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024

第24章 岁暮忧吟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谢灵运:《岁暮》

晋宋之际的陶渊明以田园诗获得田园诗人的桂冠;而谢灵运与谢朓却以游山玩水擅写自然风物取得山水派诗人的称誉,二谢之名,见于诗史。

这首《岁暮》,以有警句而驰名,我们不妨赏析一下。

说到岁暮,曾有“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等各种吟咏,从古到今,对流光易逝、岁月催人大抵都因不同遭遇而有不同的反应,能旷达乐天者较少,羁怀善感者较多,尤以敏感的诗人为最。

以谢灵运的身世而论,出身于东晋的士族,其祖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中打败苻坚的谢玄。晋亡之后,宋武帝刘裕仍给他封侯,使他承袭了官禄,具有优厚游乐的生活条件。后来贬为永嘉太守,他接触了山阴道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山水,于是恣意遨游,从而写下了大量的风景诗。他的《山居赋》虽寄托了隐居终老是乡之意,可是争山争水也引起宦海风波,与人结怨,于是被诬谋反,终于在广州遭到杀害。

谢灵运写的《岁暮》诗,可能写在被贬之后。虽然纵情山水,却也难忘俗忧,所以一开头就说沉重的忧虑使之不能入睡,苦于长夜漫漫似无尽头,于是起而披衣,推门而望,只见清澈高空的明月,正照着地上飘落了好些日子堆积的皑皑白雪,皎洁生辉,璀璨夺目。这时又吹来了猛烈的北风,卷起雪花,漫空飞舞,遂交织成一幅凄凉寂寞的夜景。对着这样的景色,才意识到又是急景凋年的时候了。人间无久留之物,年华无长驻之理,在自然规律运行之中,怎能不引起流光如矢、人生如寄的悲哀呢!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不愧为名句,精练地写出了目见耳闻的景物,可谓有声有色。谢灵运写的雪景,启迪了后代诗文之作,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就有极其生动的描写月光雪色的篇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不失为写景的佳构。由“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引出了钟嵘《诗品》的评价,说谢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所谓间起,就是在谢诗中随处可以找到佳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都可看出新颖凝练的匠心,很有“吐言天拔,出于自然”的特色,谢灵运耽于山水,《山居赋》本来有牵犬、听鹤、追松、鼓棹的情趣,因此后来获罪,也曾为自己辩护,说什么“未闻俎豆之学,欲为逆节,山栖之士,而构陵上”,但是这位“山栖之士”仍难逃弃市的命运,是很可哀的。有人批评谢灵运缺乏自知之明,自取其祸:“盖酷祸造于虚声,怨毒生于异代……

欲倔强新朝,送龄丘壑,势诚难之。”就是说祸起于虚名,妄想在新朝一边做官一边享山林之乐,是不可能的。既做不到如陶渊明的弃官隐居,又奢侈于游乐享受,怎能不遭忌遭厄呢?无怪“殷忧难寐”,早有沉哀的预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