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曹植:《杂诗》之一
在民间,长期流传着曹植的七步吟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尤其是结尾两句,民间以它作为骨肉相残的警句,传诵不衰。
曹植是建安时代的杰出诗人,与曹操、曹丕被称为“三曹”。
他是曹操的儿子,自幼就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十多岁就能“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于属文”,而且有捷才“应声而对”,受到曹操的钟爱。后来因被他的哥哥曹丕为争王位而排挤,从此贬爵徙封。他的封国在吴,平常居处仍然危惧不安,抑郁憔悴。有感于遭遇,反映于诗歌,他的后期诗歌充满了悲愤、哀怨的感情。
上引的杂诗,就是以怀念远方友人而寄托一种难以排遣的寂寞情绪。当他登上高台远眺的时候,朝霞旭日正映照着北林,这北林也是《诗经·秦风·晨风》中写的“彼晨风,郁彼北林”的北林,在这两句之下还有“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可见曹植是引《诗经》的典以寓情,烘托了怀人之旨。而所怀的朋友呢?却在万里之外,中间隔着辽阔的大江大湖,即使有舟楫,也难到达他所在之地,这样就令他的离怀惆怅到难以承受的程度了。在高阔的秋空,正有一只失群的雁向南飞去,飞过庭院上空时发出悲哀的长鸣,他抬头看到这孤雁南飞,真想托它带个音信给远方的朋友,可是孤雁很轻盈迅疾地飞过去了,连它的影儿都不见了,它竟毫不理会他的心意,未免令他怀念之情转为伤心了。
这样的诗,写感情写得真挚,语言也流畅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因此曹植的五言诗对后来五言诗的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后代的诗人很受他的影响。例如王维写的“相送临高台,川原杳无极。日暮鸟飞还,行人去不息”。以及刘禹锡写的,“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都有曹诗的意境。我们再看曹植写的另一首《杂诗》:“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风将暮,荣耀难久恃。”这首诗里面提到的“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是自喻,“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是讽刺世俗不重贤才,致令英雄无用武之地。俯仰岁暮,荣耀难恃,就是在这种情势下感到幻灭的悲哀。后来杜甫的《佳人》诗写道: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也是借“绝代有佳人”以自况,“零落依草木”以自伤,表达了诗人怀抱壮志,超拔流俗,但因志不得伸,怀才不遇,只好“天寒翠袖”、“日暮倚竹”以见高洁了。与曹植的“俯仰岁暮”、“皓齿徒怜”遥遥相应。但是在诗的艺术造诣上却各臻高境,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