八百岁。乃今:而今,如今。久:指长寿。特闻:特别出名。

(46)匹:比。

(47)汤之问棘也是已:商汤询问棘也是这样说的。汤:殷朝的开创者。棘(jí):据说是商汤的贤大夫。是已:是也,表示肯定的语气。

(48)穷发:传说中北方极远的不毛之地。

(49)修:长度。

(50)羊角:旋风,其风旋转而上类似羊角,故称“羊角”。

(51)绝:超越。云气:天空的云层。

(52)负:背对着。

(53)且:将要。

(54)斥鴳(yàn):泛指小雀。

(55)彼:代词,指大鹏。

(56)仞(rèn):古代八尺为一仞。

(57)飞之至:飞翔的极限。

(58)此小大之辩也: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小:指小的斥鴳。大:指大鹏。辩:通“辨”,区别。

〔解读〕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所谓“逍遥游”,就是要求达到无所待而游于无穷的自由境界,所以,本文主旨就是阐明庄子所追求的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为了说明这一主旨,庄子用了大量的比喻,列举自然万物的活动和寿命作为例证,大至大鹏,小至尘埃,无论大小,都是“有所待”,都不自由。这又分四层来论述。

首先描述了巨大无比变化神奇的鲲鹏,庄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极力描写其形体之大,变化之奇,并强调大鹏鸟“怒而飞”的雄壮气势和飞行空间距离之遥远。通过这些描写而使读者觉得鲲鹏似乎是逍遥自由的,其实,它并不逍遥自由,而是“有所待”的,它须靠“海运”、“扶摇”、“六月息”等条件,须在“风斯在下”的时候,才能“徙于南冥”。其次,描写极小的野马、尘埃,作为同大鹏鸟的对比物,这些小物的飞动,必须依靠“以息相吹”。这说明无论是大鹏,还是野马、尘埃,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接下来庄子以水负大舟和芥草为例,说明大鹏之飞与野马尘埃之飞只是条件不同而已。其三,描写蜩与学鸠的飞行,此二虫介于大鹏与野马尘埃之间,其飞行也是“有所待”的,它们飞不高,行不远,本来飞行十分有限,却自以为达到了逍遥境界,没有自知之明,反而嘲笑大鹏高飞远行的壮举。蜩与学鸠实际代表了那些目光短浅却又不自知而自足得意的人。庄子以行路聚粮的道理,驳斥了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指出,行路远近不同,所需粮食不同,此二虫不明其中道理。然后,庄子指出物各有条件限制,“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并以具体事物为例来进行说明。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短命的众人同长寿的彭祖比,以及彭祖与更长寿的冥灵、大椿比,也是如此。至此,已把物各有所待而不逍遥自由的道理说得十分透彻了。下一段是做进一步的补充论证,并归纳前面所述的种种现象,水到渠成地点明了“小大之辩”的论点。

本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就是文中体现出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这种浪漫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想像丰富。作者驰骋想像,大胆幻想,文中巨大无比的大鹏,击水三千的壮飞,飘浮在杯水上的芥舟,能说会笑的蜩与学鸠等,都是作者想像的结果,这些想像使本文具有浪漫色彩。二是夸张奇特。作者运用了许多夸张,如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乘风而上可达九万里,长寿者以八千岁为春,短命者则不知晦朔,这些夸张使本文显得离奇而瑰丽。三是运用寓言。文中运用了许多寓言故事,如鹏飞南海,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等,这些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使文章恣肆变化,产生了动人的艺术魅力,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