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189

第189章 “厚积薄发”诗为证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嶷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杨基:《岳阳楼》

苏东坡谈治学有一句名言:“厚积而薄发。”意思是在博览群书,积聚知识的基础之上,然后就可以运用自如,随时可以发挥而有独到之见。

根据苏东坡这一观点以看杨基写的《岳阳楼》,可以获得鲜明的印证。

杨基是明代文学家,生于江南之苏州,与高启等被称为明初吴中四杰。他在元末动乱之年曾参张士诚僚幕,后入明一度官至山西按察使,因被谗削职,谪为输作,死于工所。他的《铁笛》诗曾受人赏识。出版专集有《眉庵集》,诗才颇高,以清润峭拔为特色。

古来描写《岳阳楼》的诗文可谓多矣,唐宋不乏大家的名篇。

杨基写岳阳楼,却是于涵泳名家之作中而后撷菁参用,发为唐音的风韵、宋作的推陈,可是不露斧痕,自有妙境。

例如“春色醉巴陵”,就令人想到李白的“醉杀洞庭秋”)《陪侍郎叔洞庭醉后三首》之一);“阑干落洞庭”,就想到辛弃疾的“阑干拍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吞三楚白”,就想到杜甫的“吴楚东南坼”(《登岳阳楼》),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山接九嶷青”、“婵娟帝子灵”,就想到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中的诗境;“空阔鱼龙气”,就想到杜甫的“水落鱼龙夜”(《秦州杂诗》之一);“何人夜吹笛”,就想到李白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春夜洛城闻笛》);“风急雨冥冥”,就想到韦应物的“冥冥鸟去迟”(《赋得暮雨送李曹》)……总之,杨基是胸中蕴藏了唐宋诗词对洞庭湖、岳阳楼抒写的特色,结合自己登临的感受,而后含英咀华,见于吟咏,达到被人评为“五言射雕手”的境界。所谓“射雕手”,就是善于猎取自己所要之物,既准而精,这就有赖于修养有素。如果不是“厚积”,就不可能“薄发”,所以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苏东坡所强调的观点。

这样说来,杨基写的《岳阳楼》是不是有抄袭之嫌呢?却又不能作出抄袭的评断。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得好:“‘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岂以‘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为出处耶?用意别,则悲愉之景原不相贷,出语时偶然凑合耳。”因此杨基顺手拈来,涉笔成咏之作,也是“凑合”,而非“相贷”。只有这样理解,才知道借鉴前人的佳作,反映生活感受,就可以写得生动、真切、丰富,也可以形成独特的风格。

诗贵有独创性,切忌一味模仿,杨基的《岳阳楼》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变化,不失为好诗。值得欣赏的还有“厚积而薄发”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