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心正尔怯高楼,况复楼中赋远游。
客里登临俱是感,人间送别不宜秋。
风前落叶随车满,日下浮云共水流。
知汝琵琶亭畔去,白头司马忆江州。
——张昱:《赠沈先生还江州》
翻看元代所传下来的律诗,格调与宋诗接近,神髓则来自唐诗。杜甫格律之谨严,风格之沉郁、悲壮,是后人学杜的因素之一,如白居易、韩愈、孟郊、杜牧、李商隐等都学杜诗,陆游也学杜而自辟蹊径。
这里引的一首律诗,却有它可取可吟的特色。诗是张昱为友人沈先生将还江州而作。江州,就是江西九江,唐代白居易曾被贬谪为江州司马,以《琵琶行》一篇歌行体的诗歌与《长恨歌》同称双绝,传唱千古。登楼,则有东汉末年王粲因避难荆州,感旧思乡而写了一篇《登楼赋》,也成为抒发客子去国怀乡思想感情的典型作品,同样是千古传唱的名篇。张昱的《赠沈先生还江州》,就暗寓这两个典故而展开抒情的描写。
诗人对将别的友人倾诉:“我也有怀乡病,所以心怯登楼,何况今天却在高楼为你饯别。大家同处客中,很容易具有王粲登楼生百感的情绪,而就送别的时序而论,最不相宜的也是在秋天。西风瑟瑟,纵目所及是一片萧索景象,客观的凄冷,怎能不加倍触发惜别的情怀?可是你终于在这样的气氛中走了。可以想象得到,西风落叶将随你的车尘而去;黄昏日落的天上浮云正如杜甫诗中‘江东日暮云’的描写那样,随水东流。而你却在此情此景回江州去。江州有纪念白居易的琵琶亭,遥想你一定到琵琶亭去追寻古迹,去追念白居易‘枫叶荻花秋瑟瑟’那种天涯沦落的形象而怆然有感吧?”
张昱在这首律诗所表现的特色,是韵律流畅,感情真挚,暗寓典故而自然,音调谐和而上口,其中“人间送别不宜秋”的抒写,以七字概括了伤秋伤别的深深枨触,不失为可传的警句。
古典诗词中因《琵琶行》而见诸吟咏的可说不少,在这里想一提清乾隆时代的左辅,他以做地方官曾到过江州,于夜访琵琶亭时填了一首《南浦》词,不妨加以引述对照欣赏——
浔阳江上,恰三更霜月共潮生。断岸高低向我,渔火一星星。何处离声刮起?拨琵琶,千载剩空亭。是江湖倦客,飘零商妇,于此荡精灵。
且自移船相近,绕回栏百折觅愁魂。我是无家张俭,万里走江城。一例苍茫吊古,向荻花枫叶又伤心。只琵琶响断,鱼龙寂寞不曾醒。
这首词,可说是把琵琶亭的夜色、氛围、感受描写得淋漓尽致了,是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