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019

第19章 歌吟动地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王粲:《七哀诗》之一

东汉末年,天下纷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时期。初平元年,董卓挟持献帝往长安。初平三年,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

王粲不得不离开长安避乱荆州,《七哀诗》就是他初离长安时写的。

王粲字仲宣,原是山东邹县人,十七岁起避难荆州,依刘表达十五年之久,后归曹操,官至侍中。由于“遭乱流寓,自伤情多”,诗赋悲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具有特色,是建安七子之一。他的《登楼赋》,千载以还,仍能激动人心,艺术的感染力十分强烈。

这首《七哀诗》,可说是一幅难民图,王粲写了他的所历所见。

东汉时代,以洛阳为东京,以长安为西京。诗一开头就描写了长安已陷于无法无天的境况,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有如豺虎,残害人民。王粲不得不离开中原,远适荆州之地,因为荆州未遭兵燹,可图一时之安。荆州刺史刘表是王粲祖父的学生,他凭着这一点关系而奔投以求一枝寄托。离开长安时亲朋为之送行,有的悲痛流泪,有的攀着车辕恋恋不舍。当王粲离开了长安,奔向遥远的旅程时,所见的情景可凄惨极了,处处杳无人烟,只见累累白骨,遍露于平原,真是不忍目睹。正在奔走之间,忽见有一妇人由于饥饿委顿,迫不得已把怀抱中的雏儿抛弃于草莽之中,然后一边回头,一边哭泣,频频挥泪,却没有勇气回身把雏儿抱走了。

问她为什么这样忍心抛弃自己的骨肉?她含泪回答说:“连自身都不知死所,怎能够两相保存呢?只有舍子逃生了。”这样悲惨的哭诉,令王粲不忍听下去了,只好扬鞭驱马前行。当他到了汉文帝陵墓所在的霸陵时,登高远眺,回望长安,就不胜唏嘘叹息了!不能不令他想到《诗经·曹风》中反映人心思治的思想,反映人民怀念贤君的感情,也不禁令人想到汉文帝时代太平盛世的可贵。如今对着如此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真是伤心欲绝呢!

《七哀诗》是一组慷慨悲歌的作品,与曹操的《蒿里行》同是建安文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诗歌。王粲这首诗,纯写乱离,为了能概括写出动乱的悲惨,他抓住了一个典型的情景,就是慈母抛弃幼子单独逃生。人间最重骨肉之情,可是乱离中连骨肉之情也顾不上了,由此可以推见其他的惨象。采取这一典型描写,就能突出最悲痛的场面,令人鼻酸。

王粲的诗文,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就承其流风余绪。《三吏》、《三别》都可以看到《七哀诗》的痕迹。而“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更有《登楼赋》的苍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