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060

第60章 酬酢诗的佳作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杜甫:《题张氏隐居》之一

应酬的诗不容易写得好,这是常识,但是高手却作别论。以杜甫感情的真挚,加上他的声律修养,即使应酬之作,也有佳篇,《题张氏隐居》即其一例。

张氏是杜甫的朋友,隐居于山林,因气味相投,常有过从,颇得倾酒共谈之乐。杜甫题赠的诗,写得流畅自然,纯朴有致。杜甫告诉我们:“隐居的这位朋友时常见面,这一天又邀我去他的山庄作客了,大家兴致勃勃,倾谈下来,不觉已晚,就被留下共进晚餐了。张氏山庄有池塘,池中鲤鱼很多,跳跃遨游,显得活泼得很。山间有鹿儿放牧在春草如茵的草地上,呦呦地叫,把山庄点缀得别有一番野趣。就在这样闲适的情调中,主人殷勤劝酒,要我放怀痛饮。本来杜康造酒,酒应当是我杜家之物,却反劳朋友相劝;张公大谷所种的梨,原是张家特产,自然可在园中随意摘来飨客了。宴饮之间,想到归途中有一段山路很险,如果喝醉了酒,就会跌跌撞撞,有摔落崖间的危险。但是由于主人情重,今天我倒要不醉无归,即使路险难行,也顾不得许多了。”

读这首诗,我们也似乎感染到一种得其自然的情趣。杜甫写来,却蕴藉轻灵。他把《诗经》中“鱣鲔发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典故,把潘岳写《闲居赋》中“张公大谷之梨”的典故都巧妙地用上了,而且成为巧对。杜酒、张梨两句几乎近于口语,杜张又贴切宾主的姓氏,一点不露痕迹,可见用典用得出神入化了。

就诗的技巧看,杜甫还擅于把情景融为一体。前村的山路很险,是景,照理说喝醉了回去,是有顾虑的,是常情。可是由于主人的情意,客人却醉态可掬地说:“难得你这样盛情,我一定多喝几杯,山路险算什么,我不怕!”

杜甫就是这样以两句诗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得逼真尽致。李天生在《杜集评注》中说:“末二句谓与张深契,故醉归忘山路之险,若云醉而不知,则浅矣。”这评语可谓懂得杜甫把情景推进一层的手法。为什么采取推进一层的表现手法呢?是为了反映主人情重,宾主尽欢的神韵,反映了真实的情感,从而扣紧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