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王冕:《梅花》
王冕是元末明初一位著名的画家和诗人,因爱梅花,自号梅花屋主。生于浙江诸暨的农家,幼贫好学,替人牧牛。日间把书挂在牛角之上,晚则在一间寺庙的长明灯下勤苦攻读,终于学有所成,有通儒之博雅。但是仕途多舛,考不中进士,于是隐居于家乡的九里山,靠卖画维生。
这首咏梅花的诗,大概写于九里山隐居的年代,以一种隐逸的情趣抒发对山中梅花绽放的欣赏。梅花绽放之时已破腊传春,东风送暖,冰雪渐消了,山麓湖畔,有如浇泼过而处处显出苍翠之色,与梅花的韵胜格高相映成趣。就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传来了为马融作赋所赞美的羌笛的声音,其韵悠扬,回荡于山野,却不知来自何处,笛声过处,吹奏的梅花曲的曲调飘落于野桥之间,构成超俗飘逸的情调,也衬托了隐居诗人的怀抱。
王冕的咏梅诗,与历代许多诗人的吟咏有所不同,他不着墨于梅花本身的描写,所以不与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争优劣,他是描写自然与花相互间所构成的画面、气氛,其中也就把自己作为隐士的身份暗示出来了,把半林茅屋之花,三月桥边之笛声表现出来了,诗与画融合为一体,从中也可看出画家的用笔。
从王冕的梅花诗,不禁联想到宋末诗人谢枋得的《武夷山中》:“十年清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也是从梅花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落笔的,同样是抒发了归隐的怀抱,寄托了一种超逸的情趣。至于梅花笛曲的典故,见于《乐府诗集》中所说的“《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所以李白写了《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早的则见六朝时代江总写的“长安少年多轻薄,两两常唱梅花落”(《梅花落》)。由此可见王冕的“无数梅花落野桥”,并非指梅花本身的飘落,李白的“江城五月落梅花”也非实指梅花。
值得注意的是:历代以来,诗人吟咏梅花,更多的是拟人化,赋予特殊的感情,例如“玉色独钟天地正,铁心不受雪霜侵”、“巡檐共索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都是。而南宋诗人陆游写的梅花诗更多,其中一首绝句是:“闻道梅花坼晚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简直是幻想自己化为千万个身子,让每株梅花都有一个陆放翁在里面,真是“为爱名花抵死狂”了。但是他也以“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零落辗作尘,犹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的咏梅词来表示清高傲骨,不随世俗俯仰的思想感情,可说达到借梅花拟人化的高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