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是从否定“两个凡是”开始的。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发表同一篇社论,其中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3月的中央工作会议,华国锋同志讲话,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4月10日,邓小平同志给中央写信,提出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工作,还在和一些负责同志谈话时说“两个凡是”不行,不符合马克思主义。1977年7月下旬,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同志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在这次会议上他着重论述了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明确指出:“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这实际上是针对“两个凡是”说的,这些可以说是拨乱反正的前奏。
十届三中全会后,他首先抓科研和教育工作,在8月上旬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他明确说:“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他还着重指出,“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1977年7月29日他在关于教育工作的一次谈话中又指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并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9月19日小平同志又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谈197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的问题。他问:“《纪要》里讲所谓‘两个估计’,即‘文革’前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问题究竟怎么看?建国后的十七年,各条战线包括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战线,都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路线占主导地位,唯独你们教育战线不是这样,能说得通吗?”他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他提醒:“你们的思想没有解放出来。你们管教育的不为广大知识分子说话,还背着‘两个估计’的包袱,将来要摔筋斗的。”
7、8、9三个月的三次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被“四人帮”统治破坏多年、深受创伤的教育战线透进了阳光,开始走上了拨乱反正的大道。
1978年3月18日,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话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9月,他两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他在对建国以来我国的知识分子作简要分析后说:“因此,(知识分子)也可以说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还说科学技术队伍“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在4月22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他强调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提高科学文化的教学水平、加强革命秩序和纪律、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提高教师待遇和质量等四个问题。
小平同志恢复职务后的谈话,当然引起了党内外同志的极大关心、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特别是1978年5月以后,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讨论,在小平同志等大多数中央负责同志的支持下,进一步从思想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解放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为重新确立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出了贡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1978年12月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为各个领域和广大基层的拨乱反正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
使我们永志不忘的是清华大学的拨乱反正的有关工作,多次得到小平同志的直接关怀。
刘达等同志1977年4月29日进校。他们是由中央组织部派出,经过北京市委介绍到校的。当时组成了以刘达同志为书记的党委。刘达同志是不赞成“两个凡是”的,他进校后发现,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后进校的北京市委联络组规定,何东昌同志不能参加揭批“四人帮”的会议。他就到市委去查询理论,并于5月12日,在主楼前广场全校大会上宣布:“经市委负责同志批准,恢复何东昌的校党委副书记职务。迟群、谢静宜擅自免除何东昌同志校党委副书记职务完全是非法的。”这可以说是清华大学拨乱反正的开始。不久,何东昌同志代表学校出席了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召开的座谈会。
此后,在小平同志7、8、9三个月谈话精神的鼓舞下,学校党委组织大小会议揭批“四人帮”及其爪牙迟、谢的同时,着重进行甄别平反工作。11月作出了《关于三个月运动的决议》、《关于1976年清查运动的决议》,宣布对在两个运动中受到打击迫害、立案审查、非法关押的同志一律平反恢复名誉。1978年春天,学校党委给小平同志写信要求依法惩办“四人帮”小头目、“文革”造反派坏头头聂元梓、蒯大富等人,同时抄报了北京市委。小平同志批准了这个要求,交由市委负责人执行,还表扬清华党委是勇敢的。4月19日,召开全校大会逮捕了蒯大富等人。这件事情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使一些善良的人们对“文革”中“四人帮”的爪牙不再“心有余悸”。5月12日,学校党委在全校大会上宣布《关于推翻迟群等人制造的“走资派”、“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错案的决定》。决定认为1969年1月29日经中共中央、中央文革转发的驻清华大学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关于“坚决贯彻执行对知识分子‘再教育’、‘给出路’的政策”的报告是镇压干部、知识分子,欺骗党中央、毛主席的假报告,其中制造的错案一律平反,强加于受迫害的干部、知识分子的不实之词一律推翻。26日在全校落实党的政策大会上,党委负责同志报告了清理积案、落实政策的情况,党委要本着“有反必肃、有错必纠”、“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的方针,决定对“文革”中立案的1120人的全部积案认真地重新逐一进行审理。
进入1979年,根据中央部署,学校党委对“文革”前反右派、反右倾等运动中的积案实际上也是按这一精神进行复查。因此,冤假错案陆续得到解决。整体来说,进展比较快,效果比较好。为学校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在积极进行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工作的同时,学校又抓紧各方面的恢复整顿。首要的是1977级新生在1978年2月入学后,使学校的整个教育工作进入正规的轨道,并准备招收研究生和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就在1978年暮春,邓小平同志委托蒋南翔等同志调查清华等高校的情况。6月23日,他(在座的还有方毅、刘西尧)听取蒋南翔和刘达同志汇报清华的情况后指出:“办学校,要按照学校工作的规律办,要按照教育的规律办。”“教育就是要抓重点。”“先办好重点大学,才能早出人才。”“重点学校规模要逐步扩大,将来要扩大一倍。”“将来清华要发展到两万学生,研究生至少两三千。”“在学校工作的干部本身要懂行,最主要的经验是这个。清华过去从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选出人兼职做政治工作,经过若干年的培养形成了一支又红又专的政治工作队伍,这个经验很好。”在此前后,经小平同志亲自批准,撤销四川绵阳分校,将原无线电电子学系迁回清华园。这些实质上都是在办重点高校指导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拨乱反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与拨乱反正深入进行有关的,还有两件大事:
一是起草并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自1980年初开始至1981年6月近一年半的时间内,邓小平同志亲自指导了决议的起草工作,对建国32年以来的重大历史问题,分清大是大非,广泛征求了党内各方面同志的意见,在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决议》。这次全会标志着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为党的十二大确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任务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整党。1983年10月11日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决议分析了党内的思想、作风、组织严重不纯的情况,提出整党的基本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
清华大学的整党工作于1984年4月准备,7月开始,1985年上半年基本结束。学校党委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整党决定的内容。进行了以彻底否定“文革”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和统一思想阶段,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的整改阶段。接着开展了对照检查和个人总结,最后进行了组织处理和党员登记工作。参加这次整党的党员共4024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层组织的整党,可以说是把全党思想统一到中央《决议》的过程,也是在党员层面上实现思想和作风上的拨乱反正,并解决某些组织不纯的问题。
整党工作在全党范围基本结束后,1985年9月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代表会议,增选年轻的中央委员。小平同志在会议结束前的讲话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将近七年,是建国以来最好的关键性的时期之一,这确实来之不易。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他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在小平同志恢复工作后的七八年中,他以其深远的洞察力和非凡的胆略,领导全党拨“文革”之乱,纠以前一些“左倾”错误之偏,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出现了政通人和的新局面。
清华大学特别幸运的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得到小平同志的直接关心,学校党委能旗帜鲜明、主动积极地开展拨乱反正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和提高、改革和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此后,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多次指示,特别是1983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使我们视野开阔,考虑长远,在1985年8月清华大学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期目标。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善于用通俗简明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远见,他在一些重大历史关头的“名句”,总使人备感亲切。他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坚韧无畏的品格令人感到,他就在我们中间,领导大家推动历史前进。
小平同志:我们敬仰您,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