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长途懒着鞭,客怀牢落五更天。
几时不属鸡声管,睡彻东窗日影偏。
——元好问:《榆社硖口村蚤发》
写过《论诗三十首》的元好问,是金、元时代杰出的文学家,世称元遗山。他论诗推重自然,反对雕琢,在文学批评史上引人注意。
以诗评家写诗,从《榆社硖口村蚤发》可以领略到元好问所谓推重自然的艺术表现。
这是抒写长年疲于旅途奔走情怀的绝句诗。因为倦于行役,骑着一匹可怜的瘦马,奔驰于无尽的旅途,不仅马倦声嘶,就是自己也厌倦于这种旅途生涯了,也懒得对趑趄不前的瘦马加鞭驱赶了。当投宿于荒村客舍的时候,更感到辗转反侧,心情无所寄托,好像失落了什么东西似的而难以成寐,于是静听荒鸡啼唤,直到天明。推究这种有如陆机在《文赋》中所形容的“心牢落而无偶”的原因,恐怕是由于倦旅之故罢?“唉,什么时候才结束奔波之苦,不受鸡鸣早起趱程的束缚,可以享受安稳地酣眠,直到日上三竿的乐趣呢?”
这样的诗,不用典,不藻饰,可说是清空如话,朴素真挚。为了表达倦旅的心情,却不必瘁心于文字,而是直抒胸臆,达到钟嵘《诗品》中所说的“皆由直寻”的境界。
元好问十分重视“直寻”,他论诗绝句就赞美谢灵运而讥诮陈无己:“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论诗三十首》之一)
五字新是指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名句。
池塘春草不是常见的事物吗?谢灵运以“直寻”的方法取为《登池上楼》抒写所见之景,不是很得自然之趣吗?而宋代诗人陈无己(即陈师道)平时出行,忽来诗意,马上回到家中,拥衾吟咏,常发出有如呻吟之声,这是刻意觅句的毛病。所以黄庭坚也加以嘲讽:“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病起荆江即事》之八)由此可见直寻与苦觅不同之处。
元好问论诗,其中有两项主张是:要从现实生活中取得创作源泉,反对模拟;要自然天成,反对夸丽斗靡。所以他说“俯仰随人亦可怜”,赞美陶渊明、谢灵运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诗风。
正因为重视自然天成,所以他写的《榆社硖口村蚤发》就没有雕琢的痕迹,颇能“眼处心生句自神”,把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作了深一层的抒情,却又不是纯粹袭取温庭筠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