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新课标必读-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18145700000034

第34章 陈情表-李密

陈情表①

李密

臣密言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④;行年四岁,舅夺母志⑤。祖母悯臣孤弱⑥,躬亲抚养⑦。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⑧。既无叔伯,终鲜兄弟⑨,门衰祚薄(19),晚有儿息(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13)。茕茕孑立(14),形影相吊(15)。而刘夙婴疾病(16),常在床蓐(17),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18),沐浴清化(19)。前太守臣逵(20),察臣孝廉(21);后刺史臣荣(22),举臣秀才(23)。臣以供养无主(24),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25),寻蒙国恩(26),除臣洗马(27)。猥以微贱(28),当侍东宫(29),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0)。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31),责臣逋慢(32);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33),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34),则刘病日笃;欲苟徇私情(36),则告诉不许(37)。臣之进退(38),实为狼狈(39)。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40),凡在故老,犹蒙矜育(41),况臣孤苦,特为尤甚(42)。且臣少仕伪朝(43),历职郎署(44),本图宦达(45),不矜名节(46)。今臣亡国贱俘(4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48),岂敢盘桓(49),有所希冀(50)!但以刘日薄西山(51),气息奄奄(52),人命危浅,朝不虑夕(5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5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55),愿乞终养(5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57),皇天后土(58),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59),听臣微志(60),庶刘侥幸,保卒余年(61)。臣生当陨首(62),死当结草(6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64),谨拜表以闻。

〔作者〕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彭州)人。为人刚正直率,擅长文学,曾仕蜀汉,屡次出使东吴,颇有辩才。蜀汉灭亡后,晋武帝司马炎为笼络蜀汉旧臣,征他为太子洗(xiǎn)马,催逼紧迫。他以父早亡,母再嫁,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为由,上《陈情表》坚决推辞不仕,晋武帝为勉励他的“孝心”,赐给他奴婢两人,使当地郡县供养他的祖母。祖母死后,丧服期满,方至京师洛阳,先后出任太子洗马、汉中太守等职。

〔注释〕

①表:古代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请而使用的一种文体。

②言:陈说奏疏常用的开头语,有禀报之意。

③险衅:恶兆厄运。夙(sù):早时,指作者的幼年。闵(mǐn)凶:忧患凶险之事。

④见背:背离我,指死去。

⑤舅夺母志:母亲本想守志,但舅父将母亲再嫁了出去。

⑥悯(mǐn):怜悯。

⑦躬亲:亲自。

⑧成立:长大成人。

⑨鲜:少,此为“没有”。

⑩门衰祚(zuò)薄:门庭衰微,福气浅薄。祚:福气。

(11)晚有儿息:很晚才有儿子。息:子。

(12)期(jī):即期服,穿丧服守丧一年。功:穿丧服守丧九个月叫大功,守丧五个月叫小功。强近:比较亲近。此句是说自己没有近族。

(13)应门:照应门户。五尺之僮:未成年的童仆。

(14)茕(qióng)茕:孤独的样子。孑(jié)立:孤立。

(15)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伴相慰。

(16)夙婴疾病:一直有疾病缠绕。婴:缠绕。

(17)蓐(rù):同“褥”。

(18)逮:到了。奉:侍奉。圣朝:指晋朝。

(19)沐浴清化:沉浸在清明的政治教化中。

(20)臣逵:此人不详。

(21)孝廉:指孝顺父母、品行端正的人。汉武帝时为选拔人才,令各郡每年推举孝、廉各一人,晋代还实行这个制度。

(22)刺史臣荣:名荣的刺史,其姓不详。

(23)秀才:汉代推举人才的一科,由州推举出的优秀人才,与后世经考试的秀才不同。

(24)供养无主:供养祖母的事无人负责。

(25)拜:授官。郎中:官名,在宫廷服役,管理车、骑等,在宫内为侍卫,对外可作战。

(26)寻:不久。蒙:受到。

(27)除:免旧官,授新职。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28)猥:自谦词,鄙贱。

(29)当侍东宫:担当侍奉太子的官。东宫:代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

(30)陨首:掉脑袋。陨:坠落。

(31)切峻:急切而言辞严峻。

(32)逋慢:指逃避职守,怠慢君命。逋:逃避。

(33)州司:州官。

(34)奔驰:指奔波效劳。

(35)笃:沉重。

(36)徇:曲从。

(37)告诉不许:申诉(不做官)得不到允许。

(38)进:做官。退:不做官。

(39)狼狈:喻进退两难。

(40)伏惟:恭恭敬敬地想。伏:俯伏。惟:思维。

(41)故老:旧臣遗老。矜育:哀怜抚育。

(42)特为尤甚:特别厉害。

(43)仕:做官。伪朝:指蜀汉。

(44)历职郎署:李密在蜀汉的经历是由郎中升尚书郎,故称历职。郎署:指尚书台。

(45)本图宦达: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

(46)矜:自夸。名节:名誉节操。

(47)亡国贱俘:已亡的蜀汉的旧臣。

(48)宠命优渥:对待他非常优厚,仍让他做官。

(49)盘桓:迟缓不进。

(50)希冀:希望,指希望立名节。

(51)日薄西山:太阳将要落山,喻人已垂死。

(52)气息奄奄:呼吸微弱艰难。

(53)危浅:危在旦夕。朝不虑夕:朝不保夕。

(54)区区:拳拳真情。废远:弃之不顾而远离。

(55)乌鸟私情:相传乌鸦是孝鸟,幼乌长大后能觅食哺母。此处比喻侍奉祖母的孝心。

(56)愿乞终养:想请求允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

(57)二州:指梁州和益州。此二州大致相当于蜀汉管辖范围。牧伯:刺史。一州之长为牧,又称方伯,故以“牧伯”称剌史。

(58)皇天:天。后土:地。

(59)矜悯:怜悯。愚诚:愚拙的诚心。

(60)听:听任,准许。

(61)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或许祖母刘氏有幸,能平安过完余年。庶:庶几,或许。保:平安。卒:完毕。

(62)生当陨首:活着当不惜以掉脑袋来报答。

(6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晋国魏武子有爱妾,无子,病中嘱其子魏颗说:我死后将她改嫁。病危时又变卦,要魏颗将她杀了殉葬。魏颗按第一个嘱咐将其父之妾改嫁。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见一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魏颗捉住杜回。后来魏颗梦见此老人,老人说他是魏武子之妾的父亲,结草是为了报答魏颗不杀女儿之恩。之后,“结草”成为报答救命之恩的典故。

(64)犬马怖惧之情:以犬马自比,表示谦卑。

〔解读〕

本文是李密请求晋武帝司马炎允许他终养祖母所上的表章。李密作为蜀汉旧臣,面对武帝征召而不赴,很容易引起矜守名节的猜疑。所以,作者在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策上做文章,以奉养祖母为由,婉言回绝征召。言之有理,使晋武帝无言可说。

全文共四段,首段写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家境的艰难。“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两句概述了童年的悲惨,令人同情。然后具体叙述家境的不幸:出生六个月丧父;四岁时母亲为舅父所逼而改嫁;九岁时还不会走路;体弱多病,全靠祖母抚养。这样写家境,实际上就是为了突出祖母的慈爱,祖孙之情重于泰山,为下面写奉养祖母作了铺垫。接下来再写祖母目前的悲惨情状:“夙婴疾病,常在床蓐”,需要人照顾,祖孙相依为命,无法赴官,理所当然。

第二段写作者的进退两难之境:一方面厚蒙国恩,“欲奉诏奔驰”;另一方面祖母病笃,“欲苟徇私情”。既写出了对晋武帝的忠诚感恩之心,又写出了对祖母的孝顺之情。

第三段进一步阐明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为辞官作铺垫。先突出本朝治国以“孝”为纲,在“孝”字上做文章。再写自己的情况尤为特殊:身为“亡国贱俘,至微至陋”,且本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本应尽忠;但因祖母“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只能在家尽孝。这样,以“孝”治国的晋武帝只能答应作者的请求。本段后半部分突出祖母病情沉重和祖孙相依为命,语出肺腑,十分感人。最后提出“区区不能废远”,水到渠成。

最后一段用两个数字对比,说明了尽孝之日可数而尽忠之日长久,这就解决了尽忠与尽孝的矛盾。然后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等极富人情味而又极合理的话语,似作含泪请求,语气谦卑,催人泪下。最后以生死必报结束全文,尽忠之情溢于言表,晋武帝不得不批准作者的请求。

本文在写法上,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文章使用骈散相间的语言,既有散文行文流畅之优点,又有骈文辞气恢宏之高妙。文中又多用成语,如“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气息奄奄”、“日薄西山”等,语言表现力强。文章笔调委婉曲折,若行云流水,伸屈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