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的艺术魅力
18348900000082

第82章 友情之重系于诗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以诗词写友谊之重,古来有不少篇章。元稹这一首七言绝句是传诵之作。

元稹与白居易是交情最深的朋友,他们平生的唱和曾有过元白并称,他们的诗被称为“元白体”,元白诗集都以“长庆”为名,由此可见关系密切的程度。

元和中,白居易以进谏获罪,被贬为江州司马。当消息传到元稹耳中的时候,正是元稹卧病于通州之时,元稹也是因事被贬为通州刺史的。出于友情的关切,出于同病相怜,元稹对白居易之遭贬表现了强烈的悲愤。他独对孤灯,灯油渐尽,暗影朦胧,夜正深沉,而白居易贬谪九江的事令他震动,不禁扶病披衣而起,不知如何是好,既无力加以营救,也不了解被贬者的情况,焦急与悬念交织在一起,寒风冷雨从外面飘进窗来,更增加了沉重的气氛。元稹用“垂死”两字,正是为了表达他此时悲愤到极点的感受。

这首诗不加雕饰,纯任自然,而念友之情,跃然纸上,而且是即兴而作,直抒胸臆,几近口语。通过这几句诗,可以看到元白之间友情的深挚。元稹还写有另一首《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也表现他们之间诗心相通的特点:“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最后一句描写风雨啼鹃,夜不成寐的情景,把思家念友的情绪烘托了出来。

白居易对元稹的感情又如何呢?可看他写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一诗: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还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何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这首诗的“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堪称为工整精警的名句,抒写了白居易期待与元稹结邻而处的深厚感情,不仅写他二人结邻,使绿杨分作两家春色,而更希望传之后代,使两家交谊绵延不绝。总之,元白的友谊见于诗章,传为佳话,也证明古人对友道是多么珍重。白居易常常怀念元稹:“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他们不因际遇不同而隔阂,不因境迁而有损。而白居易之谪江州,却写出了《琵琶行》的不朽之作,这是出乎元稹“此夕闻君谪九江”的忧思之外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