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王安石:《北山》
这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于晚年退居南京时写的小诗。王安石平生不愿以文学见重于世,抱的是忧国济世之心。可是当他推行变法遭到挫折,屡起屡沉,最后辞职终老金陵之后,他就转向诗词以求慰藉了。
这首诗题为《北山》,北山就是南京钟山,王安石筑室居此,因号半山老人。长江从城外浩荡地流过,玄武湖与秦淮河横注其间,虎踞龙蟠的形势是名不虚传的。
王安石以一种悠闲的心情抒写他游北山所见。春风吹绿了连天的芳草,把绿色送到了春水涨满的横塘、湖泽,使得绕城的流水也反衬出荡漾的波光,真是好一幅湖光山色!在这样的迷人景致之中,半山老人流连光景,不受拘牵,欣赏着山间缤纷的落花,竟忘却时间的暗换;缓步于芳草如茵的小径,似在寻找自然的乐趣,竟忘了回家,真是物我两忘,闲适自得之至。
从诗的表面看,纯粹是写景,但是落花、芳草反映在诗人的心目中却也有情,所以坐数落花而不觉其久,步寻芳草而浑然忘归,这就表现了诗人寄托一种“淡泊明志”的情绪。如果要研究诗人真正的感情,就要读他写的另一首著名的《桂枝香》,同样是在钟山,而“登临纵目”所看到的就完全不同了:千里澄江似练,而槛外楼头却有“漫嗟荣辱”和“豪华竞逐”,并非是超越尘俗的境界,这也正由于王安石未能完全戡破宦情的缘故。
不过,王安石这首小诗的造意却新颖,艺术也成熟,尤其是“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两句,更是“言随意遣,浑然天成”。如果说他这两句诗得自王维“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
的启发,而实质上却各有辞工的意境。王安石写的景,却是写出了新意的。
在宋代,曾经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经过几番历练波折之后,到后来都在诗词上寄托怀抱的,除王安石外,尚有欧阳修、王禹偁、范仲淹诸家。例如欧阳修写的:“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过溪桥。”这种闲适情调与王安石的落花、芳草就有异曲同工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