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掘金印度
18599900000007

第7章 了解印度(4)

尽管现代医药、科技、通信的发展日新月异,印度人中仍然有一部分人很迷信。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似乎并没有削弱人们盲从迷信的势头,相反,很多时候倒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印度在史上是一个商业贸易国家,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商贸是印度文明的支柱。常年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使得印度人深谙机遇与命运的不可捉摸。于是他们企图驯服这个原本变幻莫测的世界,这便催生了庞大的迷信产业,各种形式的仪式也是层出不穷。在现如今这个卫星电视和互联网已经普及了的时代,印度的迷信产业仍旧保持繁荣兴盛。印度有很多算命者、占星者、占卜术士和风水先生,无论是穷困之人还是富有之人,无论是目不识丁者还是学识渊博之士,都有可能是他们的顾客。他们为社会和文明披上道德和虔诚的外衣,印度人通常把他们之中比较虔诚的人称为信仰神灵的人。

泰米尔纳德邦的蒂鲁马拉(Tirumala Venkateswara)神庙(资产为100亿美元),以及前不久刚刚清点了珍宝的斯里帕德马纳巴史瓦米(Sree Padmanabhaswamy)神庙(资产为180亿美元),足以证明千百年来皇家以及商人们对神明的精神寄托达到了何种程度。传说蒂鲁马拉神庙中的巴拉吉神(Balaji,又名Venkateswara)为了迎娶帕德玛瓦蒂神(Padmavathi),向印度财神俱毗罗借了一笔钱,并向财神承诺说他的信徒们会帮助他连本带息一起还钱的。信徒们之间流传的说法是:巴拉吉神到现在为止还在还利息,本金还没有着落。善男信女们相信,替巴拉吉神还钱是做善事,这会给他们带来好运。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把巴拉吉神当成自己的商业合作伙伴,他们会坚持将自己赚的钱拿出一定的份额交给神庙的管理者。

要想在印度成功做成投资,就要了解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和迷信心理。因为这些信仰在印度经济生活中总是会不经意地出现。印度人大多倾向于在一年之中比较吉利的时候购置地产或者机械,进行大笔投资,他们会尽量避免在其他时候做这样的事。由于印度人口中年轻人的比重很大,因此婚礼算得上是印度经济的一大驱动力。但是婚礼也都是在一年之中比较吉利的时段举办,这使得印度的婚礼活动具有了鲜明的季节性。这对宾馆、酒店,以及其他相关的服务行业影响巨大。在印度的许多地方,尤其是印度南部,没有根据风水建造的房屋和楼宇,常常只能以低于市场价很多的价格卖出,因为印度人深信这种房屋会给买主带来不幸。

很多时候,外来的投资者会对政府或者公司的一些奇怪的个人行为感到困惑。有时候,你以为要谈成的交易突然终止了,或者本来打算来你公司上班的员工突然没缘由地不来了。如果究其原因的话,他们的这种行为通常是受到迷信或者宗教的影响。

城市化一方面在改变着印度社会中固有的一些弊病,可另一方面却又助长了一些迷信或陋习。可以肯定地说:印度人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够理性行事,因为宗教信仰与迷信深深地影响着他们。

农村大变样

两件大事完全动摇了印度农村生活的根基:一是工业革命和它带来的全球化;二就是通信革命,它使印度的农村家庭通过卫星电视、手机和互联网了解工业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成果。

一个人衡量自己是否幸福的标准是相对的。如果你生活在很闭塞的农村,大家的生活都很贫困,那么你就会安于现状,不太可能考虑追求更好的生活。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了,看着电视屏幕里面的花花世界,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也开始对更好的生活有了渴望。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了仅靠种田带来的收入,远远不能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到城市中去。

对那些到城市打拼的印度农村人来说,他们的经历可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的。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不得不从事比较卑微的工作,或者从事建筑这种重体力工作。他们只能住在小窝棚或者贫民窟中,这种居住条件可能还比不上他们在农村时的条件。这就是农村人在印度城市中的故事。

在这场游戏中,唯有教育能够改变规则。电信和网络革命不仅将印度的农村与城市连接在了一起,更将印度和这个发达的世界连接在了一起。印度凭借廉价的高技能人才优势发展起了信息服务业。对于那些来自农村,并接受过教育的印度人来说,信息服务业给他们提供了过上更好生活的机会,这种机会是那些留在农村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因为信息服务业只能提供几百万的工作岗位,在印度这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国家,这勾起了无数家庭的梦想和雄心。

农村的年轻人大都渴望离开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他们想接受更好的教育,以便能够在城市中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的这种想法直接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外流。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印度的12亿人口中,有31%的人生活在半城市(近郊地区)或城市地区。据估计,到2031年,这个比例将上升到50%。这意味着到2031年,现在就已经很拥挤的印度城市及半城市地区的人口将要翻一番,大兴土木看来是避免不了的了。

印度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是大势所趋。这个“移民潮”正在创造着无数的机遇,同时也会带来无数的挑战。

城市化正在改变印度

在印度刻板的农村结构中,人们彼此熟识。不同的家族和不同的血统都被打上了不同的烙印,因为它们总是会与各自祖上的成败得失联系在一起。因此,对生活在农村的个人或家庭来说,想抛开过去,以一个新的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绝非易事。

印度的城市却能给个体或者家庭提供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他们能够轻易地隐藏起自己或者家族的过去。在拥挤不堪而又拥有高消费水平的城市中,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现在所做的工作和他所付出的努力。你从哪来,或者你过去取得过什么样的成就,这都无关紧要。这对那些一无所有,来自社会最底层,在农村受到种姓制度束缚的人们来说,是个翻身的好机会。在城市,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他的出身,而是他的梦想。这对大多数印度人来说,选择来到城市就是告别过去的时刻,城市化的意义之大再怎么强调似乎也不为过。

然而,印度城市在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的同时,也逐渐瓦解了我们在前文提到过的印度传统的价值体系。

城市化最大的驱动力量来自教育。正像我们之前说过的,高等教育能够换来较高的生活水平,每个印度人都对此深信不疑。尽管评论家们通常指出,同全球的教育水平相比,印度高等教育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但是在印度城市中的接受教育,远比在农村什么都学不到要好得多。由于受到印度等级制度和种姓制度的影响,一些人生来就处于不利的地位,而教育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与命运抗争的机会。

小结

了解印度、了解印度人的动机和渴望,是成功投资印度的关键所在。在我投资印度的过程中,我看到有些投资者将西方市场的投资方法套用在印度市场,最终只落得惨败的下场。他们其实是犯下了“拿着锤子找钉子”的错误。

投资者们往往只关注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包或者是印度的国内需求,而忽视了印度人的动机。这样他们就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误解或者做出错误的推断,进而建立错误的模型。他们没有对公司的管理者或拥有者做出合理的评估,也不明白其行为动机。

除此之外,投资者们还经常会错失一些印度独有的投资机遇。事实上,一些在世界上其他地方行不通的事情,不见得在印度也行不通。充分了解印度人的特质,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有利的投资线索,获得高额回报。

印度绝不是一个停滞不前的国家,即使一个初次来印度的到访者,也能深切地感受到印度的活力。因此,印度不仅是一个拥有古老文明和根深蒂固信仰的国度,它还是一个不断改变、不断接受新事物的年轻的国家。巨大的人口基数,人口的年轻化,迅速的城市化进程,年轻人技术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印度经济的未来充满了希望。