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诗句:“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不知牵动多少作客者的情怀,具有艺术的感染力量。
其实陆游的诗直率了一点,不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的《秋风引》,特点是婉转抒情,而非直率倾诉。秋风起了,北雁惊寒,开始在碧蓝的晴空中有雁群飞翔远去。客中游子,看到雁能结伴,不禁想到自己的孤零,泛起一种失群的伤感。
当朝露还零的时候,又看到庭前的树叶也在秋风中渐渐摇落了,风声飒飒,只有作客的人最敏感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寒意,真是凄清寂寞,倍觉思乡。
这首诗,诗眼在于“最先闻”。三字所包含的感情,反映了作客者对时序的推移,体验最快,感受也深,正如杜甫写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抒怀一样,萧萧落木给诗人以不尽苍凉之感,不能不兴起“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嗟叹。但是刘禹锡的诗却婉转低回,有哽咽之致。
由《秋风引》联想到王安石的诗:“淮口西风急,君行定几时?
故应今夜月,未便照相思。”这是王安石的绝句《送补之行,风忽作,因题四句于舟中》,这首诗也以婉转抒情而显得别有韵味。
诗意告诉我们:西风太急厉了,朋友改变了行期,当天不开船了,原来想待朋友孤舟远去的时候,托天上的明月以传递今后思念之情,可以暂时不必托了,真为西风能留客而高兴。这是从反面以婉转的抒情手法来衬托出友情的真挚和深厚,可说不落俗套,意境清新。
婉转的抒情有别于倾泻无余,是因为它借小事物经过一点曲折而透露题意,引人回味,有会心的情趣。
秋风引来秋声,欧阳修写过《秋声赋》,他写了秋色、秋容、秋气、秋意,归到悲秋的主题。刘禹锡也写秋风,却从诗的角度写秋的侧面,但也含有悲秋之情,《秋风引》却精练跌宕,这是因为它是诗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