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
18185200000009

第9章 乐以忘忧——保持良好的情绪(1)

教学目的

本课在介绍情绪的特点与分类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不良情绪的危害与调适方法,使青少年学生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教学要点

使学生了解情绪的定义,情绪产生的原因,情绪的作用。不良情绪的危害性,以及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

教学安排

1.介绍什么是情绪时,可以采用:

(1)案例分析法。可以通过案例介绍,能够使学生对健康情绪和不良情绪有较深刻的认识,或可使学生对情绪的内涵、外延形成深刻认识,在分析案例的时候要有重点地突出不良情绪的危害性,以使学生对不良情绪的预防有积极态度。

(2)图表解析法。关于情绪的各种彤式有不同的图谱,可以通过演示图谱让学生对情绪的多彩多姿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通过一些情绪与健康关系的图表,讲解情绪的变化对于生理的影响。

(3)名言激励法。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名人的言行对予青少年,具有特别的榜样作用。因此,讲课时可多引用一些名人名青,并且可以让每个同学选择1一2条自己喜欢的名言制成书签,用以自勉,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介绍情绪困扰时,可以采用:

(1)自我表露法。情绪困扰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但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教师可以介绍自己曾面对困扰的情况,以及怎样战胜不良情绪的经历,使同学既能同教师进行情感沟通,又能够学习如何积极的姿态面对挫折。

(2)情景扮演法。可以让每个同学回忆一件发生在自已身上的令自己情绪强烈波动、对自己深有影响的事情。教师选几件比较典型的事例,并假设情境,让同学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扮演,大家一起讨论各种处理方式的优劣,从而加深自己的理解,并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

(3)群策群力法。教师设想一情境,(比如:高考失败或朋友吵架)请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竞争,每个小组的成员群策群力写出尽可能多的建议。

3.讲解调适方式时,可以采用:

(1)色彩感受法。色彩对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和情绪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红色给人刺激、热情、积极、弹性、奔放的感觉。绿色给人安全,年轻、新鲜、和平的感觉。

教师可以给同学展示不同的色彩.请同学谈自己的感受,选出自己所喜欢的颜色,以增进学生对自己情绪类型的了解。当出现情绪低落时,可以通过感受颜色而有所改变。

(2)音乐体验法。音乐能缓解人的紧张情绪,增加人的自信。据说高血压病人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血压可以下降10至20毫米水银柱。作为教师可以将有关的名曲录成一盘磁带,请同学感受不同的情绪体验,并可将此作为一种自我放松的方法介绍给学生。

参考资料

一、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现实中有些事物使人兴高采烈;有些事物使人忧愁、悲伤;有些事物使人赞叹喜爱;有些事物使人惊恐、厌恶。这些主观感受或体验就是情绪。情绪生活是人们一刻也不能缺少的。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观点的事物,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绪体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生理迅速发育的同时,心理也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尤其是在情绪上。中学生所面临的自身发育、学习压力、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甚至于亲子关系都会影响到情绪的剧烈波动。在特有的知识结构和年龄阶段,中学生的情绪有自己的特点:1.中学生情绪的外显性特点随着身体的发育,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的延展,以及思绪的发展,知识的丰富,中学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迅速敏感,离怒哀乐常行之于色,具有外显性的特点。由于他们思维的日益独立,自尊心的逐渐确立,使得中学生已经区别于孩童随心所欲的情绪表现,而是懂得控制自己的一些情绪,但总体讲,中学生仍然是坦率直露,善于显现自己情绪体验的。

2.中学生情绪的丰富性特点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不断增加,其情绪活动非常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中学生多样性的自我情感和需要上,如自尊、自卑、自负等;还表现在对异性友情和朦胧感情的情绪体验上。日益丰富的情绪体验,常会使得中学生的情绪出现明显的波动性。

3.中学生情绪的强烈性特点

由于情绪体验的日益丰富,中学生对于外界事物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表现得非常敏感,并且时时表现出较强烈的情绪体验。他们容易对符合自己信念、观点和爱好的事物产生迅速面热烈的情绪,这一特点使得中学生成为现代追星族中最狂热的一组人群。同时,对于不符和自己兴趣或自己所属小群体的志趣的事件或行为则可能迅速表现出否定情绪,因此,中学生常常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比成年人强烈的情绪情感。

4.中学生情绪的想象性特点

从情绪体验的性质来看,中学生的情绪还具有想象性特点。即新发生的情绪会延长一段时间,而出现陶醉于以前某种愉快的、肯定的情绪,或者沉湎于某种负性的情绪状态中。

因此,中学生的情绪常表现出非理性的特征。由于学习上的落后,或者转学、升级等学习环境的不适应、或者交友方面的挫折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常会陷入某种想象的忧虑中,而不懂得控制、转移不良情绪的干扰。

作为教师,应当在注意到中学生的情绪特点的同时,关注中学生的情绪变化,比如当发现学生对老师表现出负面情绪,对同学表现出敌对情绪,出现考试恐惧、紧张情绪,甚至出现极度低落等负面情绪时,都应当积极探求学生出现情绪波动的原因,而不能仅仅根据学生的行为作出简单的判断,否则,学生的不良情绪可能不但没有得到扭转,反而可能进一步加深了其情绪的恶化,导致其行为的进一步偏差。

二、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

1.非理性因素

一个人的社会适应程度及心理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与他的认知有关。片面的、错误的认知和非理性的信念往往是个体产生抑郁、自卑、焦虑、恐惧、痛苦等不良情绪的原因。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爱利斯将非理性信念概括为10条:(1)在自己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个方面都有成就,这样的人才是有价值的。

(3)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恶性的,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责备与惩罚。

(4)假如发生的事情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期待的,那么它就是很糟糕的,很可怕的。事情应该是自己所喜欢和期待的样子。

(5)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一个人很少或根本溯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忧伤和烦闷。

(6)一个人对于危险或可怕的事情应该非常挂心,而且应该随时顾虑到它可能发生。

(7)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面对他们容易。

(8)一个人应该依靠别人,而且需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作依赖。

(9)一个人的过去历史对他目前的行为是极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某事曾影响一个人,它应该继续、甚至永远具有同样的影响效果。

(10)一个人碰到种种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正确、妥当及完善的解决途径;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此一完善的解答,那将是糟糕的事情。

他还认为非理性信念有三个共同特征:

(1)绝对化。绝对化是指认知者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人对事都怀有认为其必定怎样或必定不怎么样的信念,极易走极端。

(2)概括化。概括化是指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过分概括化的表现有:他人稍有过失就全盘否定,个人偶遇不幸就前途无望,结果很容易陷入消极情绪之中。

(3)糟糕至极。糟糕至极是指对人对事作极端消极的、悲观的评价。因此,在生活中总是没有希望或转机,人容易因绝望而陷人严重的负面情绪中。

非理性信念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它影响人的行为,常常会给人带来情绪困扰,引发心理障碍。尤其是中学生在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态度的时期,很容易受到来自于外界的非理性观念的影响,因此作为老师,有责任教给学生正确的自我认同模式和对他人的接纳态度,纠正不良的认知,建立合理的信念,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非理性信念的矫治方法举例:ABCDE法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人的不合理的观念,包括简单的“好或不好心理”,即总是对某种目标如考试、就业产生“只有实现我才会快乐,没有实现我一定会痛苦”的观念;以及“必须观念”,如“我必须做对这件事”,“我必须对所有人都热情”,“我必须不犯错误”等等,这些过分绝对、苛刻的认识或自我要求,是情绪、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在许多有异常心理的青少年身上可以经常见到它们。ABCDE法又名认知矫治法。它认为,只有改变人的非理性观念,建立新的理性观念,才能真正消除心理障碍。它以ABC来解释人的情绪、行为,A代表个体身上发生的事实、行为、事件,B代表个体对A的信念、观念,C代表A造成的情绪结果。一般人往往只注意A与C的关系,而忽略了C是由B造成的。B如果是非理性的,C就会是负性情绪,如果要改善C,就必须驳斥(用D来表示)B,并且建立新观念(用E表示)。种方法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方法,既可以自我教育、自我导,也可以教育学生、引导他人。

例如:

A——事件:高考落榜。

B——观念:考不上大学,就找不着理想的工作,生活就不会快乐(典型的“好或不好心理”)。

C——情绪:难过,悲观,绝望。

D——驳斥:这不是事实,只是我的片面、主观想法。如果不上大学将来就不会幸福,那大部分人都不幸福了?有很多人(自己举周围亲戚、朋友的例子)没有上大学,也一样很幸福。

E——新观念:不上大学,还可以有很多种道路,每条路也都会有快乐、充实、有价值的生活等着我,这才是现实。

2.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

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和一般课堂行为的推断或预测。这种期待有时会通过“目我实现的预言”的方式干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某种期待,他就会把这个信念当成真实的,从而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最型他的行动使信念变成了现实。

根据这种解释,教师期望的心理效应首先是教师对学生的未来学业成就、智力发展或社会行为形成了深信不疑的推断或预测,并采取了促使期望实现的行为,从而使学生的学业成就,情绪情感的发展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

有人发现,教师对高期望的学生比对低期望的学生更多地表觋出以下4个方面的行为:(1)教帅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为高期望的学生创造了较为温暖的社会情绪气氛;(2)对商期望学生作出不同寻常的反应;(3)授予高期望学生以较多较难的教材;(4)给予高期望学生较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古德根据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把教师对待低期望学生的行为概括为以下11项:(1)把他们的座位安排在远离教师的角落或把他们集中在一起;(2)在教学中较少注意他们,或较少对他们微笑;(3)较少让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作公开演示;(4)当让他们回答问题时如果不能立即答出,教师等待的时间较少;(5)回答问题不正确时,教师不给他们留有思考或纠正错误的时间;(6)回答问题不正确时,教师通常会作出批评;(7)当他们正确回答了问题时,教师很少公开提出表扬;(8)当公开的回答介于对错之间时,教师对他们则给予批评,而对高期望的学生则小给予批评;(9)教师对他们的反馈不如给高期望学生的反馈那么精确和详细;(10)教师经常对他们的回答不予反馈;(11)列他们提出的学习和努力的要求比对高期望学生提出的要求低。

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动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教师把注意力仅集中在学习好的同学身上时,其他的同学会由于老师的忽视而感到失落和自卑,因而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越来越成为老师所忽视的学生。

所以说,正如“皮格马利翁效应”一样,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期望塑造了每一个学生的自我认知模式,同时也影响了每一个学生的情绪类型的形成。

因此,许多不良情绪的形成也是由于教师对学生非理性的期望造成的。如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篇优秀的作文,正充满着对写作的乐趣,但教师却根据学生以往的成绩认为此学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质问他从哪里抄来的,由此使学生不仅产生受委屈的情绪,而且对于自己的写作能力产生很大质疑,甚至从此失去写作的热情。可见,教师的简单推测和非理性期望常常是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于自我意识增强、特别敏感的中学生,教师更应该懂慎而平等地对待他们。因为,在这一时期,教师的一个眼神都会被学生感受到,从而可能使学生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

三、情绪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