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028

第28章 翩翩入画

看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知道有化蝶而飞的一幕。读过《红楼梦》,也知道宝钗扑蝶的柔姿。欣赏过民间歌舞《采茶扑蝶》,当会为之击节不已。

蝴蝶,是春光明媚,一片生机中最令人心旷神怡的一种动物。为了描写它,古代有一位诗人谢逸一口气写了三百首蝶诗,于是赢得了“谢蝴蝶”的雅号。

谢逸的蝴蝶诗,有他的艺术特色,例如这样一首:

桃红李白一番新,对舞花前亦可人;

才过东来西又去,片时游遍满园春。

写得通俗,也恰如蝶飞的写照,但是比较起来,却不如南北朝时期的刘孝绰,他写有《咏素蝶》的诗: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花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这首咏蝶诗,可说把蝴蝶的个性、姿态、感情都写出来了。

这是一幅翩翩入画的蝴蝶诗,让我们有如亲见在春风冉冉吹动之下,蝶随蜂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在花背,时而浴着日光起舞,随风冉冉地飞回去了,但却可以透过花间又见到它。它飞得很低,在花叶之上高低错落地来去。蝴蝶也是爱惜春光的,它也希望花容永在,绿树长青,因为它和花树结下了深深的感情,有难以离开的依恋情态。

刘孝绰写得比谢逸高明,因为他不是一般地描写,而是抓住了蝴蝶舞态的特征,十分细腻地写出了个性、姿态与感情。杜甫写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也许是从刘孝绰的《咏素蝶》得到启发而另有创造,但都是把握了蝶的特征,所以成为咏物诗的绝唱。

在刘孝绰以后的历代诗人,咏蝶者也很多,李商隐就以“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写蝴蝶,靠用典,不算佳作。陆游写的“何处轻黄双小蝶,翩翩与我共徘徊。绿阴芳草佳风月,不是花时也解来”,倒也有些情致。但如果细嚼慢赏,恐怕仍以《咏素蝶》为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