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173

第173章 永州犹未是天涯

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说里数千家。

澄江绕廊闻渔唱,怪石堆庭见吏衙。

昔日愚溪何自苦,永州犹未是天涯。

——陈孚:《永州》

湖南永州在古代被称为僻远之地,属于南荒。旅行到这样一个地方,骚人墨客就倍增惆怅。陈孚之咏永州,却有一个特点,就是结合了柳宗元的经历、诗文来写,其中有景有情,也寄寓了自身的感慨。

为什么要结合柳宗元的诗文呢?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永州的历史文物并无驰名于世的记载,只因有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贬到永州,而柳宗元就以他的才华、遭遇写下了《捕蛇者说》、《三戒》等杂文,写下了《愚溪对》等记叙文,写下了《永州八记》等游记文而令永州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席地,柳宗元的文采也千古流传。所以陈孚就以他为吟咏的对象了,既写永州所见,也写柳宗元其人。

永州是古老而又荒僻贫苦的地区,郊野可看到火燎后的痕迹,黄昏时分有乌鸦绕树三匝、择枝而栖的景象。这里虽有梅树,可是还未绽蕊开花,而著名的衡阳回雁峰距离永州却有三百里之远。想到柳宗元曾在这里写过《捕蛇者说》的文章,曾刻画出“赋敛之毒甚于毒蛇之毒”,可见永州千家万户是处在何等痛苦的境况,也可见永州之贫瘠与荒寒。

永州小城有江水绕城而过,黄昏之际可听到渔舟唱晚的欸乃之音;而小小的衙门却有垒石成堆,使得庭院狭窄可笑。在这样一个地方,柳宗元滞留其间,做一个冷官,无怪他藉选择愚溪山丘以筑室,写《愚溪对》以自怨自艾了!怨艾什么呢?“以兹丘之胜”而“今弃是州”,“农夫渔父过而陋之”,只有他懂得愚溪的价值。但是“丘之遭遇”,何尝不是柳宗元的遭遇?所以柳宗元自讽为愚人,干了愚蠢的事,才被贬斥到这个地方。陈孚想到这里,不禁既同情柳宗元的际遇,又惋惜他的衰颓:“何必太过自苦呢?永州虽远,比之天涯海角,毕竟聊胜一程啊!”

需要说明的是柳宗元的经历。他在贞元初考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在政治上想有一番革新,与王叔文共同策划新政,只因遭到宦官和贵族官僚集团的破坏而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历时十年,因此他对永州的民情风俗、地理环境十分熟悉,从而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柳宗元与韩愈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上有过光辉的业绩。当他被贬南荒,曾有“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岭南江行》)、“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的吟咏,可见他的牢愁与痛苦是如何深沉。而陈孚抒发的“永州犹未是天涯”,也不过是自我慰藉而已,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感到荒寒寂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