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
18185200000012

第12章 锲而不舍——磨炼坚强的意志(1)

教学目的

通过展示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的具体事例,使学生了解意志的内涵、特征以及意志品质发展中的问题,并着重掌握培养坚强意志的方法。

教学要点

1.理解意志的具体涵义。

2.了解意志的品质特征以及青少年意志行动的发展特点。

3.掌握利用学习意志来养成学习习惯的方法。

4.了解不良意志品质、意志障碍的具体表现形式,并且掌握意志不良和意志障碍的克服办法。

5.掌握培养坚强意志的方法。

教学安排

1.讲解意志的涵义、品质特征与青少年意志行动的发展特点之时,应当运用简明、清楚的语言,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讲述这些理论知识。

2.关于学习习惯与学习意志之间的关系,教师力求让学生明白自己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学习。学习虽然与人的天赋、智力等情况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一个学习意志的问题。中国历史上举不胜举的有关学习的感人事例,教师要加以运用。例如:晋代的车胤囊萤、范仲淹以水沃面、师旷秉烛而学等等,都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榜样上的力量。

3.关于意志不良、意志障碍这些有关青少年意志品质发展中的问题,力求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状况,让他们反思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落到实处。同时,要把矫正不良意志与意志障碍的方法告诉他们。

4.本课教学的重点应当最终落在培养坚强意志的方法之上。

参考资料

一、案例

1.车胤囊萤

车胤是晋代的一个读书人。他特别喜欢读书,通晓多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他家境寒苦,白天靠拼命干活养家糊口,很少有时间读书,只能利用夜晚去刻苦攻读。然而,由于实在太穷,经常得不到点灯的油。

怎么办呢?一个夏天的傍晚,他刚走出家门,看到了田野中许多的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突然之间受到了启发:为什么不能够借用萤火虫发出的光呢?

于是,他回到家中,用白色的熟绢做成口袋,里面装进几十个萤火虫,用它来代替灯光。

“车胤囊萤”的故事使人不禁想起“孙康映雪”的故事。孙康和车胤一样,因为家境的贫寒没有点灯的油,就借助雪光来读书,后来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的故事折射出这样一条道理:艰苦的环境、恶劣的条件并不能够堵塞有志之士的成材之路。

2.范仲淹以水沃面

北宋有一位文武双全的宰相,名叫范仲淹。他不仅才高他“胸中有甲兵百万”。更拥有伟大的人格。数百年来,他的人格魅力一直都焕发出耀人的光彩。范仲淹幼年时,家境困苦。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留了孤苦伶仃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母子艰难度日。随着时光一天又一天流逝,他母亲感到实在难以撑持这个家庭,就改嫁给长山一位姓朱的人。

范仲淹长大后,在炎凉的世态和他人的冷眼之中过着困窘不堪的生活。但这没有熄灭他刻苦求学的强烈欲望。在一个下雨的清晨,他伤心地辞别了母亲,决心到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去读书学习。

他在学堂中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居然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不曾脱衣睡觉。他全神贯注地听先生的讲饵,专心致志地完成先生布置的作业,一丝不苟地背诵古文诗词。有时候感到头昏困倦,他就用凉水浇头,以使自己能够振作精神。由于穷困,他经常连稀粥都吃不饱,时常在太阳快要落山时才开始吃上一点饭。

顽强的意志品质,勤奋好学的精神终于为他带来了丰硕的收获。他不仅精通了六经,而且还能够做到活学活用,而终于成为北宋伟大的政治家与文学家。他在《岳阳楼记》中写下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激励着人们以天下为己任。

3.秉烛而学

在我国的春秋时代,晋国的国君晋平公问晋国的乐师师旷:“乐师啊,我今年已经70岁了,想要学习,恐怕有点晚了吧。”师旷接着说道:“国君,你为什么不点燃蜡烛来照明呢?”晋平公有些生气,反问道:“做臣子的,难道连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都忘了吗?怎么能够戏耍你的国君呢?”师旷说道:“我的眼睛什么都看不着,我哪敢与国君开什么玩笑啊!不过,臣子听人说过少年而喜欢学习,就像每天早晨那初升的太阳一样;壮年而喜欢学习,就如同正午的太阳光一样;老年而喜欢学习,就像那点燃的蜡烛的光亮。点燃起蜡烛的光亮,还有谁会在昏暗之中胡乱摸索呢?”平乎公听完了师旷的这一席话,感到豁然开朗,全身都好像在顷刻之间打通了所有脉道,忍不住大声叫道:“哎呀!真是好极了。”

4.司马迁身磨心砺

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忍辱负重撰写《史记》的故事流传千古,人们为他坚强的意志与崇高的人格所感动。

38岁的时候,一心要为国效力、实现自我理想的司马迁继承了父亲太史令的官职。自此开始,司马迁便着手搜集大量的历史资料,正式准备《史记》的创作。

然而,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同情降将李陵,而被愤怒的汉武帝处以宫刑。顽强坚韧的司马迁并没有被人生的挫折所击倒。他想,如果就此了结自己的性命那只能算得是一个懦失,一个彻头彻尾的弱者,而且死得毫无意义。于是,他以古代许多伟人在困境面前奋发拼搏的例子为榜样,坚定自己的意志。

十年磨一剑。司马迁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不息,终于写出了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5.坚韧不拔的屈原

中国自有史以来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是战国后期楚国人。

屈原原本是一个政治家,早年曾经辅佐过楚怀王,担任过左徒、三阎大夫等官职,在他晚年时,由于受到奸臣与小人的谗言攻击,遭到陷害,被革去职务流放到现在的湖南汨罗江。

他被流放时,已年近五旬,体弱多病。但为了真实地了解人民疾苦,他经常拖着多病的身躯到处走访。

当时的楚国,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肺之辈,滚滚当道;奴膝卑腠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而且外有强敌恣意践踏国土。屈原大声哀叹:为何奸臣能够当道,而忠良却惨遭陷害呢?

屈原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发愤写作,写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其中的代表作《离骚》更是激情流淌、满怀热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弱多病的他在进行创作之时,时常是勉强支撑起上身,用他那双颤颤巍巍的手,为我们留下不朽的思想。

有很多次,他在写作之时都差点昏厥过去,但是,顽强的意志力却使他一次又一次地站立起来,一次又一次地拿起笔,重新写作.他写到:“我虽然能够把方正的东西改为圆形,但是,合理的法则却永远无法改变。”

屈原始终坚信,人世间的真理与善庭永远也不会丧去,他以自己的清白之躯让泪罗江告诉世人:屈原永远顶天立地。他纵身投入罗江的那个早晨,雾锁重云,那一天是公元前278年阴历五月初五。

6.十年磨一剑

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时间。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为了写出《物种起源》用了整整20年时间。他的生物进化论学说为了人类的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去了37年时间。他辉煌的艺术成就,传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时间。他用犀荆的笔对资本主义的丑恶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社会主.义的革命点燃了灿烂的火种。德国伟大的作家歌德写《浮士德》耗尽了他的一生,用了整整60年的时间。他用自己的心血证明他本人就是一部欧洲形象的断代史。

还有许许多多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从事着艰苦的创作和研究,例如: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的时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的时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26年的时问。当然,数字不能说明一切,真正地重要的是,他们那种坚韧不拔、勤勤恳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先生在“四人帮”横行霸道的年代里,克服了常人所无法克服的困难:他人的嘲笑与徘谤,艰苦的工作与生活条件,重病缠身,经济困难……这一切都没有阻止他攀登数学高峰的努力。在那个只有六平方米的斗室之中,他敲开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城堡”之门,震惊了全世界。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生来就有一定的生理缺陷,他的舌头天生比别人要大,讲起话来总是口吃。在那个讲究雄辩的国家与时期,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天灾。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和恒心,采用El含鹅卵石的方式进行口吃矫正,一练就是3000多个清晨和黄昏。宝剑锋从磨砺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自己不懈努习下,德谟克利特终于成为一个技压群雄、妙语连珠的演说家,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精彩绝妙的思想与言论。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伟大的作家,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他拥有与巴尔扎克并驾齐驱的地位。特别是他那部七卷本的《追忆似水年华》,其含义之深奥、用词之奇特、技巧之高超、思想之丰富,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普鲁斯特在创作这部鸿篇巨著之时所遭受的困难又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自幼聪慧俊秀但却一直体弱多病的他并未能享受到人生的许多幸福、快乐。大约从35岁起.到他5l岁去世为止,他一直患有十分严重的哮喘病,只能终年生活在一间门窗经常不打开的房间之中。因为清新的空气往往诱发他哮喘病的发作,刮风下雨的天气就更不用说了。他足不出户的自我禁钢生活,持续了长达15年之久。这15年中,他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克服孤独、冷漠的心态,去创作一部非常特殊的文学作品。他以自己坚强的毅力终于完成了这部文风独特、委婉曲折的奇书,全书长达200多万字。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吉耶曼和沙利以及他们带领的科学研究小组,克服种种难题和同行们的冷嘲热讽,顽强地开展有关下丘脑的研究,21年终于从27万只羊脑中提取出1毫克促甲状腺释放因子的样品,也就是提取了1毫克的TRT释放因子。从而在大脑研究的领域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发现了具有黄金性质的脑激素。吉耶曼与沙利也因此获得1997年的诺贝尔生物学奖。在他们成名之后,有人让他们谈一谈锰功的经验,他们是这样回答的:“什么是坚韧不拔?那就是逐个地分析100万只羊脑!”在科学研究的领域,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那些不畏艰难险阻的人们,才能够攀上事业的顶峰。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并不总是阳关大道,只有那些意志坚强之人,才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二、矫正不良习惯的方法

1.主动疏导法。

从自己的兴趣点与兴奋点人手,层层深入地舒展开来,逐步将自己的思想疏通,并且采用适当的方式逐步将自己的不良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种方法比较贴近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不良习惯的矫正作用十分巨大。

例如,如果你是个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拖拉、办事马虎的学生,但对电视却非常地迷恋,而且很喜欢与别人谈电视。这时你可有意提出一些与电视相关的问题:“即然我这么喜欢看电视,那么,电视最早是由谁发明的呢?~电视为什么会接收到图像与声音呢?”,这些问题能够起到一个很强的引诱作用,促使你对电视的原理产生兴趣,进而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形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主动疏导法需要较强的意志力来加以支撑,离开了恒心与毅力,你就无法主动地、自觉地产生疏通自我思想的动力。

2.适当处罚法。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要矫正不良习惯,只依靠思想上的疏导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一定的外部强制训练与处罚措施。必要的处罚既是一种疏通思想的辅助手段,更是—种对内在意志力的考验。

自我处罚的方式有很多:罚自己站立,罚自己背诵古诗文,罚自己不准参加一次文娱活动等。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地是自己一定要明确地知道哪一种学习习惯是不健康的、不良好的,并且激起自己进行矫正的愿望。

自我处罚一定要讲究适度。不能够对自己进行过份的惩罚,更不能够因此而产生自卑、自怨甚至自贱的心理,要正确地把握其中的度,惩罚太重,会让自己失去信心,惩罚太轻,教育性并不是很大。自我惩罚要适时,不要等到事过境迁而一再旧事重提。

3.中断联系法。

同坏习惯彻底决裂是青少年最终需要实现的矫正目标。对那些积重难返的青少年来说,切断与不良习惯的联系还真是一件有些“痛苦”的事,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