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103

第103章 落尽东风第一花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

——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

先要解一解这个较为复杂的诗题。

诗题是说有朋友原来想在长安找一栖身之地,但却事与愿违,只好漫游于汧山陇水之间。许浑有感于朋友的遭遇,因而以诗寄寓一种对现实讽刺之意。

因此,诗的开头就把朋友之到长安,比喻如一只西来的飞燕,当它飞到长安古都的时候,已是日落黄昏,于是不得不寻投宿之处。长安是壮丽的皇都,初唐诗人骆宾王写的《帝京篇》描写道:“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桂殿嶔岺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就是这样的都城,朋友却找不到一枝之寄,找不到下榻之所,彷徨无计,寂寞无聊,于是漫步长安市上,只见天子宫墙,高如万仞,王侯甲第,高耸连云,达官贵人之家,也是深宅大院,跨越街衢,占地甚广。可是就在这么多的王侯甲第、大院深宅之中,有不少的楼台却是阗寂无人,重门深锁,并无人住。这种情景就显得反常了:朋友流落街头,想求一宿之地而不可得,连云厦阁却多空置。

在崇楼高阁中,最名贵的春花,已在东风吹拂下落红满地了,也不见有人打扫落花,一任春去春来,流年暗换。此情此景,怎能不令朋友感到怨恨呢?

许浑同情友人的怨恨情绪,于是寄意于诗,诗的艺术构思就是以含蓄和反衬的手法,反映出无数豪门的楼台空置,贫士却归宿无地这种不平现象。而描写到的楼台深锁,落尽春花,更是讽刺统治集团的权势人物占有了一切,寒士贫民则几到了无立锥之地,显示出社会对立的情势。无怪杜甫慷慨高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

许浑这首诗似乎“怨而不怒”,深得讽人之旨,所以被人称为好诗。明代的胡应麟评论这首诗:“望王侯第宅深锁落花之内,更不忍言。”可说未能道出诗的真意。至于许浑其人,却也可取,早年引退,耽于林泉之乐,但慷慨悲歌,每逢登高怀古,对景抒情,诗格豪丽,令人喜读。记得远在十年前,我曾以闲情游白云山的双溪别墅(由双溪寺改建而成),看到别墅无人居住,繁花落寞,春色寂寥,也写了这样的绝句:“双溪早已破禅关,烟锁重门镇日闲。正是天南春漠漠,花开无语老空山。”对当年的世事,也有所寄托,往事追怀,真不胜感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