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逸结合就是一种时间管理。管理时间并不仅仅指将时间如何尽可能合理、科学地分配到工作中,也包括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休息之间取得平衡,使我们能够享受工作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
人们常常把身体比作一部机器,要想让这部机器运转良好,不仅需要平时规范操作、注意保养,而且需要维修和得到休息。这看起来是一种常识,但恰恰又是很多人的误区所在。一些人以为,投入的时间越多,收效就会越多。但是,如果没有效率,再多的时间投入也是白白浪费。而效率则来自于专注,专注则来自于良好、规范的操作——对身体来说,就是劳逸结合。
劳逸结合就是一种时间管理。管理时间并不仅仅指将时间如何尽可能合理、科学地分配到工作中,也包括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休息之间取得平衡,使我们能够享受工作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比尔·盖茨认为:“时间管理的第一个原则是,对每一件事都尊重,包括对休闲的尊重。”尊重才能顺应客观规律,才能利用规律为自己谋利,而不是逆反规律让自己得不偿失。
工作和休息不是敌进我退、你多我少的关系,而是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休息。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呢?
1.积极地休息。
休息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比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进行的休息可以算作积极休息,工作间隙喝杯咖啡、活动身体、做点感兴趣的事、改换工作地点等,都是一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休息方式。而熬夜玩游戏、看电视、闲聊、通宵达旦地打牌等都是比较消极的休息方式,因为这样做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纯粹是为了度过非工作时间。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做,神经放松了,身体得到缓解了,对工作也是有利的。事实上,效果微乎其微。名目繁多的假期综合症告诉我们,这样的休息方式不但不能促进工作,而且还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2.让工作变得有趣也是一种休息。
长时间从事某项工作,很容易产生疲劳感,这时候工作效率也就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那工作效率就如同已经经过最高点的抛物线一样,只有不断降落的可能了。其实,在工作中,人们更多只是需要稍微休息一下即可。解决这个稍微休息一下的最好办法,就是给工作带来一些刺激性的变动,让工作有趣起来。比如,适当地在工作过程中干点儿轻松愉快的事、换一种新鲜的工作方法、变换工作地点,等等。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去改变你完成任务的方式。任何的脑力活动都包含多个环节,如果平时总是遵循一定的顺序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可以考虑选择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来使你的工作更加富于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你既得到了休息,又使得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可谓一举两得。
3.科学安排休息时间。
具体的时间安排因人而异,但是可以借鉴一下几种方式:
开发式。就是把休息时间作为开发自己潜能、其他方面能力的时间段。
结合式。就是把休息时间作为对工作的一种延展和补充,比如,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
陶冶式。就是利用休息时间从事多种有益活动,以陶冶性情,增长见识。
调剂式。就是闲暇活动和工作相互调剂,比如,脑力劳动者可以在休息时间适当从事一些体力劳动,长期从事室内工作者可以到室外去等。
4.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早饭很重要。很多人都有不吃早饭的习惯,这往往导致他们很难在早上进入最佳工作状态,而且对身体非常不利。所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吃早饭是必要的。
做一些有氧运动。尽量保持每天做一些有氧运动,以减缓压力,让血液加速流动起来,整个人也会变得精神焕发起来。
多一些积极想法。消极想法使人消沉,积极想法则使人热情高涨。多些积极想法既是唤醒精神的好方法,也能够改变心态,得到更多的机会。
除非必要,否则在上午10点前不要查看电子邮件或者接打电话。早上10点前人的精力是最旺盛的时候,而看非必要的电子邮件和接打电话一方面浪费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浪费宝贵的精力。这部分时间应该全力去完成那些重要的任务。
可以考虑每过一段时间(最好是完成一个小任务的间隔)离开一下你的办公桌,让你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一下,同时舒展一下身体。
每天列出5-7个目标,将其中的3项作为你的目标。列出你要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好习惯,但是列出太长的单子却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不要等到非休息不可的时候才去休息。你应该学会常常休息,在疲惫到来之前休息。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精力一直保持旺盛,能够让你在清醒的状态下高效率地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